云水随缘,生死由他云水随缘,生死由他
南怀瑾先生认为,长生不死并不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长生不死也是可以实现的。但他所谓的长生不死并非是指一个人的肉身能够永生永世地活下去。对此,南怀瑾先生说:“所谓长生,就是祛病延年的引申,一个人了解了许多养生必要的学识,使自己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快快活活地活着;万一到了死的时候,既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痛痛快快地死去,这便是人生最难求得的幸福。”而南怀瑾先生追求的“不死”,是指精神生命的永恒,而非肉体生命的常在。
乍一看,仿佛南怀瑾先生有长生不死的灵丹妙药。可细细品味,不难知道,他所说的长生不老强调的是精神因为超脱而不死,肉身因为保养而避免许多病痛,去的时候能够寿终正寝。
南怀瑾先生的言下之意就是,既然生与死是我们自身无法左右的,那么我们又何必强求自己去决定和评判自己的生死?不妨放下各种无端的忧虑和害怕,深刻地认识“生”,再坦然地面对“死”,让生如莲花开,让死在寿终正寝中完成,看淡生死。如此一来,在不知不觉中,反而能把握好生命的意义,做到生则洒脱,死则安然;云水随缘,生死由他。
对此,历史上有一个很贴切的故事: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她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
有一次,武则天问慧安禅师:“禅师,您高寿?”
慧安禅师回答道:“老衲不曾记得。”
武则天非常不解,于是继续说道:“看来您是老糊涂了,要不您怎么连自己的年龄都不记得了呢?”
慧安禅师语重心长地回答说:“生生死死,宛如转动不停的车轮,没有起点与终点。既然没有起点与终点,哪里又有什么年月可记?人的生死均是五趣轮回、六道轮回的,如环无端,实在无法因数而计啊!”
武则天一听,心生佩服,不由地称赞禅师智慧高深。
禅师的这种智慧,就是“云水随缘,生死由他”的表现。
生命之轮,无法数计。所以,无须刻意去追究多少的问题,这便是“生死由他”的最高境界了。
如此看来,“云水随缘,生死由他”是何等的潇洒与坚决!事实也应该如此,人生在世,说长,因为它多少有几十年;说短,因为它只有几十年。可是,看不淡生死,过多地计较生前死后的事,无非是自寻烦恼,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想想又何必呢?
《生死歌》里写道:“生生死死就是命。”活于自然坦荡荡,死归自然也静美。所以,人生路上,无须太疲惫,让自己的心歇一歇,做一个“云水随缘,生死由他”的人,方为最佳选择。
能做到“云水随缘,生死由他”,也便能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的那样“长生不死”了。心境豁达,身体健康,能如此,还怕人生之路太短太窄吗?还怕看不够沿途的风景吗?还怕看不过细水长流吗?还怕收获不了生命的释然吗?
生活中,我们不妨把生命看空一点,不要那么害怕自己的生死。顺其自然地活下去,一切都在无言中沉淀,一切又都在沉淀中闪亮。能如此,便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然也便是豁达之士了。那么,生命的意义也会与众不同,独具一番风味了。
每天读点南怀瑾全集的目录第一章 南怀瑾之大爱的智慧
发大悲心,行菩萨道
为天下苍生而忙
妇人之仁是真正慈悲的表露
同情弱者是天下最高的学问
百善孝为先
善有善报,未熟不受
什么是真正的修行
什么是真正的布施
什么是佛教的大孝
人生行为要做到至善
第二章 南怀瑾之学习的智慧
学佛要从科学角度出发
生命要沉潜后才腾飞
吃饭穿衣是修行
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
既学又思,不罔不殆
学无常师,多方求教
一切都是佛法
不识本心,难以开悟
如何达到般若境界
第三章 南怀瑾之养生的智慧
云水随缘,生死由他
打理心灵后花园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心定,则万物莫不自得
生活中的“归空”艺术
澄澈到底,做一个自然人
静坐修道,长生不老
放手,得救的最妙药方
第四章 南怀瑾之做人的智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道不同,不相为谋
做人是天下一等学问
人人是大人物
爱财、好色都不算坏事
德不高则行不远
礼仪之道绝非小事
第五章 南怀瑾之包容的智慧
只有学问,没有门派
心佛众生无差别
规过劝善不强求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
将心比心,将心换心
器量决定人生格局
心中无事是贵人
万物皆备于我
第六章 南怀瑾之坚持的智慧
不受磨练不成佛
一切不如意就是辱
始终保持内心的和谐
忍是最难做到的
忍辱波罗蜜
法忍是六度的中心
做功德是无穷无尽的
一无所有是惊喜的开始
坚持的极致“千万人吾往矣”
第七章 南怀瑾之领导的智慧
先管好自己,再管理别人
第一要务是“取信于人”
别被学问捆住手脚
以言教不如身教
厚积本钱方能建功立业
从大路上求富贵
惩罚的效力极有限
第八章 南怀瑾之解脱的智慧
从复杂中解脱出来
不住于相,处处自在
最大的福气是清福
永远保持“初心”
人生以人生为目的
把缺陷当好事
平常心就是道
忘我无我的大彻大悟
……
云水随缘,生命之舟顺水推,惜缘不攀缘。是什么意思?百度了一下,这句话应该是现代人说的,出自谢东的《禅是一支解语花》。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看一下。
我文笔不好,只能用通俗的语言说一下自己的感悟。有缘就珍惜,无缘不强求。这是作者推崇的一种生活方式,用悠闲随意的心态生活。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俗语还有即来者则安之,强扭的瓜不甜。
至于翻译成英文,形似神似都很难达到,不过您可以尝试一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72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描写桃花的俄作文,描写桃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