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皮日休的诗桃花赋,有谁知道南唐诗人皮日休的诗--桃花赋的啊

桃花仙 2023-07-18 04:12:30

桃花赋并序 皮日休 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 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庚体,殊不类其为人也。后苏相公味道得而称之,广平之名遂振。呜呼!夫广平之才,未为是赋,则苏公果暇知其人哉?将广平困于穷,厄于踬,然强为是文耶?日休于文,尚矣。状花卉,体风物,非有所讽,辄抑而不发。因感广平之所作,复为《桃花赋》。其辞曰: 伊祁氏之作春也,有艳外之艳,华中之华,众木不得,融为桃花。厥花伊何,其美实多。[亻壹]录从芳,缘饰阳和。开破嫩萼,压低柔柯。其色则不淡不深,若素练轻茜,玉颜半酡。若夫美景艳时,春含晓滋,密如不干,繁若无枝。[女丰][女丰]婉婉,夭夭怡怡。或[亻免]者若想,或闲者如痴。或向者若步,或倚者如疲。或温[麻香]而可薰,或[女委][隋去阝加女]而莫持。或幽柔而旁午,或[扌奢]冶而倒披。或翘矣如望,或凝然若思。或奕[亻世木]而作态,或窈窕而骋姿。日将明兮似喜,天将兮若悲。近榆钱兮妆翠靥,映杨柳兮颦愁眉。轻红拖裳,欲奔明月。蝶散蜂寂,当闺脉脉,又若妲已,未闻裂帛。或开故楚,艳艳春曙,又若神女,见郑交甫。或临广筵,或当高会,又若韩娥,将歌敛态。微动轻风,婆娑暖红,又若飞燕,舞于掌中。半沾斜吹,或动或止,又若文姬,将赋而思。丰葺旖旎,互交递倚,又若丽华,侍宴初醉。狂风猛雨,一阵红去,又若褒姒,初随戎虏。满地春色,阶前砌侧,又若戚姬,死于鞠域。 花品之中,此花最异。以众为繁,以多见鄙。自是物情,非关春意。若氏族之斥素流,品秩之卑寒士。他目则目,他耳则耳。或以昵而称珍,或以疏而见贵。或有实而花乖,或有花而实悴。其花可以畅君之心目,其实可以充君之口腹。匪乎兹花,他则碌碌。我将修花品,以此花为第一。惧俗情之横议,我曰不然,为之则已。我目吾目,我耳吾耳。[奸干]蚩决于心,取舍断于志,岂于草木之品独然?信为国兮如此!

皮日休最有名的诗是哪一首

皮日休最有名的诗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诗的具体内容如下: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生于晚唐混乱时代,他绝大部分诗文均是加入黄巢起义前所创。他出身贫寒,经历疾苦,深知劳苦人民生活不易,了解民众苦难困境,所以他的诗文中透露着浓烈的人文主义色彩。他用诗文讽刺黑暗现实,反应社会现状,为被剥削的劳苦人民发声。为此,后世学者曾这样评价皮日休,称他为:一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

皮日休最著名的诗

皮日休最著名的诗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原文: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诗意: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到现在也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注释:

1、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

2、桂子:特指为桂花,本质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

3、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4、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

解析:

1、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

2、全诗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综合此诗,神话传说中吴刚学仙有过,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所以必须不断砍伐,却始终砍不倒这棵树。

3、但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额怅、哀绵,全诗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自在,毫无忧愁的,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读者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内容是诗人的联想,却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72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