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新浪漫主义作品分析

大道家园 2023-07-18 02:06:45

新浪漫主义作品分析一种反现实主义的文艺派别。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奥地利。

新浪漫主义是一种混合体,其中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也有浪漫主义的东西。其文艺理论受到尼采*的超人哲学*、叔本华*的悲观主义、马赫的实证主义*和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

该派作家对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感到厌恶,预感到哈布斯堡王朝的覆灭已无可挽回。他们厌恶现实,转向梦幻世界,否定现实是艺术表现的对象,认为只有人的内心世界才是艺术表现的对象。提出要从现实走向“美的世界”,追求梦幻情绪,着意表现主观精神世界的神秘。他们在艺术上刻意求工,认为形式的完善才是艺术的真正价值所在。他们不仅反对当时盛行的自然主义,而且要与整个19世纪的现实主义决裂。

该派在创作上多采用象征手法,追求语言美,力主诗歌用词要超凡脱俗,升华到*光彩的世界”,而这又使该派诗歌晦涩难懂。

该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胡戈·翁·霍夫曼斯塔尔*,其代表作有《生命之歌》、《早春》、《三行串韵诗节咏消逝》等。

新浪漫主义派以其创作理论与实践曲折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社会发展的迷惑不解。该派对它以后的“现代派”文学曾产生较大影响。

新浪漫派小说名词解释新浪漫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受其影响的时装就是新浪漫主义时装。1993年在时装界我们听得最多的词汇中它算一个。戏剧上的新浪漫主义,是五四时期,文艺界对现代主义各流派的统称,主要指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代表注意、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
戏剧类
新浪漫主义是五四时期,文艺界对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说、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各流派的统称。二十年代相当多的作家都或多或少地受过新浪漫派的影响,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曾经盛极一时。

芬兰新浪漫主义文学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作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浪漫主义在芬兰文坛上曾风行一时,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多是一些爱国青年作家,他们或缅怀远祖的功绩,企图以此振奋国民的意志,或憧憬未来的国度,以寄托自己的理想。新浪漫主义当时虽不占主导地位,却给芬兰文学输入了外国文学的积极影响。新浪漫主义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家是基尔皮(1874—1939),他认为只有表现人物内心强烈的感情才能使人物具有真正价值。这种观点至今对芬兰文学创作仍有很大影响。另一代表是埃伊诺·雷诺(1878—1926),他早期的作品受鲁内贝格的影响,但随后发表的叙事诗《降灵节的圣歌》却成了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他的诗对死气沉沉的社会表示愤懑,对新时代、新人物寄予无限的希望。在雷诺短暂的一生里,留下诗集30部,戏剧20部,小说和短篇故事20部,被尊为芬兰的诗圣。新浪漫主义在小说方面的代表是林南科斯基(1869—1913),他的作品取材于历史传说或神话故事,但又具有现实意义。代表作《火红的小花之歌》是一部强调伦理道德的训诲小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70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