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虚实》原文鉴赏

大道家园 2023-07-18 01:42:09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虚实》原文鉴赏《先秦散文·孙子兵法·虚实》原文鉴赏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①,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②。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③。能使敌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不趋④,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徽乎微乎⑤,至于无形,神乎神乎⑥,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⑦。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乘其所之也⑧。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⑨。我专为一,敌分力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⑩。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11),越人之兵虽多(12),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13)。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14),作之而知动静之理(15),形之而知死生之地(16),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17)。

故形兵之极(18),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19),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20),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21),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22),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23)。故五行无常胜(24),四时无常位(25),日有短长, 月有死生(26)。

【注释】 ①佚:同逸,安逸。 ②趋战:指仓促应战。 ③致:招致。这里指调动。④出:指进攻。所不趋:指无法急救的地方。 ⑤微:微妙。 ⑥神:神奇,神秘。 ⑦司命:生命的主宰者。 ⑧乘:背离。这里是改变的意思。之:往。 ⑨专:专一,这里指集中。分:分散。 ⑩约:少。 (11)度(duo音夺):忖度,推断。 (12)越:越国,在今浙江一带,是吴国的敌对国家。 (13)无斗:不能战斗。 (14)策:策划,筹算。 (15)作:动作,这里是挑动的意思。动静之理:行动的规律。 (16)形之:指考察地形。 (17)角:较量,指试探性的进攻。 (18)形兵:用示形的办法迷惑敌人。 (19)深间:深入我方的间谍。 (20)错:通措,放置之意。 (21)战胜不复:战胜敌人的办法不重复。 (22)兵形:用兵的方式。(2 3⑤神:神奇。 (24)五行:即水、火、木、金、土。古人把这五种东西看成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并认为它们之间相生相克。无常胜:没有哪一行能经常取胜。 (25)四时:四季。无常位:没有哪一季能固定不移。 (26)死生:指月亮圆缺明暗的变化。

【今译】 孙子说:凡是先到达战场等待敌人的就安逸,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能使敌人自己进入我预定地域的,是用小利引诱它,能使敌人无法到达其预定地域的,是设法阻止了它。所以安逸的敌人能使它疲劳,温饱的敌人能使它饥饿,安处的敌人能使它出动。要进攻敌人无法急救的地方,袭击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行军千里而不劳顿的,是因为行进在敌人空虚的地方。进攻必然成功的,是因为进攻敌人没有防守或不易防守的地方。防守必然坚固的,是因为扼守着敌人不敢进攻或不易攻取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能使敌人不知道该怎样防守;善于防守的,能使敌人不知该怎么进攻。微妙啊微妙啊,微妙到看不出形迹。神奇啊神奇啊,神奇到听不见声息。所以能成为敌人的主宰。前进而敌人无法抵御的,是因为冲击敌人空虚的地方,后退而敌人无法追击的,是因为行动迅速,敌人追不上。所以我军想打,敌人即使深沟高垒也不得不与我交战,是因为我进攻敌人必救的地方;我军不想打,即使画地而守,敌人也无法与我交战,是因为我设法改变了敌人的进攻方向。所以使敌人暴露而我不露形迹,那么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的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军集中为一,敌人分散为十,这就相当于以十攻一了,那么就使得我众而敌寡。能以我之众击敌之寡,那么同我军直接作战的敌人就少了。我军要进攻的地方敌人不得而知,敌人不得而知就要处处防备,敌人防备的地方一多,那么我军所要直接打击的敌人就少了。所以敌人防备前边,后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后边,前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左边,右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右边,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处处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兵力薄弱,是由于分散兵力多处防备造成的;兵力雄厚,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我造成的。所以能预知在什么地方打,什么时候打,那么即使有千里之遥也可如期和敌人会战;不能预知在什么地方打、什么时候打,那么就会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更何况远在几十里、近在好几里的呢?依我看来,越国的兵虽多,对于决定战争胜败又有多大作用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夺得的。敌人虽然众多,可以使它无法战斗。所以筹算分析能明确计谋的长短得失,挑动敌军能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考察地形能知道作战地点是否有利,进行小战能侦察敌人兵力的强弱优劣。所以伪装佯动做到最好的地步,能使人看不出一点形迹。看不出一点形迹,那么即便有深藏的间谍也窥探不清我方的底细,再聪明的人也想不出对付的办法。因用假象惑敌而取胜,往往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也不知道是怎样取胜的;或者只知道我们取胜的具体做法,而不知道我们采取这些做法的道理何在。所以每次战胜的方法不能重复,而应适应不同的形势,变化无穷。用兵的方式象水一样,水的流动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兵的用法也是避开实处而攻击虚处。水因地形而制约其流向,兵因敌情而确定其制胜之法。兵没有固定不变的情势,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能根据敌情的千变万化而经常取胜,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五行中没有哪一行能经常取胜,四季中没有哪一季能固定不移,日照有长短,月亮有圆缺。

【集评】 明·林俊:“兵实则胜,兵虚则败,凡用兵之法贵实而恶虚。此篇之义,皆是变敌之实以为虚,变我之虚以为实也。”

明·徐中行:“以水之形喻兵之形,巧而且切。”

明·王世贞:“通篇总一避实击虚之意,而所以敌为我击,则以先处战地而佚,因敌变化,其应若神也。此篇首尾唤应,较他篇更句句精密。”(以上三条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卷八)

【总案】 本篇论述“避实击虚”、“因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原则。孙子认为“兵形象水”,水的流动是“避高而趋下”、“因地而制流”,用兵也要“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并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虚和实就象“日有短长,月有死生”一样,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只要能掌握其变化规律,就能变敌之实为虚,变我之虚为实,以我之实,击敌之虚。具体到战术运用上如何做到避实击虚,以实击虚,孙子用较多篇幅作了论述:第一,要争取主动,以逸待劳,“致人而不制于人”;第二,要“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进攻敌人兵力空虚之处;第三,要用“形人而我无形”的方法,集中自己兵力,分散敌人兵力,使“我专而敌分”,甚至使敌人陷入“无所不备,无所不寡”的被动境地,造成我众敌寡的战术优势。所有这些,都包涵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因素,受到历代军事家的推崇,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本篇在写作上也很有特色。一是分析细致,论证精密,结构谨严。各段之间的联系,不靠外在的语言形式,而靠内在的逻辑关系。二是语言明快流畅,浅显易懂,而义理精深。三是以水喻兵,生动贴切,辞意双绝。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原文鉴赏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时著名军事学家,齐国乐安(今山东省惠民县)人。其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因齐国发生内乱,他出奔到南方的吴国,被吴王阖闾任以为将,同伍子胥一起辅助吴王“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对吴国的强大起了重要作用。

孙子总结了当时和以往战争的经验,继承、发展了前人的有关论述,创立了自己完整而精深的军事学说。在《孙子》一书中,他分析论述了古代战争各个方面的向题,提出了以“道”为首的决胜条件、“知己知彼”的指导思想和“先胜后战”、“示形动敌”、“敌分我专”、“避实击虚”、“因敌制胜”等一系列重要作战法则。尤其是他能以哲学家的理性态度来研究战争问题,在分析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朴素唯物论思想和军事辩证法观点,许多命题不仅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而且具有较普遍的哲理意义。在写作艺术上,《孙子》也以议论风发、语言流畅、气势充沛、文辞叙次颇能出奇制胜而见称。“其词约而缛,易而深,畅而可用”(明归有光《诸子汇函》),确令人爱读,耐人嚼味。它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后世的兵书战策不只在军事思想上“无出孙武”(《李卫公问对》),在文章艺术上也同样很难超过它。

《孙子》又名《孙武子》、《孙子兵法》,《韩非子·五蠹》已提到此书。《史记》记述为十三篇,《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八十二篇,自曹操作注后流传至今的均为十三篇。一九七二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前期墓葬里出土的《孙子兵法》残简中,又新发现了四篇不见于现存史籍的重要佚文和一篇记述孙子事迹的佚文。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计篇》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计篇》原文鉴赏

孙子曰:兵者①,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②。故经之以五③,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④:一曰道⑤,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⑥,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⑦。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⑧。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⑨。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⑩,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11),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12)。

兵者,诡道也(13)。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14),卑而骄之,佚而劳之(15),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16),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17),得算多也(18);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 ①兵:指战争。 ②察:考察,研究。 ③经:纵线,这里有纲领、大纲的意思。 ④校(jiao音较):通较,比较,对比。计:计算,估计,预计。 ⑤道:指道义。 ⑥上:指国君。同意:同心。 ⑦时制:指四季时令的更替。 ⑧死生:指死路或生路。 ⑨曲制: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官道:官吏的职责。主用:指物资器用的供应管理。 ⑩将:假如。 (11)以:通已。 (12)权:权变,机变。(13)诡:诡奇,诡诈。 (14)挠:弯曲,挫折。 (15)佚:同逸。 (16)胜:奥妙。 (17)庙算:古代兴兵之前,要在祖庙中举行仪式,商讨作战大计,叫做庙算。 (18)算:计算。

【今译】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决定生死的所在,是通向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进行研究。所以要以五个方面为纲,对比敌我双方的情况,作以预计,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制。道义,是使民众与国君同心同德,可以让他们为国君生,为国君死,而不怕任何危险。天时,是指昼夜、阴晴、寒暑、四事等天气条件。地利,是指高山低谷,远程近途、险要平坦、广阔狭窄、死地生地等地理条件。将帅,是指他们有无才智、信誉、仁慈、勇敢、威严等条件。法制,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官吏的领导职责、物资器用的供应管理等制度。这五个方面,将帅没育不知道的,因为只有懂得这些才能取胜,否则就不能取胜。所以要对比敌我双方这些情况进行预计,来探索谁胜谁负的客观情势。要看哪一方的国君育道?哪一方的将帅有才能?哪一方得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执行得好?哪一方军队实力强盛?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根据这些,就可以预知胜败了。

如果听信我的预计,用我的办法指挥作战就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听信我的预计,即使用我的办法作战也一定失败,我就离去。

已经得出了对我有利的预计,还要通过主观努力造成一种“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所渭“势”,就是要怎样有利便怎样行动,灵活机动地去创造。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而装作不能打,要打而装作不要打;要向近处却装作要去远处,要向远处却装作要向近处;用小利去引诱敌人,乘混乱去消灭敌人;敌人力量充实就谨慎防备它,敌人兵力强大就暂时避开它;敌人暴怒,要使它屈挠,卑辞示弱,使敌人骄傲;敌人安逸要设法使它疲劳,敌人团结要设法制造隔阂;要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发动进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些都是兵家取胜的奥秘,但要随机应变,不能事先说定的。未开战之前“庙算”可以取胜的,是因为通过计算得到的胜利条件多;未开战之前“庙算”不能取胜的,是因为通过计算得到的胜利条件少。条件多的就能够取胜,条件少的就难以取胜,何况没有条件呢!我从这些方面来考察,谁胜谁负就看得出来了。

【集评】 明·林俊:“孙子之文,有精华,有关节,有眼骨,有次置,有余波,照应、起伏,分段难以具述。”(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卷八)

民国·张之纯《评注诸子菁华录》:“先列五校,尽其在我之分际,是为立国之计,道在立本,故为庙算之一。次校人我之得失,以观能战与否,是为出师之计,探索敌人情实,以制临事进退,故为庙算之二。次规画事势,是为临敌之计,任用机诈,令敌不测,故为庙算之三。(末段)结上三等计画。”

【总案】 本篇以“计”名篇,是讲如何预计战争胜负及如何争取胜利的问题,从而指出了克敌制胜的基本条件。作者认为,“道、天、地、将、法”等方面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客观条件,首先要根据这些方面将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对谁胜谁负作出宏观的预测。其次要取得胜利,还需根据“兵不厌诈”的原理,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通过主观努力造成对我有利的势态,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文中还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慎重态度、冷静而又灵活的理性精神以及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

本篇在行文上起承转结俱有法度,义脉井井,而段落层次、过渡照应又自然浑成,不拘形式,诚如林俊所评。“经之以五”一节条分缕析,徐纡从容;“兵者诡道也”一节则节奏急促,气势凌人,可谓张弛合度,徐疾有节。由此看来,作者不仅精通战胜之道,亦深得驭文之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69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