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尚书《仲虺之诰第二》译文与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18 00:15:00

尚书《仲虺之诰第二》译文与赏析仲虺之诰第二

仲虺之诰第二

【原文】

汤归自夏,至于大垌,仲虺[18]作诰。

成汤放[19]桀于南巢[20],惟[21]有惭德[22]。曰:“予恐来世以台[23]为口实。”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24]。有夏昏德,民坠涂炭[25],天乃锡王勇智[26],表正万邦[27],缵禹旧服[28],兹率[29]厥典,奉若天命[30]。

【注释】

[18]仲虺(huī):又叫莱朱,是商汤时期的着名大臣。他与伊尹并为商汤左右相,辅佐商汤完成大业。

[19]成汤:即汤王,由于他用武力讨伐夏桀获得成功,因此叫成汤。汤是名字,成是谥号。放:驱逐、流放。

[20]南巢:地名。

[21]惟:思考。

[22]德:通“得”。取得、获得。

[23]台(yí):我。

[24]乂(yí):治理,安定。

[25]民坠涂炭:人民陷入涂泥炭火之中。坠,陷入。涂炭:比喻为污浊、令人痛苦的地方。

[26]锡:通“赐”,赐予。

[27]表:延伸为表记之意。

[28]缵:继承。服:从事、致力。

[29]率:遵循。

[30]奉若:奉顺。

【译文】

商汤自夏都率师归来,到达大垌这个地方。仲虺奉命作浩晓晓谕诸侯。

成汤把夏桀流放到南巢这个地方,思考自己的作为便惭愧自己的所得。说:“我恐怕后代把我的行为当作话柄。”仲虺于是作诰,说:“呜呼!思考那上天生育的这些人民都有七情六欲,没有君主就会混乱,只有天生聪明的人时常能治理。那夏桀昏乱得到报应,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上天于是赐给大王勇气与智慧,用标志端正万邦,继承大禹所继承的,遵循大禹的典籍常规,把这些尊奉为天的命令。

【原文】

“夏王有罪,矫诬上天[31],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32],式商受命[33],用爽厥师[34]。简贤附势[35],实繁有徒[36]。肇我邦于有夏[37],若苗之有莠[38],若粟之有秕[39]。小大战战[40],罔不惧于非辜。矧予之德[41],言足听闻。“惟王不迩声色[42],不殖货利[43]。德懋懋官[44],功懋懋赏。用人惟已,改过不吝[45]。克宽克仁[46],彰信兆民[47]。“乃葛伯仇饷[48],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49],南征北狄怨[50],曰:“奚独后予[51]?”攸徂之民[52],室家相庆,曰:“徯予后[53],后来其苏[54]。”民之待商,厥惟旧哉[55]!

【注释】

[31]矫:假托、诈称。诬:欺骗。

[32]臧(zàng):好的、美好的、善良的。

[33]式:使用。

[34]爽:明白、明智。

[35]简:怠慢、倨傲。附:依傍、依附。

[36]繁:众多。徒: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37]肇:开始、最初。邦于有夏:建国于夏世。邦,建邦、建国。

[38]莠:植物名。一年生草本植物,样子很像谷子。这里用为野草之意。

[39]秕(bǐ):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

[40]战:恐惧,害怕。

[41]矧(shen):况且。德:品德、品行。

[42]迩:近。

[43]殖:经营,从事买卖活动。

[44]德懋懋官:德盛的用官职勉励他。懋(mào):盛美,勉励。

[45]吝:悔恨,遗憾。

[46]克:能。

[47]彰:显明,显着。

[48]乃葛伯仇饷:乃,从前。葛伯,葛国的君主。饷,馈送食物。有人送食物给耕田的人,葛伯夺其食物,又杀了这人。葛伯以饷田的人为仇,所以叫葛伯仇饷。葛:古国名。夏末商初时的一个国家。仇:仇恨。

[49]饷:招待,供给或提供吃喝的东西。夷: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50]狄:狄或北狄曾是古代中国中原人对北方各民族的泛称。

[51]奚:何,为什么。

[52]攸:这里用为助词,放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所”之意。

[53]徂:前往。徯:等待。

[54]苏:为更生。

[55]旧:通“久”,长久。

【译文】

“夏桀王有罪,假托天命,欺瞒上天,来对老百姓发布命令。上天使用了不善良的夏桀,从而使商接受了上天命令,使我们的军队明白。简慢贤能依附势力,这种人确实有许多同党。从我们在夏朝立国开始,他们就把我们商看成是禾苗里的杂草,谷粒中的空壳。我们商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害怕,没有哪一个人不担心无罪而招来横祸。况且我们商的美德善言,能够动人听闻。“大王您不亲近歌舞女色,不聚敛金钱财物。勉力品德之人用官位来勉励,勉力功绩之人用奖赏来勉励。任用别人就像任用自己一样深信不疑,改正过错后就无遗憾。能够宽厚能够仁爱,对亿万人民明确地显示了诚信。“葛伯与为种田人送饭者为仇。您的征讨从葛国开始。您向东征讨,西边的夷族人便埋怨;向南征讨,北方的狄族人便埋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呢?’老百姓盼望您前去,都举家欢庆,说:等待我们的国君吧,君王来了我们就重获新生了。人民拥戴商汤,已经很长久了。”

【原文】

“佑贤辅德,显忠遂良[56],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57],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58]。王懋昭大德,建于中民,以义制事[59],以礼制心[60],垂裕后昆[61]。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62],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63],覆昏暴[64]。钦崇天道[65],永保天命。”

【注释】

[56]遂:推荐或举荐之意。

[57]推亡固存:推求灭亡之道,以巩固自己的生存。《蔡传》:“推亡者,兼攻取侮也;固存者,佑辅显遂也。推彼之所以亡,固我之所以存,邦国乃其昌矣。”

[58]九族:指亲属,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共称九族。

[59]义:这里用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之意。制:控制,制服。

[60]礼:礼法,礼节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传统习惯、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之意。

[61]垂:留传。昆:子孙后代。

[62]裕:充足,丰富。

[63]殖:立,树立。

[64]覆:倾覆。

[65]钦:敬佩、恭敬。

【译文】

“帮助贤能辅佐有德,显示忠诚举荐善良,兼并弱小攻击昏昧,夺取动乱之国侮辱亡国君主,推翻亡国之君巩固可存之主,邦国就会昌盛。德行日日更新,天下万邦都在胸怀;内心骄傲自满,亲戚也会背离。君主勉励于大的德行,在百姓中建立起品德,以最佳行为方式来控制事物,以社会行为规范来控制人心,留传给后代子孙。我听说:‘能够自己找到老师的人可以称王,说别人不如自己的人会灭亡。谦虚好问的人就会越来越丰富,自以为是的人就会越来越渺小。’呜呼!要警惕亡国的教训,就要从开始做起。树立起社会行为规范,颠覆昏暴的君主。恭敬崇尚天的道路,才能永远保有子孙的帝称。”

【解析】

我们要知道,商汤伐夏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暴力革命形式完成的改朝换代。那么,作为事件的主角,自己以臣犯上,最后还流放了天子,即使自己以贤德自居,但最终难免给后世落个话柄。因此上,从三朡回亳的路上,商汤一直有点闷闷不乐。仲虺看出了商汤的心思,他过来跟商汤说了一段话,这就是尚书上着名的《仲虺之诰》。

《仲虺之诰》之所以成为《尚书·商书》名篇,主要是解决了咱们老祖宗心中的最基本问题——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看一看仲虺的个人情况。仲虺姓任,据说出生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古时形容雷鸣声为“虺虺”,同时“虺”也是蛇的代称,于是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虺”。

仲虺长大后显示出非凡的治国才能,把薛国治理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时夏桀荒淫无道,“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老百姓民不聊生。仲虺果断归附了商汤,被商汤拜为左相,和右相伊尹一起成为辅佐商汤灭夏的左膀右臂。

国人崇尚仁义礼智信,反对暴力嬗代。从尧舜禹以来,都是帮助别邦兴旺发达从而使该邦成为自己的附属邦国,都很少使用武力。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都知道,征服人的形体不如征服人的心。于是仲虺从三方面阐述了商汤革命的合理性:

一、讨伐夏桀是按照老天爷的意思干的,是为了拯救老百姓。这就是所谓的“顺乎天”!仲虺说:“上天生养人民,人人都有情欲,没有君主,人民就会乱,因此上天又生出聪明的人来治理他们。夏桀行为昏乱,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上天于是赋予勇敢和智慧给大王,使您做万国的表率,继承大禹长久的事业。您现在要遵循大禹的常法,顺从上天的大命!夏王桀有罪,假托上天的意旨,在下施行他的教命。上天因此认为他不善,要我商家承受天命,使我们教导他的百姓”。意思是说,“天子”是由老天爷指定来治理老百姓的,老天爷不会错,他指定的“天子”一定是又聪明,又勇敢。夏桀行为昏乱,违背了老天爷要他治理好百姓的初衷,因此要你替代他做天子。仲虺是当时有名的大巫师,他的话代表上天的旨意,有很强的鼓动性。

二、称赞商汤品德高尚,这就是所谓的“应乎人”!仲虺说:“大王不近声色,不聚货财;德高望重的人任用他,功高盖世的人奖励他,能用贤人之谏言,能够知错就改;能宽能仁,昭信于万民。”得民心者得天下,两相对比,谁最有资格当天子不言而喻。

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大禹王创立的合理制度,而夏桀恰恰是破坏了他的祖上的制度。仲虺巧妙的“对事不对人”,给革命找到了第三个合理的理由。他不厌其烦地解释商汤革命是为了“继承大禹长久的事业,遵循大禹的常法”,革命后只要我们“德行日日革新,天下万国就会怀念”,既然已经“革命”了,关键就是以后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不失江山。仲虺劝勉商汤要“努力显扬大德,对人民建立中道,用义裁决事务,用礼制约思想,把宽裕之道传给后人”,要“佑助贤德的诸侯,显扬忠良的诸侯;兼并懦弱的,讨伐昏暗的,夺取荒乱的,轻慢走向灭亡的”,这样才能建立起富强的国家。

《尚书》之《商书·仲虺之诰》(序文:汤归自夏,至于大坰(jiōng),仲虺(huǐ)作诰。)

正文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

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zuǎn)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

意思是 :成汤打败了夏桀,并把他驱赶到了南巢,心里感到惭愧。成汤说:“我担心后世会把我的行为当做话柄。”

于是,仲虺作了一篇劝勉的文诰,他说:“啊!百姓们天生就有很多的欲念,如果没有君主统治,天下就会混乱,只有识见高远,明察秋毫的人才懂得治理,夏王昏庸败德,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上天赐予了您王勇气和智慧,成为万邦的表率,继承大禹的遗志,您王只要遵循大禹制定的典章办事,就是奉行天命。”

正文 :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师。简贤附势,实繁有徒。肇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bǐ)。小大战战,罔不惧于非辜。矧予之德,言足听闻。

意思是 :夏桀王有罪,他欺骗了上天,并以上天的旨意向百姓们发布命令。上天看到他不知收敛,让商接受了天命,从而,夏桀王丧失了他的臣民。简慢贤德的人而去依附权势,这样的人有很多啊。从夏朝建立开始,我们商国就象是禾苗里的杂草,也似稻米中的秕谷。从上到下的人都总是战战惊惊,没有人不惧怕受到无端的伤害。况且,商的美德,又被很多人所传颂。

正文 :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 :‘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 :‘徯予后,后来其苏 。’民之戴商,厥惟旧哉!

意思是 :您王从不亲近歌舞女色,也不贪图金钱财物。努力行德的人,您就勉力他做官;用心做事的人,您就大加赏赐。您对待任用的人象对待自己一样不去怀疑,改正自己的过错从不马虎大意。您坚持宽厚和仁爱的品德,已经彰显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并取得了他们的信任。葛伯仇视那些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饭,并杀了他们,而您就是从征讨葛伯开始的,不久,您向东征讨,西方的氏族就埋怨您;您向南征讨,北方的氏族也埋怨您,他们说:‘为什么把征讨我们的时间放在后面呢?’您所到之处,人们家家都在相互庆祝,他们说:‘等待我们的君主吧,他要是来了,也许我们就能死里逃生了。’人民爱戴我们商国,恐怕已经很久了吧!

正文 :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已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

意思是 ;帮助贤能的人,辅佐有德的人,表扬忠义的人,任用善良的人,兼并弱小的国家,攻占昏庸的国家,夺取混乱的国家,轻视灭亡的国家,某些国家该灭亡的就让它灭亡,能够延续的就把它巩固起来,如此的话,国家才会昌盛。每天都努力修持自己的德行,让它不断的提升,万邦都会心怀爱戴而来依附;若是内心总是表露自满和骄傲,即使是九族内的亲戚,也会远离。您王要经常勉力自己去显示良好的品德,在人民心中建立公正的的形象,以合乎正义的方法去处理事务,用礼来引导人的行为,这将流传给后世子孙,并使他们富足强盛。我听说:‘通过摸索和学习,最终能自己掌握统率之道的才会称王,总是认为别人不如自己的人必定消亡。谦虚好问的人必定会学识丰富而强大,自以为是的人必定心胸狭窄而渺小。’啊!想要慎重的取得好的结果,必须从开始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做。这样,礼仪之邦才会树立长存,昏庸暴戾的最终必定覆亡。恭敬的奉行天道,才会永远保有天命之身,国家才会长存。

好问则裕下一句是什么?及它们的意思是什么?好问则裕下一句是自用则小,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译文:我听说:“能够自己找到老师的人可以称王,说别人不如自己的人会灭亡。谦虚好问的人就会越来越丰富,自以为是的人就会越来越渺小。”

扩展资料

《尚书·仲虺之诰》赏析:

《仲虺之诰》为《尚书·商书》名篇,解决了商汤最顶心的问题——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于合理的制度(大禹长久的事业)、来源于上天的意旨(天命)、来源于人民的支持(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而不是交接的手续,这也是人们认定商汤的造反是种革命的重要理由。

《仲虺之诰》从三方面阐述了商汤革命的合理性,讨伐夏桀是按照老天爷的意思干的,是为了拯救老百姓;称赞商汤品德高尚,深受百姓爱戴,与夏桀形成鲜明对比;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大禹王创立的合理制度,而夏桀恰恰是破坏了他的祖上的制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68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