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一段春愁》散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17 20:54:20

《一段春愁》散文赏析一段春愁

梅丽揽着镜子仔细地扑着粉,又涂了胭脂和口红,一丝得意的微笑,从她的嘴角浮起,懒懒地扬起那一双充溢着热情的媚眼,向旁边站着的同伴问道:“你们看我美吗?年轻吗?”

“又年轻又美丽,来让我吻一下吧!”一个正在批改学生英文卷子的幼芬,放下红铅笔,一面说一面笑嘻嘻地跑了过来。

“不,不,幼芬真丑死了,当着这许多人,要做这样的坏事。”梅丽用手挡住幼芬扑过来的脸,但是正在幼芬低下头去的时候,梅丽竟冷不防地在她额上使劲地吻了一下,就在那一阵清脆的吻声中,全屋里的人都哈哈地笑起来了。

下课铃响了,梅丽已经打扮停当,她袅袅娜娜地走到挂衣服的架子旁,拿下那件新大衣,往身上一披,一手拉着门环,回过头来向同伴说了一声“byebye”才姗姗地去了。

“喂!你们知道她到什么地方去吧?”爱玉在梅丽走出去时,冷冷地向同伴们问。

“不晓得,”美玲说,“你也不知道吗?”

“我怎么就该知道呢?”爱玉的脸上罩了一层红潮。

“不是你该知道,是我以为你必知道。”美玲冷冷地说。

“算了,算了,你们这个也不知道,那个也不知道,只有我一个人知道。”阿憨突然接着说。

“你知道什么,快些滚开!”爱玉趁机解自己的围。

“这有什么稀奇,她到静安寺一百八十号去看情人罢了,你们都不好意思说出来,就让我这个大炮手把闷住这一炮放了吧!”

“你这个小鬼倒痛快!”幼芬说:“可是你的炮还有半截没完。”

“唉,我是君子忠厚待人,不然当面戳穿未免煞风景。”

同伴们不约而同地都把视线集在爱玉的身上,哈哈地起着哄。

“奇怪,你们为什么都看着我笑?”爱玉红着脸说。

“哪里,我们的眼睛东溜西转是没有一定的,怎么是一定在看你,大约你是神经过敏吧!”阿憨若无其事地发挥着。

“小鬼你不要促狭,当心人家恨得咬掉你的肉。”幼芬笑着说。

“该死,该死,你们这些东西,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爱玉一面拖住阿憨一面这样说。

“喂!爱玉我要问你一句话,你不许骗我。”阿憨笑嘻嘻地说。

“什么话?”

“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你同梅丽是不是在搞一个甜心。”

“什么甜心,我不懂。”

“不懂吗?那么让我也权且摩登一下学说一句洋话,就是Sweet heart。”

“没有……我从来不爱任何男人,更不至于同人家抢了……你听谁说的?”

“谁也不曾说,不过是我的直觉。”

“不相信,一定是你听到什么话来的。”

“不相信由你,只是我问你的话,你凭良心来答复我……不然我又要替你去宣传了。”

“那种怪话有什么可宣传的,我老实告诉你吧,那个密司特王我在一年前就认得他,假使我真要同梅丽抢也不见得抢不过她,不过我觉得一个女孩子同男子交际,不一定就要结婚……而且听说密司特王已经有一个女子了。……但是我知道梅丽一定疑心我在和她暗斗,这真太可笑了。”

“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年头什么东西都是实行抢的主义,那么两个女人抢一个情人又算什么?而且又是近代最时髦的三角恋爱呀!”

“小鬼,你真是个小鬼,专门把人家拿来开心!”

“死罪死罪,小鬼从不敢有此异心,不过是阿憨的脾气心直口快而已,小姐多多原谅吧!”

爱玉用劲地拧了阿憨一把,阿憨叫着逃到隔壁房里去了。

当阿憨同爱玉开心的时刻,梅丽已到了静安寺一百八十号了,她站在洋房的门口,重新地打开小粉盒,把脸上又扑了些香粉,然后把大衣往里一掩,这才举手摁动门上的电铃,在这个时候她努力装成电影明星的风骚姿势。

不久门开了,一个年轻而穿着得极漂亮的男人,含笑出现于门前的石阶上……这正合了梅丽的心愿,因此她就不走进去,故意地站在门口,慢慢转动着柔若柳枝的腰杆,使那种曲线分明曼妙的丰姿深深印入那男人的心目中。

那满面笑意的男人,敏捷地走了过来说道:“欢迎,欢迎!”一面伸手接过梅丽的小提包。

“怎么样,好吗?密司特王!”梅丽含着深醇的微笑,柔声地说。

“谢谢,一切都照旧。你呢?小姐!”男人像一只鸟儿般活泼地说。

“我吗?唉,不久就要到天国去了!”梅丽哧哧地笑着说。

“你真会说笑话,小姐青春正富,离到天国还远着呢!”男人说着把仆人送来的茶接过来,放在梅丽面前说“:吃茶吧!”他依旧退到位子上去。

“青春!青春!”梅丽感触地叫道,“我哪里还有什么青春,你简直是故意地取笑我!”

“没有的话!”男人脸上装出十三分的真诚说道:“现在正是小姐的青春时代,真的,在你的脸上浮着青春的笑;在你的举动上,也是充满了青春的活泼精神……”

梅丽看着他微笑——深心里都欢喜得几乎涌出感激的眼泪来。

“喂!王,你的话我也相信是真的,我们学校里的同事样子都比我老得多,前几天我遇见密司特柳!他也称赞我年轻,并且还说我的眼睛和别人不同……王,你看出我的眼睛有什么不同吗?”

“对了,你的眼睛比无论什么人都美,而且含着一种深情……”王含笑说。

“真是的,你也这样说……你喜欢我的眼睛吗?”梅丽含羞地望着他。

男人挨近她身旁,低声说道:“你应许我吻你的眼睛吗?”

梅丽整个的颊上,罩了一阵红潮,半推半就地接受了那又温又香的一吻,于是沉默而迷醉的气氛把一双男女包围了。

“当啷啷”电话铃响了,男人连忙跑去取下电话机来。“喂……我是王新甫……怎么样……哦好,可以,但是要稍微迟些……好,再会。”

“哪个的电话,不是爱玉的吗?”梅丽娇痴痴地说。

“不是,不是,”王有些惊惶地说道:“是一个男朋友约我去谈谈,有一点事务上的交涉!”

“哦,那就真不巧了,我想今晚同你去吃饭,并且看《卡门》去。”

“真是讨厌,”男人皱着眉头说,“我要不是为了一些事务上必须接洽的事,我就辞掉他了……这样吧,我明天陪你去如何?”

“也好吧……那么我现在去了,省得耽搁你的正事!”

“何必那样说!”他说:“这更使我抱歉了!”

“算了吧,这又有什么歉可抱呢,只要你不忘记你还有我这么一个朋友就行了。”梅丽站了起来,王把大衣替她披上,一直送她到了电车站,他才又回转来,重新洗了脸,头上抹了一些香油,兴冲冲地出去了。

梅丽上了电车回到家里时,心里像是被寂寞所戳伤,简直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她想找爱玉去看电影——同时她心里有些疑决不下的秘密,也想借此探探虚实。她重新披上大衣,叫了一辆人力车,到了爱玉的家门口,只见她家的张妈站在门口,迎着笑道:

“小姐才出去了。”

“哦,也出去了,你知道她到什么地方去吗?”

“那我不大清楚,是王少爷来接她去的。”

“王少爷!哪一个王少爷?”

“就是住在静安寺的。”

“哦……回头小姐来时,你不必多说什么,只说我来看她就是了。”

“晓得了。”张妈说着,不住地向梅丽懊丧的面色打量,梅丽无精打采地仍坐了原车回家去了。

次日绝早,梅丽独自个坐在办公室里,呆呆地出神,不久美玲推门进来了。

“喂,梅丽,你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

“昨晚睡不着,所以老早就起来了。”

“为什么睡不着?莫非有什么心事吗?……你昨天一定有点什么秘密,说真话,何时请我们吃喜酒。”

“你真是会说梦话,我这一生再不嫁人的,哪来的喜酒请你吃呢?我告诉你吧,这个世上的男人都坏透了,嘴里甜蜜蜜的,心里可辣得很呢!”

“这是什么意思,你发这些牢骚?”

“哪个又在发牢骚呀!”爱玉神采飞扬地跑了进来插言说道。

“你今天什么事这样高兴呀?”美玲回头向爱玉说。

“我天天都是这样,也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

“你到底是个深心人,喜怒哀乐不形于色!”阿憨又放起大炮来。

“哼,什么话到了你这小鬼嘴里就这样毫无遮拦!”梅丽笑着拧着阿憨的嘴巴子说,大家都不禁望着阿憨发笑。

第一课的钟声打过了,爱玉、梅丽都去上课,办公室里只剩下美玲、幼芬和阿憨。这时美玲望着她俩的影子去远了,便悄悄地笑道:“这两个都是傻瓜,王简直就是拿她们耍着玩,在梅丽面前,就说梅丽好,在爱玉面前就说爱玉好,背了她们俩和老伍他们就说:‘这些老处女,我可不敢领教,不过她们追得紧,不得不应付应付。’你说这种话叫梅丽和爱玉听见了要不要活活气死!”

“这些男人真不是好东西,我们叫梅丽她们不要睬他吧,免得他烂嚼舌根!”幼芬天真地说。

“那你简直比我老憨还憨,她俩可会相信你的话?没准惹她们两边都骂你!”阿憨很有经验似的说。

幼芬点头笑道:“你的话不错,我们不管他们三七廿一,冷眼看热闹好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梅丽拿着一封信,满脸怒气地骂道:“什么该死的东西,他竟骗了我好几个月,现在他的情人找得来,他倒也撇得清,竟替我介绍起别人来,谁稀罕他,难道我家里就没有男人们,他们就没有朋友可介绍,一定要他这死不了的东西多管闲事!”

“喂!这算什么,哪个又得罪了你呀!”阿憨找着碰钉子,梅丽睬都不睬她,便饭也不吃地走了。

爱玉却镇静得若无其事般地说道:“美玲,密司特王要订婚了,你知道吗?他的爱人已经从美国回来了。”

“哦,这个我倒没有听说……这就难怪梅丽刚才那么痛心了。”

“本来是自己傻瓜嘛……所以我再也不上他的当。”爱玉装出得意的样子说。

阿憨向着幼芬微笑,她简直又要放大炮了,幸喜幼芬拦住她道:“你不要又发神经病呀。”阿憨点点头,到底伏着她的耳朵说道:“她是哑子吃黄连,有苦不能言罢了。”一阵“咯咯”的大笑后,阿憨便扬长而去。

梅丽这几天是意外的沉默,爱玉悄悄地议论道:“你们看梅丽正害Love sick,你们快替她想个法子吧。”

“夫子莫非自道吗?”阿憨又憨头憨脑地盯上这么一句,使爱玉哭笑不得,只听见不约而同几声“小鬼,小鬼”向着阿憨,阿憨依然笑嘻嘻地对付她们。

时间把一切的纠纷解决了,在王先生结婚后的两个月,梅丽和爱玉也都有了新前途,这一段春愁也就告了结束。

淡淡的春愁散文欣赏不经意间,一个冬季的荒芜就被无声无息的浅绿代替,几株白玉兰不惧料峭的春寒,抖抖索索地张开尖尖的嘴巴,欲诉无声。我记得的春天,似乎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应该是万物复苏,春和景明,莺啼燕语,鸟语花香,有情侣手牵手走在春色朦胧的溪岸,有无邪的孩子牵着风筝拖拽着一小片蓝天,有老人们菊花瓣一样暖意的微笑,还有少年等待一封信的忐忑不安。。。我独步在这严冷的春绿里,身上和心里,满是淡淡的春愁。

岁月是一定无情的了,因此用一丝丝的白发证明你已经挥霍了的或者虚度了的光阴。我们似乎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挥霍,奢侈地享受着别人的感情,追逐着若有若无的种种虚幻的梦境。一切就如这迟来而遽去的春,未等品味,已经远去了。去年那个春,不必再提。那时节一如云烟去了,这个春,仍将是下一个春的翻版,物是人非了。

鲁迅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一生都沉浸在黑暗里,他渴望的春天,是在理想的国度里,迟迟地,但最终是来到了。也许一个人,直到觉得生命珍贵了 才会感觉到时间的珍贵,亲情的珍贵。周作人一生也没有原谅鲁迅,甚至没有参加鲁迅的葬礼,但是在鲁迅死后,他在讲完了最后一堂课,却无限悲戚地对学生们说:对不起,我不再讲课了,我要去看鲁迅的母亲了。再伟大的人,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很多人都是在经历了病痛或重大变故之后自己的人生境界获得提升,或者,是一种对人生对生活对事物的感悟。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能就是说的这种境界吧?我们的所有的执着和迷恋和种种不舍,最终还是会无情地舍去,我们最终会成为光阴的弃妇或垃圾,一文不值。也许写文章的的人,还可以留下一点点的文字痕迹,证明这个生命的故事曾经真地发生过,也许,这才算得上我们搞文学的意义。高雅也好,浅俗也好,毕竟文字在某一段时空可以久存,或者是文者的某些精神,获得超出文字的永恒。只这一点,挫折或磨难,已经值了。

毕竟春天的责任是催生和孕育万物的。每个人也未见得会在春天里欣喜或雀跃,而春天毕竟是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和情绪为转移地执着地存在着的。 我们有理由为自己的某些悲哀或伤感悲风叹月,却没有理由对春天的到来心怀抱怨,毕竟我们的世界需要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春风,孩子们需要一个繁花似锦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因此我也只能收起自私的心和无边的贪欲,恭恭敬敬地给春天作一个揖,道一声:你好春天!你终于来了!

求庄因的《春愁》。一提到春,人们的眼前便会幻化出一幅温暖烂漫、浩荡明媚、姹紫嫣红的春景图。在这个温暖的充盈着生命意识律动的季节中,各种生命开始蠢动、苏醒,然后在四季的嬗递中盛开枯萎着自己的命运,领略着宇宙自然的奥秘。因而这个季节是一年中最富有生命意蕴也蕴含着生命哲理的一个季节。对于万物之灵的人类来说,他的内蕴更为深广。在作家郁达夫和庄因的同题散文《春愁》篇中,春绽放出一种独特的容颜,流露出一种独特的气质,也传达出一种独特的内涵。

两篇散文都以春为文,但视角独特,感觉敏锐。两位作者都没有赞颂春之温暖春之明媚春之绚烂春之多彩,而是在春的温暖明媚绚烂中多彩积蓄了一汪浓浓的愁情,书写了对春的一种独特的充满个性的感受。那么,明媚灿烂的春天何以孕育浓重的愁情呢?愁因春起,因春愁何呢?

通读完两篇《春愁》,感觉到他们对春的把握不是春外在的温暖美丽,而是由这种温暖美丽所引发的情感和感觉。因而我们阅读的视角应透过春的景象描写去体会流淌其中的情感细流和哲理感悟。相比之下,郁达夫的《春愁》重在书写对春的感觉体验;庄因的《春愁》则重在抒发明媚春光中的离愁别情。

写《春愁》时,郁达夫已步入中年。这是人一生中最敏感最成熟但逐渐远离幻想的一个年龄阶段。郁达夫曾抱着对人生的童稚幻梦走进人生,但世事的沧桑、敏感的心灵又使他难以承受生命的苦痛。所以正值中年的他面对春光明媚,已失却了赏之颂之咏之的激情,而流露出与春极不相衬的不安、恐怖、焦躁、烦闷。一种颓废之情笼罩了漫漫春色。

在郁达夫的《春愁》中我们已不能简单地把“春”理解为四季当中的一个普通季节。在这里他是永恒无穷的自然存在,是人永远所处并朝夕相关的自然存在。作者正是在“生也有涯”的人类和永恒无穷的自然的对比当中表达人在宇宙自然中命运的哲理感悟。

年去年来,花月风云的现象,是一年一番,会重新过去,从前是常常如此,将来也决不会改变的。可是人呢?号为万物之灵的人呢?却一年比一年的老了。由浑噩无知的童年,一进就进入了满贮着性的苦闷,智的苦闷的青春。再不几年,就得渐渐的衰,渐渐的老下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生命的流逝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规律。在茫茫的宇宙自然之中,不管你曾经有多少梦想多少憧憬,生命终归走向消亡,正如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感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之须臾。”春去春来,四季递嬗,花开花落,草木枯荣,春光永远浩荡,春光无限延伸。但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尤其是一个承受着巨大心灵负荷的已步入中年的人来说,明媚鲜活的春天更加对比出人生的黯淡短暂,永恒灿烂的春天更让人感到生命的迅忽飘逝。因而“春浓反显人老”。作者虽置身于美丽温暖的春天,却愁绪满怀,愁情浓重,以至压抑得难以解脱,结尾处作者竟然希冀灾难战争来把生命结束,把春愁驱散,可见愁之凝重深远。

《春愁》中,郁达夫对人在宇宙自然中命运的哲理感悟与苏轼的《赤壁赋》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因感情太低沉凝重,读者有一种压抑颓废之感,缺乏对人生豁达乐观的态度。相比之下,庄因的《春愁》篇虽也抒发了春之愁情,但读来较鲜亮一些。

庄因是一位旅美作家。虽飘泊异地,但流淌于血液当中的华夏情不仅没有被地域隔离,反而愈来愈浓了,异域的春景引发了他对祖国春景的回顾眷恋。两处春景的不同情状,激发了作者厚厚的愁绪和深深的离情,作者把这种愁,情融进浩浩春色,读来真实、感人。从中可以体会到一位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深情厚谊。

庄因在《春愁》中,贯穿了条情感线索,即思乡,思乡不能归,因而愁,浓重的愁思弥漫了异域的春景。景与情高度集中,文中描写了眼前春景:树木葱笼、花叶扶疏、鸟啼莺叫……这些春景很美,但他不是故乡的春景,而是异域的春景,因而与作者心中故乡之春景就相差甚远了。因此,作者即使在所居之地看到“桃红柳绿宜人春景”,也认为“气氛尚觉不对”。而且眼前之春景更加深了对心中之春景的怀念,也加重了作者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所以作者虽“手攀椒枝而环顾四周,所得印象是春色满园”,但仍坚定地发出“归去”的心声。

庄因的《春愁》与郁达夫的《春愁》相比,文中有多处春景描写,但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文章对春景的描写很有特色:虚实相生,把眼前之春景和永远铭刻于心中的故乡之春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感到故乡之春光无限美好,也深深体会到作者的离情愁绪。在这里,春景已不完全是一种景物,而是一种文化审美的折射,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作者面对中外文化审美的差异,更觉祖国文化的灿烂亲切。所以,虽春光浩荡,但作者对故乡的春景却情有独钟,归乡之情也就溢于言表了。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两篇文章虽都抒发了春天的愁情,但有本质的不同,郁达夫的《春愁》多感受,体验深刻,内涵深邃。表达了人在宇宙自然中命运的哲理感悟;庄因的《春愁》多记叙、描写,在记叙描写中弥漫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愁,真挚感人。两篇文章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使读者获得纯粹的艺术感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65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