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摸鱼儿
[题解]
这首词作于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当时元好问年仅十六岁。在赴并州(今山西太原)应试途中,他被一只大雁殉情的事深深感动。他买雁葬于汾水旁,并写了这首词。后又据[摸鱼儿]词调加工改定。词作高度赞美了大雁殉情之可贵,谱写了一曲坚贞爱情的颂歌。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写之。
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别离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大雁的生死至情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他将自己的震惊、同情、感动,化为有力的诘问,问自己、问世人、问苍天,究竟“情是何物”?起句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破空而来;如熔岩沸腾,奔涌而出。正如后来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所说:“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复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情至极处,具有起死回生的力量。情是何物,竟至于要生死相许?作者的诘问引起读者深深的思索,引发出对世间生死不渝真情的热情讴歌。在“生死相许”之前加上“ 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之奇伟。 词的开篇用问句,突如其来,先声夺人,犹如盘马弯弓,为下文描写雁的殉情蓄足了笔势,也使大雁殉情的内在意义得以升华。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这二句写雁的感人生活情景。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双宿双飞。作者称他们为 “双飞客”,赋予它们的比翼双飞以世间夫妻相爱的理想色彩。“天南地北” 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 从时间着墨,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了大雁的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欢乐趣,别离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是中:于此,在这里面。这几句是说大雁长期以来共同生活,既是团聚的快乐,也有离别的酸楚,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形成了难以割舍的一往深情。长期以来,这对“双飞客”早已心心相印,痴情热爱,矢志不渝。“痴儿女”三字包含着词人的哀婉与同情,也使人联想到人世间更有许多真心相爱的痴情男女。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意思是:幸好看见她桃花般的容貌,从此以后交错纵横的路上,就多了很多温暖的春天。
“幸得识卿桃花面”用桃花来比喻女子的面容,明艳动人又娇俏,轻佻又不过分轻浮,而且前两个字“幸得”加重了自己看见这位女子的惊喜和感叹程度。
从此之后,“自此阡陌多暖春”。本来是春寒料峭的,因为在路上遇见了桃花一般的你,再冰凉没有复苏的春天都变得温暖了起来。此句运用了通感,从视觉传递到感觉,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读者回想起“自此阡陌多暖春”都能马上回忆起这位女子的面容,该是多么明艳。
出处
这句诗出容自北大女生节标语:中意也,盈盈红袖谁家女;文质何,郁郁青衿是吾生。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阡陌一词出自《桃花源记》,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从此阡陌多暖春,也可以说在桃花盛开的田间小路上,多了几分春天的美景;也可以暗指风景秀美的北大未名湖畔,漫步湖边阡陌小路多了几分暖意。
此句出自北大女生节标语:中意也,盈盈红袖谁家女;文质何,郁郁青衿是吾生。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北大女生节标语,出自北大中文系,男生送女生。因近3月7日女生节(三七节),全男生集体哄女生节,或集体单行情书展览日。北大校园挂出各种横幅。
节日主体:
以年轻、未婚的女生为主。由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深入推进,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她们的主体意识和性别平等意识逐渐觉醒。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大学生比任何群体,比过去更重视自己的社会群体形象。
他们要求表现自我、彰显个性,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来满足自我性别价值的需求。当代女大学生处在彰显个性、展现自我的时期。于是自创了属于自己的女生节,在她们眼里,3·7才是展现个性、脱离传统妇女节的更耳目一新的节日。随着女生节影响的扩大,社会上的女性也逐渐加入其中。女生节不仅仅是小女生的节日,也是她们的节日。
摸鱼儿-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64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贾平凹《我不是个好儿子》经典散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