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满井游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17 17:36:00

满井游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作品:满井游记

简介

本篇选自《袁中郎全集》。作者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局限于自然景物以及生活琐事的描写,山水游记的成就较高。《袁中郎全集》共四十卷,凡文集二十五卷,诗集十五卷,有明崇祯间刻本。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本《袁宏道集笺校》五十五卷。本篇以清新的笔调写出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欢快心情。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①。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泠光之乍出于匣也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③。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④。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⑤,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⑥,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⑦。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⑧?己亥之二月也。

注释

①鹄(hú):天鹅,一说黄鹄。 ②泠(línɡ)光:清光。 ③靧(huì)面:洗脸;掠(lüè):轻轻地拂过,这里指梳发。 ④浅鬣(liè):短短的鬃毛,这里形容麦田中的嫩苗。 ⑤茗(mínɡ):茶,这里作动词,意指煮茶;罍(léi):酒器,这里指拿着酒器,作状语;蹇(jiǎn):骑驴。 ⑥曝(pù):晒;呷(xiā):喝。 ⑦堕:败坏,耽误;此官:作者自指,当时担任顺天府教授的闲职。 ⑧恶(wū)能:怎能。

译文

燕京之地天气寒冷,花朝节后,残冬的寒气还特别严厉。冷风时常刮起,一刮就飞砂走石,拘束在一间房子内,想外出也不可能。每次冒着寒风快步行走,不到一百步就得返回。

二月二十二日这天,天气稍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走出东直门,来到满井。这里高大的柳树夹着堤岸,土地肥沃,微微润湿,放眼一望,四野空旷,我感到好像脱离笼子的天鹅一般。这时,河水的冰面刚刚解冻,水波的颜色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波纹层层,河水清澈见底,亮晶晶的好像镜面刚刚打开,寒冷的光线从镜匣里忽然放出。山峦被晴空下融化的积雪所洗涤,美好洁净如同擦拭过一样,鲜艳明媚,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发髻。柳树的枝条将要舒展又尚未舒展,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麦田里的麦苗浅如鬃毛,高约一寸左右。游人虽然不是很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艳装骑驴的,也时时都有。风虽然还刮得猛劲,然而徒步行走就会汗流浃背。凡是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在水面嬉戏的鱼,都悠闲的样子自得其乐,鸟的羽毛和鱼鳞鱼鳍之间都呈现出喜悦的气氛。我才知道城郊田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而是住在京城里的人们不知道啊。

能够不因出游而耽误大事,且能潇洒于大自然的山石草木之中的,就只有我了。而这个地方刚好离我很近,我的游玩将从此开始了,怎能不把它记录下来呢?万历己亥年(1599年)二月。

满井游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满井游记

简介

本篇选自《袁中郎全集》。作者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局限于自然景物以及生活琐事的描写,山水游记的成就较高。《袁中郎全集》共四十卷,凡文集二十五卷,诗集十五卷,有明崇祯间刻本。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本《袁宏道集笺校》五十五卷。本篇以清新的笔调写出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欢快心情。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①。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泠光之乍出于匣也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③。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④。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⑤,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⑥,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⑦。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⑧?己亥之二月也。

注释

①鹄(hú):天鹅,一说黄鹄。 ②泠(línɡ)光:清光。 ③靧(huì)面:洗脸;掠(lüè):轻轻地拂过,这里指梳发。 ④浅鬣(liè):短短的鬃毛,这里形容麦田中的嫩苗。 ⑤茗(mínɡ):茶,这里作动词,意指煮茶;罍(léi):酒器,这里指拿着酒器,作状语;蹇(jiǎn):骑驴。 ⑥曝(pù):晒;呷(xiā):喝。 ⑦堕:败坏,耽误;此官:作者自指,当时担任顺天府教授的闲职。 ⑧恶(wū)能:怎能。

译文

燕京之地天气寒冷,花朝节后,残冬的寒气还特别严厉。冷风时常刮起,一刮就飞砂走石,拘束在一间房子内,想外出也不可能。每次冒着寒风快步行走,不到一百步就得返回。

二月二十二日这天,天气稍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走出东直门,来到满井。这里高大的柳树夹着堤岸,土地肥沃,微微润湿,放眼一望,四野空旷,我感到好像脱离笼子的天鹅一般。这时,河水的冰面刚刚解冻,水波的颜色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波纹层层,河水清澈见底,亮晶晶的好像镜面刚刚打开,寒冷的光线从镜匣里忽然放出。山峦被晴空下融化的积雪所洗涤,美好洁净如同擦拭过一样,鲜艳明媚,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发髻。柳树的枝条将要舒展又尚未舒展,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麦田里的麦苗浅如鬃毛,高约一寸左右。游人虽然不是很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艳装骑驴的,也时时都有。风虽然还刮得猛劲,然而徒步行走就会汗流浃背。凡是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在水面嬉戏的鱼,都悠闲的样子自得其乐,鸟的羽毛和鱼鳞鱼鳍之间都呈现出喜悦的气氛。我才知道城郊田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而是住在京城里的人们不知道啊。

能够不因出游而耽误大事,且能潇洒于大自然的山石草木之中的,就只有我了。而这个地方刚好离我很近,我的游玩将从此开始了,怎能不把它记录下来呢?万历己亥年(1599年)二月。

《满井游记》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原 文]

燕①地寒,花朝节②后,余寒犹③厉④。冻风⑤时作⑥,作则飞沙走砾⑦。局促一室之内⑧,欲出不得⑨。每冒风驰行⑩,未(11百)步辄(12)返。

廿(13二)日天稍和,偕(14)数友出东直(15),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16)微润,一望(17)空阔,若脱笼之鹄(18)。(19)于时,冰皮始(20)解,波色(21)乍明,鳞浪(22)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23)而冷光乍出于匣(24)也。山峦为晴雪所洗(25),娟然(26)如拭(27),鲜妍(28)明媚,如倩(29)女之靧面(30)而髻鬟(31)之始掠(32)也。柳条将舒未舒,柔(33)稍(34)披风(35),麦田浅鬣(36)寸许。游人虽未盛(37),泉(38)而茗(39)者,罍(40)而歌者,红装(41)而蹇(42)者,亦(43)时时有。风力虽尚劲(44),然徒步则(45)汗出浃(46)背,凡(47)曝沙之鸟(48),呷浪之鳞(50),悠然自得,毛羽(51)鳞鬣(52)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53),而(54)城居者(55)未之知(56)也。

[注 释]

①燕(yān):指燕京,就是现在的北京。②花朝(zhāo)节: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

朝,认为这一天是百花生日。③犹:还,仍旧。④厉:猛烈。⑤冻风:冷风。⑥作:起。⑦砾(lì):碎石子。⑧局促一室之内:“局促于一室之内”的省略。局促,被拘束。于,在。 ⑨得:能。⑩驰行:快走,疾行。(11)未:未及,不到。(12)辄:就。(13)廿(niàn):二十。(14)偕:同。(15)东直:东直门,北京城东最北的门。(16)土膏:肥沃的土地。(17一)望:满眼。一,全,满。(18)鹄(hú):一种水鸟,俗名天鹅。(19)于时:在这时。(20)始:刚。(21)乍(zhà):刚,始。(22)鳞浪:像鱼鳞般的波纹。(23)开:指擦亮。新,刚。(24)匣:这里指镜匣。(25)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被动的句式。晴雪,晴空下融化的积雪。(26)娟(juān)然;美好的样子。(27)拭(shì):擦。(28)妍(yán):美好。(29)倩(qiàn):美丽。(30)靧(huì)面;洗脸。(31)髻(jì)鬟;环形的发髻。(32)掠:拂过,这里形容梳头。(33)柔:嫩。(34)稍;本义是禾的尖端,泛指事物的末端,这里指柳梢。(35)披风:“披于风”的省略。披,散开。(36)鬣(1iè):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比喻不高的麦苗。(37)盛:众多。(38)泉:名词用如动词,汲取泉水。(39)茗:名词用如动词,煮茶。(40)罍(1éi):拿着酒杯。名词作状语。(41)红装:艳装的妇女。(42)蹇(jiǎn):驴,这里用如动词,指骑着驴。(43)亦:皆,都。(44)劲(jìng):强,有力。(45)则:已。(46)浃:湿透。(47)凡:所有的。(48)曝(pù)沙;“曝于沙”的省略。曝,晒太阳。于,在。沙,沙滩。(49)呷(xiā):吸饮。(50)鳞:鱼鳞,这里借以代鱼。(51)毛羽:羽毛,借指鸟类。(52)鳞鬣(liè):鱼鳞和鱼鳍,借指鱼类。(5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始知于郊田之外未始无春”的省略。于,在。未始,未尝,并非。(54)而:但,只不过。(55)城居者;住在城里的人。(56)未之知:即“未知之”,代词宾语前置。

[译 文]

燕京一带天气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季的余寒还很猛烈。寒风时常刮起,一刮起来就飞沙走石,把(我)拘在这一间小屋子里,想出去走走都不能。即使冒风疾行,(也)不到百步就赶紧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了些,同几位友人出东直门,来到满井。高大的柳树生长在堤岸的两旁,肥沃的土地已微微湿润,满眼望去一派空阔,(觉得自己)就像(只)逃出笼子的天鹅。这时,水面的薄冰刚刚解冻,水波刚发出亮光,鱼鳞般的波纹一层又一层,清澈得能见到水底,亮晶晶的就像刚擦亮的镜子有一股清光忽然从镜匣里射出。山峦被融化的雪冲洗过,那么秀丽,像擦拭过一般,鲜明、美好、可爱,就像美丽的少女洗完脸刚刚梳过的发髻一样。柳条将要伸展还没全伸展开,柔嫩的柳梢迎风披拂,麦田里的短苗高约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多,(但)汲泉水来煮茶的,端着酒杯唱歌的,艳装的妇女骑着驴的,都不时可以见到。风力虽然很猛烈,然而徒步行走已汗流浃背,所有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吞吸水波的鱼儿,(都)悠然自得,(不论是)鸟类(还是)鱼类之间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我这)才知道在郊野之外并不是没有春光,只不过住在城里的人没有觉察它罢了。

[鉴 赏]

这篇游记描写了北京郊区的初春景色,抒发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中轻松愉悦的心情。

文章先写燕地春寒风厉,以及作者“局促一室之内”的苦闷,从反面为下文所见的春景和心情的愉快作衬垫。继而铺写在满井所见的景物和自己“若脱笼之鹄”的兴致。高柳、土膏、波色、鳞浪、山峦、麦田、游人、鱼鸟,一一描绘,如数家珍。其间用了不少新鲜而贴切的比喻,既写出了万物迎春的新装和喜气,也流露出作者对春光的由衷赞美。卒章点出郊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与开头相呼应。

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水 *** 融,既使人陶醉于自然的美,又使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难怪明人张岱说:“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62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