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杨万里与范成大

大道家园 2023-07-17 15:33:34

杨万里与范成大【介绍】: 南宋的两位杰出诗人,与陆游、尤袤号称“中兴四大诗人”,也称“南渡四大家”他们的文学成就虽远不能同陆游相比,却能摆脱江西诗派的束缚,体现出独特的思想与艺术风格。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家世清寒。绍兴24年中进士。历任吏部员外郎、东宫侍读、秘书少监。直言敢谏,主张抗金。有《诚斋集》。

杨万里写诗初学江西派,后转学唐人绝句,最后另辟蹊径,走上了“师法自然”的道路,也就是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诗歌素材,从而创立了构思新颖、语言通俗、风格爽朗、格调诙谐的以“活脱”为特点的诗歌风格,世称“诚斋体”。代表作有反映时事、指斥朝政、抒发爱国感情的《初入淮河四绝句》,反映农民劳动生活或揭露官府剥削的《悯农》、《插秧歌》等。杨万里的主要兴趣在于描写自然景物,他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闲居初夏午睡起》、《过百家渡四绝句》都是写景名篇,多能表现自然界的活泼情趣和诗人的独特感受。杨万里的诗吸收了民歌的白描手法,常以口语谣谚入诗,有质朴自然的优点,也往往因滥用口语和题材琐屑而流于粗率无聊。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早年贫寒。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历任处州知府、广南西道安抚使等,累官至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他是南宋诗人中仕途最顺利而显达的一个。曾出使金,坚强不屈,全节而归。晚年退居故乡石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

范成大是位爱国诗人,诗作题材广泛。受过江西诗派的影响,但主要是继承了白居易、张籍、王建等的新乐府运动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许多诗歌即事名篇,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代表作《催租行》、《后催租行》分别写官府爪牙对农民的敲诈勒索和农民被迫出卖女儿的凄惨情状,揭露、控诉了残酷的阶级压迫的罪恶。出使金国时,范成大写下了七十二首绝句,集中表现了他的爱国感情。其中的《清远店》、《州桥》可谓代表。范成大还是著名的田园诗人,晚年归隐写成了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写了农村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并结合以揭露封建剥削的内容,开拓了田园诗的领域。范成大诗风格浅显平易,语言清新妩媚,形象鲜明,其田园诗深受民间诗歌的影响。有的诗爱用生辟典故,甚至佛典禅语,读来索然无味。

范成大和杨万里前者是谁后者是谁?前者: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宋史》等误作“致能” ),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作为泛使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之仪,不辱使命而还。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参知政事,此后相继知明州、建康府,颇著政绩。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年六十八。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其作品在南宋时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著作传世。

后者: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范成大,杨万里,雷震,杜甫,哪个是不同类的?答:杜甫是不同类的,四个人中,只有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而范成大,杨万里,雷震都是南宋田园诗人。

解析:

一、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之说。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其代表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他同时还是著名的词作家,或许还可说是一位地理学家。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二、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为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乞辞官而归,自此闲居乡里。开禧二年(1206年)卒于家中,谥号文节。

    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今存诗4200余首。

三、雷震

    雷震,南宋诗人,生卒不明。被认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但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作《村晚》入选部编版语文课本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四、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60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