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浓厚的论战批判色彩——“随感录”作家群

大道家园 2023-07-17 15:13:10

浓厚的论战批判色彩——“随感录”作家群浓厚的论战批判色彩——“随感录”作家群

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此后有诸多报刊仿效开设同类栏目,使杂文承担了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任务,成为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新青年》随感录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鲁迅是其中主要作家。“随感录”杂文大都是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必须联系当时特定的时代氛围来阅读。同时,应初步了解“随感录”对后起的“语丝”派等散文诸流派的影响。

关于“随感录作家群”的名词解释?试一下:“随感录”作家群是指在“五四”时期,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为主,用随感形式对现实做出敏锐的反应,充分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写杂文为主的文学创作群体。其杂文现实性强,论战色彩浓厚,其中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他们创作都保持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什么是鲁迅风杂文群里最酷似鲁迅杂文风格的作家,相似所谓鲁迅风的杂文就是受鲁迅影响的一批文风犀利,纵意社会剖析的杂文,从随感录作家群到语丝体,形成较为鲜明的发展脉络。这类杂文大都斥旧促新,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相对于随感录作家群,语丝作家显得更为内敛,有更高的美学追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60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