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七律·长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17 10:36:19

《七律·长征》原文_注释_译文_赏析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题解 “七律”,即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行,每行七字。要求对偶工整,格律严密。“长征”,诗题。该诗写于1935年10月,时红军已经攻占腊子口准备翻越六盘山,即将胜利结束长征的前夕。

简析 该诗首联紧扣诗题,确定基调,高度概括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随后三联逐一描述典型的战斗场景。颔联写山,用“逶迤”“磅礴”来形容山之绵延不断和险峻巍峨;而在作者的眼里,却如“细浪”“泥丸”一般。颈联写水,用了“云崖暖”“铁索寒”表达抢渡这两道天险成功后的喜悦之情。尾联不写跨越雪山的具体过程,而是直抒胸臆,用“更喜”和“尽开颜”表现红军抵达陕北后的喜悦兴奋,且与首联相呼应,突出和强化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主题。此诗气势恢宏,意境壮阔,对偶工整,遣词用句极富形象性与创造性。

七律长征的全文和注释全文:七律·长征近现代: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注释:难:艰难险阻。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全文

《七律长征》古诗全文翻译全文翻译: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原文:七律⑴·长征⑵红军不怕远征难⑶,万水千山只等闲⑷。五岭⑸逶迤⑹腾细浪⑺,乌蒙⑻磅礴走泥丸⑼。金沙⑽水拍云崖暖⑾,大渡桥⑿横铁索⒀寒⒁。更喜岷山⒂千里雪,三...全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56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