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篇幅短小而其旨意深远,为后人留下了无穷的阐释和发挥的空间,被后来的大儒归纳概括成“三纲领”与“八条目”,并沿用几千年。“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有机的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是《大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理解《大学》的关键所在。
1.三纲领
《大戴礼记·保傅》中说:“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白虎通·辟雍》说:“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由此可以推知,古代大学的起止年龄可能是15岁或“束发”即20岁左右,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传统的礼仪文化。《大学》主要讲的就是15岁以上即古代大学阶段,教育目的及教育程序的问题。
《大学》一开篇便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纲领”。
“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善性发挥出来。所谓“明德”就是善性。由于《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思孟学派认为人性善,因此,他们主张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发扬人固有的善性。
“亲民”,就是推己及人。南宋朱熹在给《大学》做集注的时候,把“亲民”写作“新民”,释义为推己及人,使人“去其旧染之污”,重做新人。儒家向来主张修己是为了安人,因此大学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亲民”。
“止于至善”,就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它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在道德修养上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
《大学》的“三纲领”是从“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礼教目的的施教主张。
2.八条目
为达到“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提出了八个具体的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一般认为它是对事物的研究和获得真理的过程,在此,重点强调的是儒家传统文化典籍的学习与研究。
诚意、正心,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公正、不偏不倚。
修身是指从知识到品行的全面提高,是知识修养与品德修养的和谐统一,是人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大学》说:“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又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把家教与国治自然地、顺理成章地联系到一起,充分体现了儒家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的一贯特点。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合乎逻辑的扩大和延伸。儒家一贯提倡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子孝、弟悌、父慈,倘若每家都做到了孝、悌、慈,也就自然能够实现国治、天下平了。因为“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大学》所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具有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它着眼于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完善,反映了儒家传统文化的突出特色;另外三纲领和八条目都有极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及可行性,它们对汉以后的官学和私学皆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制定教育目的、指导学生修身、治学的指南。
三纲领八条目指的是什么?三纲领八条目是指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中国宋明理学家对<礼记·大学>的中心论点所作的概括。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之条目"。
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三纲领八条目成为后世封建政治伦理哲学的重要内容。《大学》本身对“格物”、“致知”未作解释,朱熹认为这是原文有阙佚,于是补撰<格物致知传>一章,简括地表述了他自己的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给《大学》增添了原来没有的哲学内容。
此后,在理学内部的不同派别之间,以及理学家和反理学的思想家之间,围绕“格物致知”问题展开了争论,在客观上促进了理论思维的发展,丰富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哲学史。
详解
三纲领
《大戴礼记·保傅》中说:“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白虎通·辟雍》说: “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
由此可以推知,古代大学的起止年龄可能是15岁或“束发”即20岁左右,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传统的礼义文化。《大学》主要讲的就是15岁以上 即古代大学阶段,教育目的及教育程序的问题。
《大学》一开篇便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大 学教育的三个目标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纲领” 。
“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善性发挥出来。所谓“明德”就是善性。由于《大学》是 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思孟学派认为人性善,因此,他们主张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发扬 人固有的善性。
“亲民”,就是推己及人。南宋朱熹在给《大学》做集注的时候,把“亲民”写作“新民” ,释义为推己及人,使人“去其旧染之污”,重做新人。儒家向来主张修己是为了安人的, 因此大学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亲民”。
“止于至善”,就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 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它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在道德修养上达到至 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
《大学》的“三纲领”是从“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 由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 政礼教目的的施教主张。
八条目
为达到“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提出了八个具体的步骤。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 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 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一般认为它是对事物的研究和获得真理 的过程,在此,主要重点强调的是儒家传统文化典籍的学习与研究。
诚意、正心,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公正、不偏不倚。
修身是指从知识到品行的全面提高,是知识修养与品德修养的和谐统一,是人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大学》说:“其 家 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又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 》把家教与国治自然地、顺理成章地联系到一起,充分体现了儒家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 的一贯特点。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合乎逻辑的扩大和延伸。儒家一贯提倡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子孝、 弟悌、父慈,倘若每家都做到了孝、悌、慈,也就自然能够实现国治、天下平了。因为“孝 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大学》所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具有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它着眼于个人道 德和社会 道德的完善,反映了儒家传统文化的突出特色;另外三纲领和八条目都有极强的系统性和逻 辑性及可行性,它们对汉以后的官学和私学皆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制定 教育目的、指导学生修身、治学的指南。
三纲领八条目指的是什么三纲领八条目是指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其中三纲是明德,亲民,至善。
明德意为任何人都需要禀受于天,至灵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够与天地相沟通。亲民指在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至善是指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达到自然与事物发展相统一的境界。
三纲还有指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要求,至今一直流传到现在。虽然带有一定的封建性,但都能体现那个时代的人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流传至今也能说明其意义的深远。无论是哪个三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留下的遗产,是值得揣摩和理解的。需要我们去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54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