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鲁迅《作文秘诀》散文全文

大道家园 2023-07-17 07:54:57

鲁迅《作文秘诀》散文全文作文秘诀

现在竟还有人写信来问我作文的秘诀。

我们常常听到:拳师教徒弟是留一手的,怕他学全了就要打死自己,好让他称雄。在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并非全没有,逢蒙杀羿就是一个前例。逢蒙远了,而这种古气是没有消尽的,还加上了后来的“状元瘾”,科举虽然久废,至今总还要争“唯一”,争“最先”。遇到有“状元瘾”的人们,做教师就危险,拳棒教完,往往免不了被打倒,而这位新拳师来教徒弟时,却以他的先生和自己为前车之鉴,就一定留一手,甚而至于三四手,于是拳术也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还有,做医生的有秘方,做厨子的有秘法,开点心铺子的有秘传,为了保全自家的衣食,听说这还只授儿妇,不教女儿,以免流传到别人家里去,“秘”是中国非常普遍的东西,连关于国家大事的会议,也总是“内容非常秘密”,大家不知道。但是,作文却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的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自然,作家的孩子们,从小看惯书籍纸笔,眼格也许比较的可以大一点罢,不过不见得就会做。目下的刊物上,虽然常见什么“父子作家”“夫妇作家”的名称,仿佛真能从遗嘱或情书中,密授一些什么秘诀一样,其实乃是肉麻当有趣,妄将做官的关系,用到作文上去了。

那么,作文真就毫无秘诀么?却也并不。我曾经讲过几句做古文的秘诀,是要通篇都有来历,而非古人的成文;也就是通篇是自己做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个人其实并没有说什么;也就是“事出有因”,而又“查无实据”。到这样,便“庶几乎免于大过也矣”了。简而言之,实不过要做得“今天天气,哈哈哈……”而已。

这是说内容。至于修辞,也有一点秘诀:一要朦胧,二要难懂。那方法,是:缩短句子,多用难字。譬如罢,作文论秦朝事,写一句“秦始皇乃始烧书”,是不算好文章的,必须翻译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了然才好。这时就用得着《尔雅》,《文选》了,其实是只要不给别人知道,查查《康熙字典》也不妨的。动手来改,成为“始皇始焚书”,就有些“古”起来,到得改成“政俶燔典”,那就简直有了班马气,虽然跟着也令人不大看得懂。但是这样的做成一篇以至一部,是可以被称为“学者”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句,所以只配在杂志上投稿。

我们的古之文学大师,就常常玩着这一手。班固先生的“紫色蛙声,余分闰位”,就将四句长句,缩成八字的;扬雄先生的“蠢迪检柙”,就将“动由规矩”这四个平常字,翻成难字的。《绿野仙踪》记塾师咏“花”,有句云:“媳钗俏矣儿书废,哥罐闻焉嫂棒伤。”自说意思,是儿妇折花为钗,虽然俏丽,但恐儿子因而废读;下联较费解,是他的哥哥折了花来,没有花瓶,就插在瓦罐里,以嗅花香,他嫂嫂为防微杜渐起见,竟几棒子连花和罐一起打坏了。这算是对于冬烘先生的嘲笑。然而他的作法,其实是和扬班并无不合的,错只在他不用古典而用新典。这一个所谓“错”,就使《文选》之类在遗老遗少们的心眼里保住了威灵。

做得蒙眬,这便是所谓“好”么?答曰:也不尽然,其实是不过掩了丑。但是,“知耻近乎勇”,掩了丑,也就仿佛近乎好了。摩登女郎披下头发,中年妇人罩上面纱,就都是蒙眬术。人类学家解释衣服的起源有三说:一说是因为男女知道了性的羞耻心,用这来遮羞;一说却以为倒是用这来刺激;还有一种是说因为老弱男女,身体衰瘦,露着不好看,盖上一些东西,借此掩掩丑的。从修辞学的立场上看起来,我赞成后一说。现在还常有骈四俪六,典丽堂皇的祭文,挽联,宣言,通电,我们倘去查字典,翻类书,剥去它外面的装饰,翻成白话文,试看那剩下的是怎样的东西呵!?

不懂当然也好的。好在那里呢?即好在“不懂”中。但所虑的是好到令人不能说好丑,所以还不如做得它“难懂”:有一点懂,而下一番苦功之后,所懂的也比较的多起来。我们是向来很有崇拜“难”的脾气的,每餐吃三碗饭,谁也不以为奇,有人每餐要吃十八碗,就郑重其事地写在笔记上;用手穿针没有人看,用脚穿针就可以搭帐篷卖钱;一幅画片,平淡无奇,装在匣子里,挖一个洞,化为西洋镜,人们就张着嘴热心地要看了。况且同是一事,费了苦功而达到的,也比并不费力而达到的可贵。譬如到什么庙里去烧香罢,到山上的,比到平地上的可贵;三步一拜才到庙里的庙,和坐了轿子一径抬到的庙,即使同是这庙,在到达者的心里的可贵的程度是大有高下的。作文之贵乎难懂,就是要使读者三步一拜,这才能够达到一点目的的妙法。

写到这里,成了所讲的不但只是做古文的秘诀,而且是做骗人的古文的秘诀了。但我想,做白话文也没有什么大两样,因为它也可以夹些僻字,加上朦胧或难懂,来施展那变戏法的障眼的手巾的。倘要反一调,就是“白描”。

“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十一月十日

鲁迅《作文秘诀》鲁迅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这一篇《作文秘诀》,就将理由写的清清楚楚。

中国人有很多“秘诀”,例如:医生的秘方,厨子的秘法,开个点心铺子,都有秘传,因为中国人崇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都会留一手,把秘方留给自己的衣钵传人。

那么写作的秘方是什么呢?古文的秘方就是:一要朦胧,二要难懂。缩短句子,多用难字。例如:秦始皇乃始烧书——始皇始烧书——政俶燔典。

再例如,班固的“紫色蛙声,余分闰位”。指的是王莽篡位这件事,但是他把四个长句,缩短成了八个字,大多数人都看不懂,就觉得这写得很好。

这是利用了人们的崇难心理,同一件事,费了力气得到的,比不费力得到的,要珍贵得多。例如:你去寺庙烧香,要爬一段路再去磕头,比直接的平地磕头,感觉要灵验一些,因为这是你花费了体力的。

鲁迅是不赞成如此做法的,朦胧不一定是好,也有可能是为了遮丑,他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人类为什么要穿衣服?除了遮羞以外,就是为了遮丑。

但是我们写文章是不需要遮羞的,能够简单的,没必要写的难懂,写出来是为了能够让大众读懂,那么白话文就很好,当然,如果有居心不良者,白话文也可以写的很朦胧。

鲁迅希望作者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能够写出大众看得懂的文章。

重读鲁迅先生的《作文秘诀》叶圣陶这篇文章原文你要的是《作文秘诀》吗?还是叶圣陶的《重读鲁迅先生的<作文秘诀>》这本书?我有些看不懂你的意思。以下是鲁迅先生的《作文秘诀》,希望对你有帮助。

鲁迅 《作文秘诀》

现在竟还有人写信来问我作文的秘诀。

我们常常听到:拳师教徒弟是留一手的,怕他学全了就要打死自己,好让他称

雄。在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并非全没有,逢蒙杀羿〔2〕就是一个前例。逢蒙远

了,而这种古气是没有消尽的,还加上了后来的“状元瘾”,科举虽然久废,至今

总还要争“唯一”,争“最先”。遇到有“状元瘾”的人们,做教师就危险,拳棒

教完,往往免不了被打倒,而这位新拳师来教徒弟时,却以他的先生和自己为前车

之鉴,就一定留一手,甚而至于三四手,于是拳术也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还有,做医生的有秘方,做厨子的有秘法,开点心铺子的有秘传,为了保全自

家的衣食,听说这还只授儿妇,不教女儿,以免流传到别人家里去,“秘”是中国

非常普遍的东西,连关于国家大事的会议,也总是“内容非常秘密”,大家不知道。

但是,作文却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的了,然而祖

传的作家很少见。自然,作家的孩子们,从小看惯书籍纸笔,眼格也许比较的可以

大一点罢,不过不见得就会做。目下的刊物上,虽然常见什么“父子作家”“夫妇

作家”的名称,仿佛真能从遗嘱或情书中,密授一些什么秘诀一样,其实乃是肉麻

当有趣,妄将做官的关系,用到作文上去了。

那么,作文真就毫无秘诀么?却也并不。我曾经讲过几句做古文的秘诀〔3〕,

是要通篇都有来历,而非古人的成文;也就是通篇是自己做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

个人其实并没有说什么;也就是“事出有因”,而又“查无实据”。到这样,便

“庶几乎免于大过也矣”了。简而言之,实不过要做得“今天天气,哈哈哈……”

而已。

这是说内容。至于修辞,也有一点秘诀:一要蒙胧,二要难懂。那方法,是:

缩短句子,多用难字。譬如罢,作文论秦朝事,写一句“秦始皇乃始烧书”,是不

算好文章的,必须翻译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了然才好。这时就用得着《尔雅》,

《文选》〔4〕了,其实是只要不给别人知道,查查《康熙字典》〔5〕也不妨的。

动手来改,成为“始皇始焚书”,就有些“古”起来,到得改成“政俶燔典”,那

就简直有了班马〔6〕气,虽然跟着也令人不大看得懂。但是这样的做成一篇以至

一部,是可以被称为“学者”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句,所以只配在杂志上投

稿。

我们的古之文学大师,就常常玩着这一手。班固先生的“紫色�声,余分闰位”

〔7〕,就将四句长句,缩成八字的;扬雄先生的“蠢迪检柙”〔8〕,就将“动

由规矩”这四个平常字,翻成难字的。《绿野仙踪》记塾师咏“花”〔9〕,有句

云:“媳钗俏矣儿书废,哥罐闻焉嫂棒伤。”自说意思,是儿妇折花为钗,虽然俏

丽,但恐儿子因而废读;下联较费解,是他的哥哥折了花来,没有花瓶,就插在瓦

罐里,以嗅花香,他嫂嫂为防微杜渐起见,竟用棒子连花和罐一起打坏了。这算是

对于冬烘先生的嘲笑。然而他的作法,其实是和扬班并无不合的,错只在他不用古

典而用新典。这一个所谓“错”,就使《文选》之类在遗老遗少们的心眼里保住了

威灵。

做得蒙胧,这便是所谓“好”么?答曰:也不尽然,其实是不过掩了丑。但是,

“知耻近乎勇”〔10〕,掩了丑,也就仿佛近乎好了。摩登女郎披下头发,中年

妇人罩上面纱,就都是蒙胧术。人类学家解释衣服的起源有三说:一说是因为男女

知道了性的羞耻心,用这来遮羞;一说却以为倒是用这来刺激;还有一种是说因为

老弱男女,身体衰瘦,露着不好看,盖上一些东西,借此掩掩丑的。从修辞学的立

场上看起来,我赞成后一说。现在还常有骈四俪六,典丽堂皇的祭文,挽联,宣言,

通电,我们倘去查字典,翻类书,剥去它外面的装饰,翻成白话文,试看那剩下的

是怎样的东西呵!?

不懂当然也好的。好在那里呢?即好在“不懂”中。但所虑的是好到令人不能

说好丑,所以还不如做得它“难懂”:有一点懂,而下一番苦功之后,所懂的也比

较的多起来。我们是向来很有崇拜“难”的脾气的,每餐吃三碗饭,谁也不以为奇,

有人每餐要吃十八碗,就郑重其事的写在笔记上;用手穿针没有人看,用脚穿针就

可以搭帐篷卖钱;一幅画片,平淡无奇,装在匣子里,挖一个洞,化为西洋镜,人

们就张着嘴热心的要看了。况且同是一事,费了苦功而达到的,也比并不费力而达

到的的可贵。譬如到什么庙里去烧香罢,到山上的,比到平地上的可贵;三步一拜

才到庙里的庙,和坐了轿子一径抬到的庙,即使同是这庙,在到达者的心里的可贵

的程度是大有高下的。作文之贵乎难懂,就是要使读者三步一拜,这才能够达到一

点目的的妙法。

写到这里,成了所讲的不但只是做古文的秘诀,而且是做骗人的古文的秘诀了。

但我想,做白话文也没有什么大两样,因为它也可以夹些僻字,加上蒙胧或难懂,

来施展那变戏法的障眼的手巾的。倘要反一调,就是“白描”。

“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

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十一月十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二卷第十二号,

署名洛文。

〔2〕逢蒙杀羿见《孟子·离娄》:“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

为愈己,于是杀羿。”按逢蒙亦作逢蒙。〔3〕指一九三○年写的《做古文和做好

人的秘诀》,后收入《二心集》。

〔4〕《尔雅》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书,大概成书于春秋至西汉初年,今本十

九篇。《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从先秦到齐、梁的各体文章的总集,

共六十卷。

〔5〕《康熙字典》清代康熙年间张玉书等奉旨编撰,共四十二卷,收四万七

千余字,一七一六年(康熙五十五年)开始印行。〔6〕班马指班固、司马迁。他

们都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7〕“紫色�声,余分闰位”语见《汉书·王莽传》,

指王莽“篡位”这件事。据唐代颜师古注:“应劭曰:紫,间色;�,邪音也。

服虔曰:言莽不得正王之命,如岁月之余分为闰也。”〔8〕扬雄(前53—

18)一作杨雄,字子云,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文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他

的著作,明人辑有《杨子云集》五卷。“蠢迪检柙”,语见《法言·序》。据东晋

李轨注:“蠢,动也;迪,道也;捡押,犹隐括也。言君子举动,则当蹈规矩。”

按捡押,当作检柙。

〔9〕《绿野仙踪》长篇小说,清代李百川著。这里所说塾师咏“花”的故事,

见于该书第六回《评诗赋大失腐儒心》。

〔10〕“知耻近乎勇”语见《礼记·中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53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