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汤式《【越调】天净沙·【越调】柳营曲·【双调】庆东原·【双调】天香引》题解-注释-鉴赏

大道家园 2023-07-17 04:30:09

汤式《【越调】天净沙·【越调】柳营曲·【双调】庆东原·【双调】天香引》题解|注释|鉴赏

汤式

汤式,元末明初曲家。字舜民,号菊庄。象山(今浙江省象山县)人。生卒年不详。初为本县县吏,后飘泊江湖。明成祖朱棣在燕邸时,对他甚为敬重,待之至厚;永乐年间还时有赐赏于他。性格滑稽,工于散曲,著杂剧《瑞仙亭》、《娇红记》2种,倶不存。存世有小令170首,套数68首及残曲。《太和正音谱》称其词“如锦屏春风”,列入上品。

【越调】天净沙闲居杂兴

近山近水人家,带烟带雨桑麻①,当役当差县衙。一犁两耙,自耕自种生涯。

【题解】

这首曲子通过对村居生活的赞美,抒发了作者摒弃俗务、归养田园的闲适惬意之情,表达了他远避尘嚣、躬耕田亩、自食其力的生活理想。全曲语言浅近,明白如话,音调琅琅上口,风格清新淡远,韵味悠然。

【注释】

①“带烟”句——意谓桑麻等农作物上或缭绕着袅袅烟霭,或带着湿漉漉的雨珠。

【越调】柳营曲听筝

酒乍醒,月初明,谁家小楼调玉筝①?指拨轻清②,音律和平,一字字诉衷情。恰流莺花底叮咛③,又孤鸿云外悲鸣④。滴碎金砌雨⑤,敲碎玉壶冰⑥。听,尽是断肠声⑦!

【题解】

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音乐欣赏作品。作者在曲中连用四个比喻,以黄莺的细语、孤鸿的悲鸣、台阶上的滴雨和敲击玉壶等十分丰富的音响,淋漓尽致地传达出筝曲的美妙,令人有亲聆其声之感。末句以“尽是断肠声”结尾,收到了戛然而止、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注释】

①调——抚弄。

②“指拨”二句——意谓手指轻轻拨弄琴弦,奏出清纯和谐的乐调。

③恰——恰如,好像。

④孤鸿——失群的大雁。

⑤金砌——台阶的美称。

⑥玉壶——精美的唾壶。敲击的声音非常清脆悦耳。

⑦断肠声——比喻令人悲伤哀痛的琴声。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漂泊命①。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题解】

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作者夜宿京口舟中,触景伤情,引起了他羁旅乡思的愁怀。“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三种声音汇合在一起,更增加了他彻夜难眠的烦恼和忧愁,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全曲构思巧妙,感情深沉郁积,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注释】

①篷窗——船窗。漂泊命,漂泊不定、流落江湖的坎坷命运。

【双调】天香引西湖感旧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①,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②。光景蹉跎③,人物消磨④,昔日西湖,今日南柯⑤。

【题解】

元代末期,朝廷政府军、张士诚起义军和朱元璋的部队,在江南互相攻战,兵戈战火,祸及杭州城,使这座名城面目顿改。这支散曲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把西湖的今昔形象做了总体概括性的对比。昔日歌舞宴乐的升平气象与今日的萧索破败,反差强烈,对比鲜明,形象突出,读后令人震撼。

【注释】

①笙歌——唱曲奏乐,歌舞升平。

②沦波——碧波。

③光景蹉跎——光阴白白地流逝。

④人物消磨——人被磨去心志,情绪消沉。

⑤南柯——比喻只是一场幻梦。典出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传载书生淳于棼梦于大槐安国享尽富贵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50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