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皇袍不一定都是黄色》赏析皇袍不一定都是黄色
【点睛之笔】
龙袍根据朝服、冕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用途的不同和朝代的不同,颜色也是不一样的。
【经典解读】
今天的电视剧和电影中皇帝身穿的衣服大都是黄色的,其实这与事实是不相符的。传统的戏曲艺术因为经历了清朝的服饰文化断层,所以发生了一些变异;而现代的影视剧,有很多也是不经考证就认定了皇帝应该穿黄色。
从周代至明代,黑色的冕服才是皇帝正式的着装。秦朝推行水德,水德尚黑;唐推行土德,土德尚黄;汉、宋、明推行火德,火德尚赤。但是火德的赤并不是如今流行的中国红,而是偏黑的暗红;土德的黄也不是明黄,而是带点红又稍显暗淡的朱黄。唐代的皇帝,仍然是以黑底十二纹章的冕服为上朝和祭祀的正式服装,但是平时也穿朱黄色的常服。“明”音与“冥”通,明黄色的衣冠通常是作为明器(冥器),也就是皇帝死后穿的寿衣。宋朝和明朝都推行火德,特别是明朝皇帝姓朱,所以以红色为贵,皇帝的常服也多是红色,日常也穿黄色,但不是那种颜色明亮的黄色。现在我们看到的明代皇帝画像中的明黄色常服,是因为那些画像大多是皇帝的遗像;而那种用纯金打造的金冠,更是只有在皇帝的陵寝里才能找到的陪葬用品。以明黄色为贵,平时也穿着明黄色衣冠的,只有清朝的皇帝。
历史上皇帝龙袍一直都是黄色的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穿黄袍?历史上皇帝龙袍的颜色不是全部都用黄色的。在唐宋之前,皇帝穿的龙袍有出现过黑色、黄色和红色,对龙袍的颜色没有明确的规定。黄色作为皇帝专用衣着颜色是从唐朝开始才确定的。
《礼记》中有过记载,西周、东周时期“天子着青衣”。说明皇帝和老百姓一样都是穿普通衣服的。到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各大诸侯国纷争不断,每个诸侯国的主君穿的袍服更是各自不同。
秦始皇统一六国登基为帝时,选择的是黑色袍服。因为秦始皇相信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认为周王朝在五行中得火德,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秦朝取代周王朝,是水克火,而水在五行属黑色,所以秦始皇的龙袍选用了黑色。西汉时期沿袭了秦朝黑色龙袍的特点,但是到了汉文帝刘恒时期,龙袍的颜色又改为成了红色。
一直到唐朝开始,皇室决定皇帝不再跟普通老百姓穿一种颜色的衣服。也因为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所以推崇“以黄为贵”,于是就有了“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的规定,规定黄色为皇帝衣服的专用色,但当时的规定比较宽容,即使出现老百姓偶尔穿黄色衣服,也不会有牢狱之灾。
北宋建立后,黄色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真正把黄色变成皇帝衣服专用色。从此,除了皇帝一人之外,其他人不能着黄色服饰。而古代崇尚皇帝真命天子是龙的说法,所以皇帝的衣服上会绣上龙形图案,因此皇帝穿的黄袍也叫龙袍。
清朝是水德,属黑色,为什么电视看到的皇帝都是穿黄色的皇袍呢龙袍的色彩选用颇有研究,并十分严格,古代人使用的色彩并非单纯是人的本性需要, 同时又作为一个种族或部落的标志,在远古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穿用采用赤铁矿染色,到了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红色、到了汉朝推绎的周崇尚红、秦崇尚黑,汉灭秦后则崇尚黄,汉文帝刘恒穿的龙袍第一次采用黄色。其后长期以黄色为最高贵,它象征中央,因此,这种风气一直延用下来,直到明清。
黄色在五方(东、南、中、西、北)当中属于“中”,所以古代把黄色看成中央正色,为皇帝所喜欢。隋唐以前的皇帝就开始喜欢黄色(周天子的服饰是玄衣黄裳)。
皇帝穿黄色的服饰的制度始于唐朝。在唐以前,黄色上下可以通服,例如隋朝士卒服黄。唐代认为赤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故赤黄(赭黄)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把赭黄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的色彩。唐高宗李治(公元650年至683年)初时,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一般的黄(如色光偏冷的柠檬黄等),至唐高宗中期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恐黄色与赭黄相混,官民一律禁止穿黄。从此黄色就一直成为帝皇的象征。 五代后周时,赵匡胤谋夺帝位,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诸将替他披上黄袍, 拥立为帝,定国号为宋,是为宋太祖。后因以为典实。也指登上帝位。《宋史·太祖本记》:“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皇帝垄断黄色一直到清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50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百家姓《隗(wěi)》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