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杜利特尔,希尔达作品分析

大道家园 2023-07-17 02:17:14

杜利特尔,希尔达作品分析【生卒】:1886—1961

【介绍】: 美国意象派女诗人,意象派*著名作家之一。笔名H·D。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伯利恒城。其父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弗劳厄天文观察台台长。杜利特尔在柏林马尔求学期间,与艾兹拉·庞德*、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交谊甚厚。曾与艾·庞德*订婚,因其父坚决反对,这一婚事终于未成。1906年发表处女作——在一家基督教长老会的报纸上发表的一篇儿童故事。1911年到英国,时自称H·D。1913年与比她小6岁的理查德·奥尔丁顿*结婚。1914年庞德编《意象派诗选》*第一集时收杜利特尔诗七首。1915年奥尔丁顿参战,她接任了奥尔丁顿担任的《自我主义者》杂志助理编辑的职务。同年,她的第一个孩子流产。1918年她的弟弟在法国战死。1919年她父亲去世。1920年她的第二个孩子——一个女儿出世,命运又让她得上了肺炎和神经衰弱症。1933-1934年间,她接受弗洛依德*精神分析。1996年写儿童故事《刺猬》。1937年和奥尔丁顿离婚,其实此前二人即长期分居。1938年她获得海仑·海尔·莱文森诗歌奖。第二次大战时,她写成了长诗《战争三部曲》:《不会倒塌的墙》(1944)、《给安琪儿的敬意》(1945)、《枝条上的花朵》(1945)。1960年获美国文学艺术学院的诗歌劳绩勋章,她是第一个获得此项文学艺术奖的女诗人。1960年她写了一生最后的一首诗《埃及的海伦》。次年在瑞士去世,生前,她还译有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伊恩》。

杜利特尔的诗在意象派中是享有盛名的,一些人常称她是“真正的意象派”。

他的诗意象浓郁而明晰,抒情主人公的直觉与描写对象合而为一了。如《奥丽特》(庞德称这一首诗是意象派的登峰造极之作)一诗:“翻腾吧,大海——/翻腾起你尖尖的松针,/把你巨大的松针/倾泻在我们的岩石上,/把你的绿扔在我们身上,/用你池水似的杉覆盖我们。”这里的意象就是绿,绿得如大海,把我们倾泻、覆盖。这是一种颜色的意象。大自然在她的笔下就是这样浓郁、幻美而苍翠欲滴。杜利特尔的诗多用古希腊文化典故,这与她十分崇奉古希腊文学艺术的明晰、清朗的风格有关。上诗的题名就是希腊神话中的山林守护神。此外,他的诗中还提过希腊神话中果园和羊群守护人帕莱埃勃斯,欧里庇得斯的剧作,希腊神话中阿迦门农的女儿伊芙吉尼亚,勇士阿基里斯,半人半马的怪物艾姆勒斯,希腊的花草等等。她的诗少用比喻,这一点是她与其他意象派作家颇为不同的地方。

希尔达杜利特尔的梨花表达了这首诗什么样的情感?《梨树》这首诗就像一幅早期印象派油画一般,将诗人见到花团锦簇的梨树的一瞬间所产生的惊艳感立即记录成诗,两者讲求一瞬的顿悟。诗人所描绘的梨花,晶莹剔透,令人无法移开目光;梨树则坚挺昂扬,支撑着梨花的绽放。意象之简单明了,达到了毋须费心理解就能体会到诗人写下此诗时对于梨树赞叹的感受。
杜利特尔同时运用中国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方法来将诗中的意象加以主观感受的修饰,令“梨花”这一意象显得格外特殊——它既有现实中梨花的特色,又具有现实中没有的特点,即花色银白。这样的“不一致”,能令读者感受到其中承载的诗人赋予的意象。
此外,诗人还运用“意象并置”的手法将花、叶、花蕊、果实一一赞美,并加以联系,没有多余的修饰,仅有带着诗人自身主观意象的“白银”这一种颜色去形容梨花。 “意象并置”即尽可能抽去抽象词、词组或短句之间的介词或其他逻辑性的连接词,让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不确定,而是靠阅读加以合成。
杜利特尔将“银色的尘雾”比喻为梨花,双重的意象使得梨花具有了“银色尘雾”的色泽与神秘,“银色尘雾”也拥有了梨花的轻盈。这两个意象被诗人视觉化,两者结合形成了一个与两者都不相同的意象,从而产生了新的情感体验,给予读者全然不同的阅读感受。

《希尔达·杜利特尔》的诗集介绍,人物资料简介 《诗人小传·希尔达·杜利特尔》

出身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伯利恒。在大学读书时与庞德和威廉斯是同学并与庞德订过婚。由于健康状况不佳,只读到大学二年级就离开了学校。1911年,她前往欧洲,到伦敦作短期旅行,在那里重新遇见了一度和她相爱的庞德。在庞德的影响下开始写诗,成了意象派诗人的重要代表之一。1913年,她与另一位意象派诗人,英国作家理查德·奥丁顿结婚。她的诗小巧精致,象雕塑一样在感觉上清晰具体。但由于仅局限于感性上,就必然无法探究事物本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丁顿从军后,她曾任《自我主义者》的助理编辑。战争结束后,她和奥丁顿离婚,长期寓居瑞士。1924年,她出版了一个诗集,此后,她由写短抒情诗转向写越来越长的叙事作品,有些是诗,有些是散文,也有一部分是诗和散文相结合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写了三部曲长诗《不倒的墙》、《向天使致敬》、《开花的杖》,被批评家认为是她创作的新高峰。1960年,杜利特尔获得美国文学艺术院诗歌功绩奖章。1961年9月29日,她在苏黎世去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48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