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乘《梁王菟园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枚乘:梁王菟园赋
枚乘
修竹檀栾,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临广衍,长冗坂,故径于昆仑。貇观相物兮有似乎西山。西山隑隑,恤焉隗隗,巷路崣迤,崟巖嵷巍焉。暴熛激,扬尘埃;蛇龙奏,林薄竹。游风踊焉,秋风扬焉,满庶庶焉,纷纷纭纭。腾踊云,乱枝叶,翚散摩来,憣憣焉。溪谷沙石,洄波沸日,湲浸疾东,流连焉辚辚。阴发绪菲菲,訚訚讙扰。昆鸡蝭蛙,仓庚密切,别鸟相离,哀鸣其中。若乃附巢蹇莺之传于列树也,欐欐若飞雪之重弗丽也。西望西山,山鹊野鸠,白鹭鹘鸼,鹯鹗鹞雕,翡翠鸲鹆,守狗戴胜,巢枝穴藏,被塘临谷,声音相闻,喙尾离属,翱翔群熙,交颈接翼,闟而未至,徐飞翋沓,往来霞水,离散而没合,疾疾纷纷,若尘埃之间白云也。予之幽冥,究之乎无端。
于是晚春早夏,邯郸襄国易阳之容丽人,及其燕饰子,相与杂遝而往款焉。车马接轸相属,方轮错毂,接服何骖,披衔迹蹶。自奋增绝,怵惕腾跃,意而未发,因更阴逐,心相秩奔,隧林临河,怒气未竭,羽盖繇起,被以红沫,濛濛若雨委雪。高冠翩焉,长剑闲焉,左挟弹焉,右执鞭焉。日移乐衰,游观西园,芝成宫阙,枝叶荣茂,选择纯熟,挈取含咀,复取其次,顾赐从者。于是从容安步,斗鸡走兔,俯仰钓射,煎熬炮炙,极乐到暮。
若乃夫郊采桑之妇人兮,袿裼错纡,连袖方路,摩陀长发,便娟数顾,芳温往来,精神未结,已诺不分,缥併进请,傧笑连便,不可忍视也。于是妇人先称曰“春阳生兮萋萋,不才子兮心哀,见嘉客兮不能归,桑萎蚕饥中人望奈何。”
这篇游园散文是现存古园赋中最早的一篇,为作者随从梁王刘武时所作。西汉时梁王刘武是窦太后最小的儿子,深受宠爱,珠宝多于皇宫,在封地大治宫室,曾“筑东苑,方三百余里”。生活上豪奢淫逸,“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又好善招纳四方豪俊游士。本文描写的是菟园中山水景色和宾主游乐的热烈场面。
菟园俗称竹园,首先跃入眼帘的是那满园的绿竹。开篇短语排比,从广阔的空间展现出绿竹的繁茂。那惹人喜爱的修竹,夹护着水池,并植在路侧,环绕着菟园,伸向无边的原野。正是这修竹,构成了菟园幽美的境界,池水映翠竹,清澈而不见其底,倒影斑斑,竹水一色;园中道路两旁竹林成行,幽雅静谧,自成曲径通幽之美。菟园被茂密的幽篁覆盖着,常年葱绿,四季如春。
游目竹林,景致可爱;仰观西山,更有动人的雄姿。接着由竹写到山。高峻的西山,岩石巍巍耸立,峰峦拔地而起。西山之美,既有静态的雄奇,又有动态的丰姿。当山风兴起之时,游风腾踊,吹动竹林发出如龙似虎的呼啸;山谷的水流,洄波游荡,冲击着沙石,疾奔东去;香花发出浓郁的芬芳,随风弥漫;各种鸟儿和鸣欢叫,好象纷纷扬扬的白雪一样飞翔在丛林中。这千姿百态的繁富美,给人以多种美的享受,既有目见的飘风腾云乱叶、川水洄波沸日、别鸟群飞群落,又有耳闻的风声、水声、鸟声所构成的交响乐,还有嗅觉的浓郁花香。西山之美,到此可以说写尽了,而作者却尤感不足,又从西山的另一个侧面,以特写的镜头,进一层地展现西山西面百鸟欢聚的热闹景象。倘若你从西面看西山,那里真是一个喧闹非凡的世界,百鸟齐集,欢歌不息,披塘盖谷的“山鹊野鸠,白鹭鹘鸼,鹯鹗鹞雕,翡翠鸲鹆”,往来飞翔,“声音相闻,喙尾离属,翱翔群熙,交颈接翼”。在正面铺排之后,作者又用白云为比喻”、“无端(限)”夸张,着意渲染。这西山的喧闹正同园中竹林的幽静,互相映衬,交辉叠彩。
菟园的自然景色如此胜美,游园的心情更是欢畅悦怡。接下来由物而人,描写游园的欢乐情景。春末夏初,万物向荣,鸟语花香,正是游园的美好时节,主人带着侍从、美女,车马相连,浩浩荡荡来到菟园,开始了丰富多彩的游园生活。首先,园中的美景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竞相奔驰,“隧林临河”,穷山尽水,遍观园林,饱览风光。正值游兴方盛之时,打猎的活动又开始了,他们投冠弃剑,轻装上阵,左手持弹,右手扬鞭,驱逐禽兽,纵情取乐。有张有弛,才能竭尽游园之乐,纵猎狂欢之后,便来到了长满芝草的西园,宾主相随,闲情信步,悠然自得。一边漫游赏花,一边“斗鸡走兔”,同时又美餐着猎来的野味。酒不醉人人自醉,这般美景乐情,惹得游人留连忘返,不知暮之将至。
文章至此可以结束全篇了,而作者却欲罢不能,又转而描写旁观者采桑女的心情。一位美貌无双、含情脉脉的采桑女,没有吸引住游客,反被游客所吸引,她看到宾主游园的沉醉情景,也流连忘返了,甚而不顾筐中桑叶的枯干,家中蚕儿的饥饿。这看似闲笔写桑女,实则是有力的衬托,强化了游园的欢畅。这同写景一样,层层推进,逐步加强,富有艺术的感染力量。
这篇游园赋,原文脱误较多,从可窥见的基本内容来看,写景叙事,自然真切,铺张渲染,富有气势。在山水旅游散文中具有开创的意义,它既是现存最早的一篇描写游园的散文佳作,又是第一次把自然美与生活美自觉地熔于一炉的成熟的山水旅游珍品。
历史上描写关于河南省商丘市的古诗词,尤其是唐宋时期。历史上商丘有多个名称,宋国、睢阳、宋州、宋城、梁园以及宋朝时期的南京等等,都是指如今商丘。关于河南省商丘市的古诗词有:
1、《对雪献从兄虞城宰》唐李白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译文:
昨夜我们一起在梁园(今河南商丘)里游玩,小弟我很寒冷,老兄你却不知道独自来到庭院里,看那雪中玉树,真为那连理树枝而伤心断肠。
2、《守睢阳作》唐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译文:
与叛军的交战从春天一直持续到现在,战斗十分艰苦,四顾无援,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已成为一作空城,日渐艰危。叛军重重围困睢阳的态势,就像月亮周围的晕圈一样,围了一层又一层,守军则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布成像鱼丽那样的阵法,抵御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守城军民同仇敌忾,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指挥官站在城头亲冒矢石,不时地挥动旗帜指挥军民作战。受伤的将士包扎好伤口,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上,守城官兵浴血奋战,愈战愈勇。
将领忠心报国,又能取信于士兵,应该是不可战胜的,坚贞不屈与敌战斗到底的意志决不会改变。我和将士们苦战守城,战况危急,却无人上报天子,虽有破敌的谋略,却无法得以实现。
3、《梁园吟》唐李白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译文:
我离开了京城,从黄河上乘船而下,船上挂起了风帆,大河中波涛汹涌,状如山脉起伏。航程长,水遥阔,饱尝远游之辛苦,才终于到达宋州的平台,这是古梁园的遗迹。在平台作客依然愁思不断,对酒高歌,即兴来一首《梁园歌》。
又感阮籍《咏怀》“徘徊蓬池上”之诗,念及“泽水扬洪波”之句。深感长安与梁园隔着千山万水,道路迢迢,想再重返西京希望已经不大了。人生要看得开,岂可自寻烦恼?不如登高楼边赏风景边饮美酒。
4、《遣怀》唐杜甫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译文:
昔日我游历在宋中(今河南商丘市南)一带,汉朝梁孝王自梁徙都在这里。当今的宋中仅次于唐代著名的商业交通发达的城市陈留,而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则和贝州、魏州相等。一个城邑中就有就万户人家,大街两旁的高楼大厦互相辉映。船和车马占据大半的天下,主人和客人都十分欢乐。
5、《过宋州》唐李端
睢阳陷虏日,外绝救兵来。世乱忠臣死,时清明主哀。
荒郊春草遍,故垒野花开。欲为将军哭,东流水不回。
译文:
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限于叛军之手时,与外界断绝了关系,救兵一直没有到来。遭逢乱世,忠臣惨遭屠戮;虽然现在叛乱已定,但仍然让英明的皇上为之感到悲哀。
时值初春,荒芜的郊外,杂草遍地;残垣废垒纵横,到处野花盛开。我为将军之事痛哭流涕,可是往事悠悠,如水东流,永不回转,哭又有什么用。
-商丘
梁园文学梁园文学是指西汉时期以梁孝王刘武、司马相如等为中心而形成的文学群体的创作。孝王广筑苑囿,招延四方豪杰、文士。一时俊逸之士如枚乘、公孙诡、邹阳、严忌、羊胜等从孝王游于梁园,形成极具影响的文学群体。梁客皆善于创作辞赋,而枚乘尤为突出。公孙诡多奇邪之计,时号“公孙将军”;邹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其文博辩入理;其他诸人也各有所长。梁园的文化氛围为文学家提供了适合于发挥自己才能的特殊环境。
对汉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的是梁孝王刘武、司马相如为中心的文学群体的出现。汉初为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刘氏集团先后消灭了具有实力的异姓诸侯,而广建同姓诸侯。这些刘氏宗亲不具备秦以前诸侯那样独立王国的地位,却也具有相当强大的势力。他们不能像战国诸侯那样开疆拓土,于是,便向着经济、文化、享乐方面发展。此时的诸侯国,还有养士的遗风。大国诸侯多礼贤下士,延揽人材。当时诸侯国的宾客除在政治、邦交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之外,更多的人则将注意力转移到文学方面。汉初的刘氏宗亲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刘氏子孙以文学见于历史记载者有多人。
给予汉初文学发展以巨大推动力的人首推梁孝王刘武。孝王武与景帝同为窦太后所生,最亲;在反对吴、楚七国之乱中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之地。于是,孝王广筑苑囿,招延四方豪杰、文士。一时俊逸之士如枚乘(?-前140)、公孙诡、邹阳、严忌、羊胜等从孝王游于梁园,形成极具影响的文学群体。梁客皆善于创作辞赋,而枚乘尤为突出。公孙诡多奇邪之计,时号“公孙将军”;邹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其文博辩
入理;其他诸人也各有所长。梁园的文化氛围令文学之士感到惬意,确实为文学家提供了适合于发挥自己才能的特殊环境。
枚乘是梁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汉书·艺文志》载乘赋九篇,其《梁王菟园赋》、《忘忧馆柳赋》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七发》最为著名。
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地作家的出现,产生了一批把文学创作当作生命寄托以实现人生价值的文人。文坛在经历了秦代和汉初的沉寂之后,到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作家群体再度生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生不已,人才辈出。作家群体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汉代社会为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文学作品。因此,师生在诵读五经的过程中,自然受到文学方面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事实上,汉代士人的阅读范围并不限于五经,而是广泛得多,尤其是解读辞赋的社会风尚,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起到催化作用。西汉时期,解读楚辞是一种专门学问。严助向武帝推荐他的同乡朱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同时向汉武帝讲解《春秋》和楚辞,因此得到提拔。武帝还令淮南王刘安为《离骚》作注解,“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离骚》传。”(《汉书·淮南王传》)宣帝修武帝故事,“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汉赋和楚辞有很深的渊源关系,这种新文体确立之后,也和楚辞一样成为士人贵族的诵读物,汉宣帝时还有过这样的事情:王褒等人用诵读奇文及自己作品的方法为宣帝的太子、亦即后来的元帝治病解闷,其中的奇文当有楚辞类作品。这种精神疗法效果明显,不但太子得以康复,而且经他倡导在后宫形成了诵读王褒赋的风气。(事见《汉书·王褒传》)到了东汉时期,人们诵读辞赋的兴趣依然很浓,就连贵族妇女也主动参与,出现了像王逸《楚辞章句》这样的专门著作。诵读辞赋在汉代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是士人文化素养的标志。虽然诵读辞赋者并未都成为辞赋作家,但汉代许多人确实是从诵读辞赋开始而顺理成章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杨雄少而好学,“顾尝好辞赋”(《汉书·杨雄传》),他诵读屈原的《离骚》、司马相如的赋,并且加以摹拟,他本人也成了汉代重要的作家。王逸著《楚辞章句》行于世,他还创作诗赋等作品多篇。汉代解读辞赋的社会风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因此,汉代的文人也以辞赋家居多。
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机遇。西汉朝廷诏举贤良方正,州郡举孝廉、秀才,东汉又增加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等科目,广泛搜罗人才。两汉选拔人才注重学问品行,也不排斥对有文学创作才能者的录用,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主要并不是他们经通行修,而是在于他们的文才。尽管以文才录士在两汉用人制度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而仅是一种补充手段,但它对两汉作家群体的生成却起到了推动作用。汉代不仅中央朝廷、诸侯王,甚至有些身居要职的外戚都以文才取士。
“而淮南王安亦都寿春,招宾客著书。”(《汉书·地理志》)流传下来的《淮南子》就是出自刘安的宾客之手。《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王赋82篇,淮南王群臣赋44篇。显然,淮南王群臣不但著书立说,而且还是一个从事辞赋创作的群体。汉初几位诸侯王以文才取士,聚集在他们周围的辞赋家则是以文会友,他们置酒高会,游赏唱和,汉初作家群体首先在几位诸侯王那里生成。
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其中武帝还有诗赋传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们出于本身的兴趣,大量招揽文士,许多人就是因为有文才而得以在朝廷任职。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的著名作家,武帝朝有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宣帝朝有王褒,成帝朝有扬雄等。有些人虽然不是靠文学创作才能而进入仕途,但是,他们成为朝廷命官之后,在天子的倡导下也加入了辞赋创作的行列。自武帝起,创作辞赋成为西汉朝廷一大雅事,许多高官显宦都参与其间,由此形成了向天子进献辞赋的制度。东汉光武帝、明帝都不好辞赋,但是,兴起于西汉的进献辞赋之风依然在东汉延续,基本上保持了它的连贯性,许多文人就是因文才出众而倍受青睐。
梁园文学群体的中心人物首推梁孝王刘武。刘武(?~公元前144年),汉文帝嫡二子,汉景帝同母弟,母窦皇后。前178年被受封代王,前176年改封淮阳王。前168年,梁宣王刘揖薨,无嗣,刘武继嗣梁王。前161年就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
七国之乱期间,曾率兵抵御吴王刘濞,保卫了国都长安,功劳极大,后仗窦太后疼宠和梁国地大兵强欲继景帝之帝位,未果。前144年十月病逝,谥号孝王,葬于永城芒砀山。自受封至去世,共为王三十五年,为梁王二十四年。孝王死后梁国一分为五,为其五子封国。
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汉兴,高祖王兄子濞于吴,招致天下之如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汉书·地理志》)投奔吴王刘濞门下的文士有枚乘、邹阳、严忌,他们都擅长辞赋。后来吴王谋反,枚乘、邹阳等人见刘濞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就离开吴地而投奔梁孝王。梁孝王待他们为上宾,司马相如也弃官前往梁国,宾主相得,过着文酒高会的生活。参加梁园唱和的文人还有羊胜、路乔如、公孙诡、韩安国等。
枚乘是梁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枚乘,西汉辞赋家。字叔。淮安(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人,故居座落在淮城肖家湖畔.。曾做过吴王刘濞、梁王刘武的文学侍从。七国之乱前,曾上书谏阻吴王起兵;七国叛乱中,又上书劝谏吴王罢兵。吴王均不听。七国之乱平定后,枚乘因此而显名。景帝时,拜为弘农都尉,因非其所好,以病去官。武帝即位后,以“安车蒲轮”征之,因年老,死于途中。枚乘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辞赋。《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今仅存《七发》、《柳赋》、《菟园赋》三篇。后两篇疑为伪托之作。
《七发》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是一篇讽谕性作品。赋中假托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以互相问答的形式构成八段文字。首段为序,借吴客之口,分析了楚太子患病的缘由:贪逸享乐、荒淫奢侈的宫廷生活所造成,指出这种病非药灸所能治,唯有“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之”。第二至八段,即写吴客以七种办法启发太子,为他去病。前六种是为他描述音乐之美、饮食之丰、马车之盛、宫苑之宏深、田猎之壮阔、观涛之娱目舒心,结果都不管用。最后吴客向太子推荐文学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作品的主旨在于揭示贵族腐朽生活的戕害人身,提出了应进用文学方术之士的主张。《七发》辞采华美,气势壮观。其中“观涛”一节写得繁音促节,气壮神旺,令人怵目惊心,如临其境。《七发》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并影响到后人的创作,在赋中形成了一种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七体”。近人辑有《枚叔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45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苏轼《别石塔》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