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百家姓《管(guǎn)》姓起源

大道家园 2023-07-16 18:22:30

百家姓《管(guǎn)》姓起源166 管(guǎn)

166 管(guǎn)

【寻根溯源】

管姓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子叔鲜封于管(今河南郑州),建立管国,史称管叔鲜。后管叔因作乱被杀,其后代便以封地为姓。二是来源于春秋时政治家管仲的后代。

【变迁分布】

早期在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活动。在平原郡(今山东平原)、晋阳郡(今山西太原)形成郡姓望族。唐代时期,已经遍布大江南北。清代以前,已经在今山东临朐,江苏南京、常州,浙江龙泉,湖北黄陂等地形成管氏名门。当今主要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江西、陕西、甘肃及东北等地分布。

【名人荟萃】

管仲:春秋时着名军事家、政治家,齐国相国。颍上(今属安徽)人,史称管子。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宁:三国名士。北海郡朱虚(今山东省临朐)人。管仲后人,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管宁一生讲学,居辽东。三国时,魏国多次征召,委以太中大夫、太尉、光禄勋等重职,宁固辞不受。后人称他为一代“高士”。管宁故乡的人们为怀念他,褒扬他的高风亮节,特建管宁祠,筑管宁冢。

管师仁:宋代大臣。龙泉(今属浙江)人,熙宁进士。知建昌军,有善政,擢右正言。后累迁工部侍郎、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

管姓的来源和历史是什么?1、管姓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子叔鲜,属于以国名为氏。

2、源于官位

出自两周时期官吏管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管钥,是西周初期周公旦设置的一种官吏,专职掌管王宫禁城、都城国门的大门钥匙,在各诸侯国,该职责由司城负责。

3、源于匈奴,出自秦、汉朝时期匈奴的冒顿潮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冒顿潮尔,是匈奴民族的一种乐器。“冒顿”,在古匈奴语中是“木头”的意思,而“潮尔”是一种木管三孔吹管乐器的名称,西汉时期汉语译为“胡笳”。在典籍《尔雅·释乐篇》中记述:“大管名”笄音正是潮尔。

管姓的名人:

1、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人,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鲍叔牙认为是自己的知音。后来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到了齐国任宰相,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他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使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著有《管子》86篇。

2、管宁:三国时学者,北海郡朱虚人,游学天下,学问很高。东汉末,黄巾起义,他逃避到辽东,聚众讲《诗》、《书》三十年之久。后归故里,魏文帝想让他为太中大夫,他没有答应。魏明帝让他出来做光禄勋,他又没有同意。著作有《姓氏论》。

3、管崇:晋陵郡(今江苏省常州)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大业九年(613年)率众起义,并推刘元进为主,任尚书仆射,后战死军中。

“管”姓的来历及起源1、管叔之后,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及《广韵》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叔鲜,史称管叔在管(今河南郑州管城区),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

2、出自两周时期官吏管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管钥,是西周初期周公旦设置的一种官吏,专职掌管王宫禁城、都城国门的大门钥匙,在各诸侯国,该职责由司城负责。

3、出自秦、汉朝时期匈奴民族的冒顿潮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冒顿潮尔,是匈奴民族的一种传统、古老的乐器。“冒顿”,在古匈奴语中是“木头”的意思,而“潮尔”是一种木管三孔吹管乐器的名称,西汉时期汉语译为“胡笳”。

4、源于傣族,出自元末明初时期明军将士,属于携姓融入傣族。傣族管氏,祖先原为汉族,根出南京,元末明初跟随沐国公沐英元帅攻打云南廲川王国,之后留西南边疆屯田驻守,与当地的傣族女子通婚,逐渐融入傣族,成为傣族管氏一族。

扩展资料

管姓名人

1、管仲

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人,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把鲍叔牙认为是自己的知音。后来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到了齐国任宰相,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他执政四十余年,实行了改革,使齐国不断富强,使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

2、管辂

管辂(209年-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丞。北宋时被追封为平原子。

3、管鹏

管鹏(1881—1930),安徽寿州(今寿县)人。谱名应鹏,字昆南,别号乐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设信义会。三十四年参加熊成基安庆起义,失败后退居淮上,复没农会,以为革命机关。辛亥革命时,解除巡抚朱家宝卫队武装,宣布安徽独立,成立都督府,任军务部长。

-管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41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