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我就被一阵诱人的清香引入了桃林。
桃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远远望去像火红的朝霞。我摘下一朵仔细观赏,看见桃花长着五片椭圆形的花瓣,像一个娇羞的小姑娘,羞得满脸通红,成熟的桃花还吐出了淡黄色的花蕊。
这么多的粉桃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一朵挨着一朵,好像在说悄悄话,有的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翩翩起舞;还有的大方地显露自己的身姿,向人炫耀自己的美丽,真是一朵赛过一朵,让人百看不厌。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桃花,穿着粉红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把我的头吹得低了下去,好像挨了批评的小孩,又好像低头在巡视什么,不光是我一朵,一林子的粉桃花都低着头。风过了,我抬起头久久地凝视着浩蓝的天空。小蝴蝶从身边飞过,告诉我清晨发生的趣事。小狗在脚下走过,告诉我昨夜做的美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桃花,我是在看桃花呢!
【 #三年级#导语】写景作文,就是把我们日常看见的那些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景作文是记叙文的一种,通常指以写景为主的文章,写景作文是通过运用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方式,来表现作者对某些景物的赞美以及自身情感,是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作文类别之一。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350字六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350字
杭州,最闪耀的一颗明珠就属西湖了。
春天,一排排的柳树、桃树形成一幅就连画家也都没有办法画出来的一幅天然的画。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柳树姑娘正在悄悄地梳辫子,而桃花姑娘则在用自己的身体装扮着拥抱自己的桃树。
夏天的花港观鱼里充满了生机。那一条条小鱼在水里尽情地嬉戏,有的在赛跑,那场比赛真是让人激动的想跳一丈八尺高;有的在跳舞,那个舞姿真是美得让人陶醉;还有的在追逐打闹,一会儿你追我,一会儿我追你,真是不亦乐乎。知了也是夏天的焦点。夜晚,在草丛中,知了就是个演奏家,他会先穿上他那看的西装,接着他挺胸抬头地走上舞台,自豪地展示起他那最美妙的歌声。
秋天,最令人享受的就是晚上坐在平湖秋月,喝着桂花茶,听着有关月亮的传说,闻着桂花的清香,那感觉正是舒服。如果你仔细看月亮,你会很自然地想起嫦娥奔月的情景。
冬天,断桥最引人注意。下雪的时候,断桥就会“断”开来,但如果你走进一看,你就会发现是雪和太阳在玩恶作剧,太阳把东边的雪融化掉,而西边因为太阳照到的时间短,所以雪没有融化掉,如果你想到只是太阳和雪让断桥“断”的话,那还真是不错。
西湖真是一颗杭州最闪耀的明珠,也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览。
【篇二】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350字
暑假,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花儿失去了美丽的容颜,小草弯下了腰;小狗热得直伸舌头,可奶奶家这边的风景还是那么好。
奶奶家门前有一座青山,这里虽不是什么名胜区,可我却觉得这边风景独好。来到山上,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更显出天空的湛蓝和宁静。来到观景台,那里有一个山洞,洞里直冒白雾,那白雾就是凉爽的冷气。坐在洞口,如同坐在空调间,无比的惬意。
听,“丁冬,丁冬”,山洞上的水滴落在小水洼里,发出异常清脆的声响;“喳喳喳,喳喳喳”,小鸟唱着轻快的乐曲;“沙沙沙,沙沙沙”,风儿吹过来,大树们哼起了小调……这就是大自然赐予的美妙音乐。
瞧,辛勤的农民伯伯还拿着锄头,在梯田上不停地劳作着,尽情地挥洒着汗水。他们脚下的农作物也显示着勃勃生机。
【篇三】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350字
四季可真美呀!
春天来了,嫩绿的小草偷偷地探出了自己的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个美丽的世界。花儿也开放了,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到了炎热的夏天,小草和树叶长得更茂盛了,树上的蝉“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好热呀,好热呀!”夏天的暴风雨是最奇怪的,先是发出“轰轰”的打雷声,接着下起了大雨,还没等人们感受到下雨的凉快,雨又停了,像是在逗人们玩呢。
秋天,一阵凉爽的清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苹果树上挂起了一盏盏小灯笼,金黄的稻子笑弯了腰,树上的枫叶掉了下来,仿佛是一只只蝴蝶正在翩翩起舞。
过了秋天,寒冷的冬天就来了,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色的地毯,树上的叶子也落得一片不剩。
啊,一年四季真美呀,我爱四季!
【篇四】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350字
春天刚到,我的家乡就像少女般迫不及待地换上了美丽的春的衣裳,向人们展现她美丽的春景。
嫩绿的小草钻出地面,铺满了远处山上的每一寸土地。五颜六色的野花,星星点点地点缀在绿色的草地上。乔木抽出嫩绿的新叶,有的还开着朵朵小花。松树也急切地伸出鲜绿的新叶,去感受春的生机。
山地上,成片的桃林开满了粉色的桃花。一阵风吹过,无数花瓣飘落,就像是下起了粉色的雨,实在是美极了。
水库的水从冬天的灰白中透出了绿意。春风吹过,碧波微荡,闪着点点波光。岸边几个钓鱼人悠闲地捧杆垂钓。
田地里,绿油油的麦苗越发变得葱绿挺拔。金黄色的油菜花开满了片片油菜地。黄绿相间、随意拼接、毫无规律,自然而又不零乱。微风吹来,整个田地里掀起了阵阵“浪花”,此起彼伏、春意盎然。无数蝴蝶、蜜蜂穿行其间,就像是在舞着优美的“华尔兹”。淡淡的油菜花香随风飘满家乡的每一个角落,不论在何处,只要驻足深吸,那清香便会馨入心扉,让人感受到无限春意。
【篇五】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350字
离我家不远,有一个美丽的公园。公园里有花朵、小草、大树,花朵们个个都很美丽,它们都聚在一起,好像在比美似的。
走进公园的风景屋,里面会有一座假山。水从假山上流下来,形成了小小的瀑布。下面是一个圆形水池,水池里开着几朵粉红的荷花,美丽极了!
在风景屋的后边是植物园,植物园有月季花、桂花、百合花……这里真是一片花的海洋呀!
顺着植物园边长长的廊子往前走,就到了人工湖。人工湖里有几条小金鱼,像美人鱼在海中游泳一样优雅地游着。把手伸进去摸它的尾巴,像面纱一样。有人在湖边散步聊天,有人乘坐小船在湖中畅游,还有人在湖边看书、写字、做游戏、比赛跑步、跟小鱼一起玩水……
这个公园多么美丽呀!我喜欢这里。
【篇六】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350字
阳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春风抚摸着我的脸,今天正是踏青的好时期。完成作业,我呆不住了,就呼朋唤友,约了几个小伙伴,向无眼村飞去。
一路上,各式各样的鲜花姹紫嫣红,月季花探出了自己的小脑袋,仿佛正在向我们招手;杜鹃花也不甘示弱,红的,紫的,白的。绘成了一幅有声有色,令人陶醉的风景画。伙伴们有说有笑,正在享受着家乡的美景。
不一会,我们到了无眼村,一阵阵包涵着田野芬芳的微风,扑鼻而来,化解了大家一路上的疲劳,让人心旷神怡!
来到田野,一片片油菜花正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耀眼,一阵春风吹过,油菜花连绵起伏,如同金色的海洋上,波浪一涨一落。再来看看大豆花,“呀!这么高的花,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呢!”看到与我们腰高相等的大豆花,一位小伙伴惊讶地喊到。大豆花长着紫色的花瓣,像一只只展翅的蝴蝶,美丽极了!
在田野的一旁有着一条条绿色的,明如带子的河,河边长着一排排柳树,它们的枝条犹如少女的头发;它们的叶子如同少女的眼。一阵微风飘过,柳树在风中翩翩起舞。
田野里荡漾着我们的笑声。再见了,美丽的田野,再见了,美丽的无眼村。在欢笑声中,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无眼村。
写景作文是很多学生心里的痛。YJBYS我为大家精心搜集了3篇描写景物的作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春天的景物
寒冷的冬天已逝去,温暖、美好的春天,不知不觉已走来。温柔的春姑娘,摇摆着轻盈的双手,迈着悄悄的步伐,到了,到了!
春天是如此婀娜多姿,惹人垂青。
瞧!那一朵朵火红的木棉花,在枝头怒放着。特别是它的花骨朵,红红的,非常饱满,仿佛一下子就冒出头来!无数朵美丽的木棉花,点缀着朴实无华的树干,显得多么优雅啊!
放眼望去,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就像一张无边无际的绿毯,那么柔软,那么生气勃勃!难怪古代著名诗人陆游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春天来了!农伯伯的期望也就不期而然了!他们忙着播种,日以继夜地耕耘着,不就是想有好收成吗?农伯伯真伟大!但是,倘若没有春天,会有播种的期待,收获的希望吗?没有。而着一切,是春天赐予他们的,也是我们的。
啊!春天!你是天地万物的?复苏剂?!没有你,就没有美丽的花:没有你,就没有农伯伯播种的希望。是你,赐给大地生命,创造万物的'灵魂啊!
啊!我美丽的春天!
篇二:钱塘江水
人说,钱塘江水那惊天动地的涛声让人神往。人说,长江湍急的水流让人神往。但细细想来,钱塘江水和长江水的涛声再雄壮,不过是一瓶烈性酒,无法细细品味,转瞬即过,?哗哗?地几声响后,便无声无息了,无一丝余味。唯幽静的旷野、静静的桃林,才更令人向往,耐人寻味。
走进旷野,抬头看天,天上的白云静静的,静静的,不做声,只缓慢地移动。溪水悄悄地流淌着,静静的,向着大河走去。小草在无声的春风中摇摆,静静的,跳着一场无声的舞。偶尔一只小鸟轻轻地啁啾几声,也只是转眼就无了。整个旷野,虽静,可又充斥着宁静的美。
走进桃林,任那桃花再美,可也静静的,不发出一点儿声音。蜜蜂忙着酿蜜,可也只是无声地忙碌着。一片花瓣静静地飘下,又静静地躺在地上。整个桃林都在上演一场无声的戏。林中,宁静,无处不在。
宁静,天地之精华!
篇三:田园风光
随着春天走过的脚步,树更绿了、小草更茂密了、野花更艳丽了,这田园风光真是美不胜收!
近处,一棵棵大树挺直身板、抬着头,密密麻麻的树叶透过一丝日影,生命特别旺盛。远看这些树木就像一名名威武的士兵,保卫者这里的一花一草。小草碧绿极了,头上戴着一滴滴露珠,在骄阳似火的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小草像个高雅的舞蹈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舞姿优美、迷人极了。远处,花儿正在比赛快来瞧瞧!花的种类真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不尽。红的如火、白的似雪、粉的像霞、黄的赛金,美丽极了。阵阵芳香扑鼻而来,一定会令你陶醉其中。
看看田野,刚才是芽苞初放现在就已呈现绿色了,一切丰收在即的景象。我想:学习不正如耕耘吗?春种秋收,只要我们小时候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献力时一定会为小时候而骄傲的!
这如画的风景真令我向往!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讯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四、结合背景文章赏析: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位,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著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络。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讯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络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是这一段吧?
陶渊明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他幻想出来的。世外桃源是一个远离战火喧嚣,人们和睦相处,衣食自足,与世无争的地方,像圣经中的伊甸园一般。国外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类似于室外桃源的地方,比如《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宫崎骏制作的电影中的“天空之城”。
这段陶渊明列举了后人想找到这个地方,却始终没有找到,我的理解他一方面是想告诉世人不要煞费苦心地去找寻桃花源,毕竟这是他想象的地方。另一方面也因为人们无法到达而一直心怀憧憬。
桃花源记的最后一段给读者留了个悬念,让每个人自己去构想美丽祥和的桃花源。
个人的理解。
求采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39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金其《山海经》中国名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