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满对楚子
(宣公三年)
【题解】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力量衰微,楚庄王仗着兵势,飞扬跋扈,问鼎周朝(夏商周三代借以九鼎为传国宝玺,鼎就是王者权力的象征)。周大夫王孙满虽然年轻,但是镇定自若,在楚庄王面前毫不示弱,绵里藏针的一席话让楚庄王无懈可击。
【原文】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39],观兵于周疆[40]。
【注释】
[39]雒:同洛,洛水,源出陕西洛南,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
[40]观兵:检阅军队。
【译文】
楚庄王讨伐陆浑的少数民族,于是来到洛水,在周朝边界内检阅军队以炫耀武力。
【原文】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41]。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42],贡金九牧[43],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44]。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45]。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46]。桀有昏德[47],鼎迁于商,载祀六百[48]。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49],虽小,重也[50]。其建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51]。成王定鼎于郏鄏[52],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注释】
[41]鼎:九鼎,传夏时用九州贡的铜铸成,代表九州。
[42]图物:把事物画成图像。
[43]贡金:贡铜。九牧:九州之牧。牧为一州之长。
[44]奸:邪恶的东西。
[45]不若:不顺,有危害的东西。
[46]承:领受。天休:上天赐予的福分。
[47]昏德:德行昏聩惑乱。
[48]载祀:年代。载与祀均是年的意思。
[49]休明:美好光明。
[50]重也:言无法搬走。
[51]厎(zhǐ)止:终限。
[52]定鼎:把鼎稳固地安置好。后指定都建国。郏鄏(jiá rǚ):即今河南洛阳,周王城。
【译文】
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回答说:“君主贵在有德行而不在于有鼎。以前夏朝刚刚拥有有德之君的时候,把远方各种奇异的事物描绘成图像,把九州进贡的铜铸成九鼎,将所画的事物铸在鼎上反映出来。各种的事物在鼎上都有所体现,使百姓懂得哪些是神圣的,哪些是邪恶的事物。所以百姓进入江河湖泊和深山老林,不会碰到没有被驯服的恶物。像螭魅魍魉之类的怪物,也不会碰到。因此能使上下团结一致,来承受上天赐予的福分。夏桀昏乱无德,九鼎迁到商朝,已有六百年。商纣残暴,九鼎又迁到周朝。君王的德行如果美好光明,九鼎虽小,也重得无法迁走。如果奸邪昏乱,九鼎再大,也轻得可以迁走。上天赐福有光明德行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在郏鄏定都建国时,曾预卜周朝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个期限是上天所决定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退,但天命还没有更改。九鼎的轻重,是不可以询问的。”
【评析】
“问鼎”之典即出于此。楚庄王吞并一些小国之后,野心膨胀,“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是有觊觎周室之心,王孙满看透了他的野心,便处处用“德”和“天命”压服他。王孙满所答,义正辞言,尽臣子之职分,对楚庄王也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但就此文来讲,一开始王孙满就说“在德不在鼎”;而后又说:“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则周室之祚竟非在“德”,乃在“命”也——所谓“气数未尽”,纵失德亦不应失天下之意欤?细思之,王孙满之语似略显矛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38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