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俄国〕屠格涅夫《树林和草原》抒情散文鉴赏

大道家园 2023-07-16 14:40:04

〔俄国〕屠格涅夫《树林和草原》抒情散文鉴赏作者:〔俄国〕屠格涅夫

【原文】: ……渐渐地牵引他向后方:

回到幽暗的花园里,回到村子上,

那里的菩提树高大而荫凉,

铃兰花发出贞洁的芬芳,

那里有团团的杨柳成行,

从堤畔垂垂地挂在水上,

那里有繁茂的橡树生长在膏腴的田地上,

那里的大麻和荨麻发出馨香……

到那地方,到那地方,到那辽阔的原野上,

那里的土地黑沉沉的象天鹅绒一样,

那里的黑麦到处在望,

静静地泛着柔软的波浪。

从一团团明净的白云中央,

照射出沉重的、金黄色的阳光。

那是个好地方……

——节自待焚的诗篇

读者对于我的笔记也许已经感到厌倦了;我赶快安慰他:约定限于已经发表的几篇为止;但是在向他告别的时候,不能不略谈几句关于打猎的话。

带了枪和狗去打猎,就本身而论是一件绝妙的事;纵然你并不生来就是猎人,但你总是爱好自然和自由的,因此你也就不能不羡慕我们猎人,……请听我讲吧。

例如,春天黎明以前乘车出游时的快感,你知道吗?你走到台阶上。……深灰色的天空中有几处闪耀着星星,滋润的风时时象微波一般飘过来;听得见夜的隐秘而模糊的私语声;阴暗的树木发出微弱的喧噪声。仆人把地毯铺在马车上了,把装茶炊的箱子放在踏脚的地方了。两匹副马畏缩着身子,打着响鼻,优雅地替换着蹄子站在那里;一对刚才睡醒的白鹅静悄悄、慢吞吞地穿过道路去。在篱笆后面的花园里,看守人安闲地在那里打鼾;每一个声音都仿佛停滞在凝结的空气中,停滞不动。于是你坐上车;马儿一齐举步,马车发出隆隆的声音。……你乘着马车,经过教堂,下山向右转,开过堤坝。……池塘上刚开始升起烟雾。你觉得有点儿冷,就用大衣领子遮住了脸;你打瞌睡了。马蹄踏在水洼里发出很响的声音;马车夫吹着口哨。但是这时候你已经走了约摸四俄里,……天边发红了;唐鸦在白桦树丛中醒过来,笨拙地飞来飞去;麻雀在暗沉沉的禾堆周围吱吱喳喳地叫。空气清朗了,道路更加看得清楚,天色明净起来,云发自了,田野显出绿色。农舍里点着松明,发出红色的火光,大门里面传出瞌睡朦胧的说话声。这期间朝霞发红了;已经有金黄色的光带扩展在天空中,山谷里缭绕地升起一团团烟雾来,云雀嘹亮地歌唱着,黎明前的风吹出了,——于是徐徐地浮出深红色的太阳来。阳光象流水一般迸出;你的心象鸟儿一般振奋起来。一切都新鲜、愉快而可爱!四周远处都看得清楚了,小树林后面有一个村庄;再过去些还有一个村庄,村里有一所白色的礼拜堂;山上有一个白桦树林;这树林后面是一片沼地,就是你要去的地方。……快跑,马儿,快跑!跨着大步向前进!……一共只有三俄里了。太阳很快地升起来;天空明净。……今天天气一定很出色。一群家畜从村子里向我们迎面而来。你的车子登上山顶。……风景多么好!河流蜿蜓十俄里光景,在雾色中隐隐地发蓝;河那边是大片的水汪汪的青草地;草地那边有几个平坦的丘陵;远处有几只田凫在沼地上空飞鸣;通过了散布在空气中的滋润的阳光,远处的景物显得很清楚,……不象夏天那样。呼吸多么自由,四肢动作多么爽快,全身被春天的清新气息笼罩着,感到多么壮健!……

夏天七月里的旱晨!除了猎人之外,有谁曾经体会到黎明时候在灌木丛中散步的乐趣呢?你的脚印在白露沾湿的草上留了绿色的痕迹。你用手拨开濡湿的树枝,夜里蕴蓄着的一股暖气立刻向你袭来;空气中到处充满着苦艾的新鲜苦味、荞麦和三叶草的甘香;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橡树林,在阳光底下发出闪闪的红光;天气还凉爽,但是已经觉得炎热逼近了。过多的芬芳之气使得你头晕目眩。灌林丛没有尽头。……只是远处某些地方有一片黄橙橙的成熟了的黑麦,一条条狭长的粉红色的荞麦田。这时候一辆马车轧轧地响出;一个农人缓步走来,把他的马预先牵到荫凉的地方去。……你同他打个招呼,就走开了;你后面传来镰刀的响亮的锵锵声。太阳越升越高。草立刻干燥了。天气炎热起来。过了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天边上黑暗起来;静止的空气中发散出火辣辣的热气。

“老兄,这里什么地方可以弄点水喝?”你问一个割草的人。

“那边山谷里有一口井。”

你穿过缠着蔓草的茂密的榛树丛,走到山谷底上。果然,断崖的下面隐藏着泉水;橡树的掌形枝叶贪婪地铺张在水面上;银色的大水泡摇摇摆摆地从长满细致柔滑的青苔的水底上升起来。你投身到地上,喝饱了水。但是懒得再动了。你现在正在荫凉的地方,呼吸着芬芳的湿气;你觉得很舒服,可是你对面的丛林晒得火辣辣的,在阳光底下仿佛颜色发黄了。然而这是什么呀?风突然吹来,又疾驰而去;四周的空气颤动了一下:这不是雷声吗?你从山谷里走出来,……天边的一片铅色是什么?是不是暑气浓密起来了?是不是乌云涌过来了?……但是这时候电光微微地一闪。……啊,原来是暴风雨要来了!四周还照着明亮的阳光,还可以打猎。但是乌云增长起来了:它前面的一边象衣袖一般伸展开来,象穹窿似的笼罩着。顷刻之间,草木全部黑暗了。……赶快跑!那边好象有一间干草棚,……赶快跑!……你跑到那里,走了进去。……雨多么大!闪电多么亮啊!有些地方,水通过了草屋顶滴在芳香的干草上。……但是,瞧,太阳又出来了。暴风雨过去了;你走出来。我的天啊,四周一切多么愉快地发出光辉,空气多么清新澄彻,草莓和蘑茹多么芬芳!……

但是现在黄昏来临了。晚霞象火焰一般燃烧,遮掩了半个天空。太阳就要落山了。附近的空气似乎特别清澈,象玻璃一样;远处笼罩着一片柔和的雾气,样子很温暖;鲜红的光辉随着露水落在不久以前还充满淡金色光线的林中旷地上;树木、丛林和高高的干草垛上都投射出长长的影子来。……太阳落山了;一颗星在落日的火海里发出颤抖的闪光来。……这火海渐渐泛白了;天空发青了;一个个的影子逐渐消失,空气中充满了烟雾。现在该回过了,回到你过夜的村中的农舍里去了。你背上枪,不顾疲倦,迅速地走着。……这期间黑夜来临了;二十步之外已经看不见了,狗在黑暗中微微地显出白色。在那边黑压压的丛林上,天际模糊地发亮。……这是什么?火灾吗?……不是,这是月亮升起来了。下面靠右边,村子里的灯火已经在闪耀了。……终于到达了你的屋子。你从窗子里可以看到铺着白桌布的食桌、焰焰的蜡烛、晚餐……

有时你吩咐套上竞走马车,到树林里去猎松鸡。车子在两旁长着又高又密的黑麦的狭路上经过,是很愉快的事。麦稻轻轻地打你的脸,矢车菊绊住你的脚,四周有鹌鹑叫着,马儿跑着懒洋洋的大步子。树林到了。阴暗而寂静。体态匀称的白杨树高高地在你上面籁簌作响;白桦树的下垂的长枝微微颤动;一棵强大的橡树象战士一般站在一棵优雅的菩提树旁边。你的车子在长满绿草的、阴影斑驳的小路上行驶着;黄色的大苍蝇一动不动地在金黄色的空气中逗留了一会,突然飞去;小蚊蚋成群地盘旋着,在阴暗的地方发亮,在太阳光里发黑;鸟儿安闲地歌唱着。知更鸟的金嗓子欢愉地发出天真烂漫的絮絮叨叨声,这声音同铃兰的香气很调和。再走远去,再走远去,去到树林的深处。……树林丛密起来。……心中感觉到说不出的沉寂;四周也都充满睡意,悄然无声。但是忽然一阵风吹来了,树梢哗哗地响起来,仿佛翻落的波浪。有些地方,从去年的褐色的落叶中间生出很高的草来;蘑菇各自戴着自己的帽子站着。雪兔突然跳出,狗高声吠叫着急起直追。……

同是这座树林,当晚秋山鹬飞来的时候,显得多么美好啊!山鹬不停在树林深处,必须到树林边上去找它们。没有风,也没有太阳,没有光亮,没有阴影,没有动作,没有声音,柔和的空气中弥漫着秋天的象葡萄酒似的香气;远处黄橙橙的田野上笼罩着一层淡薄的雾。光秃秃的褐色树枝中间,露出宁静而洁白的天空;菩提树上有几处挂着最后几张金色的叶子。两脚踏在潮湿的土地上觉得有弹性;高高的干燥的草一动也不动;长长的蛛丝在苍白的草上闪闪发光。呼吸舒畅,可是心里感到一种异样的惊悸。你沿着树林边缘走去,一路照看着你的狗,这期间可爱的形象、可爱的人——死了的和活着的——都回忆起来了,久已睡着了的印象蓦地苏醒过来;想象力象鸟一般翱翔,一切都在眼前清晰地出现并活动起来了。心有时突然颤抖跳动,热情地向前突进,有时一去不回地沉没在回忆中了。全部生活就象一个手卷似的轻快迅速地展开来;人在这时候掌握了他的全部往事、全部感情、力量、全部灵魂。四周没有一样东西来妨碍他——既没有太阳,也没有风,又没有声音……

在秋天,早晨严寒而白天明朗微寒的日子里,那时候白桦树仿佛神话里的树木一般全部作金黄色,优美地显出在淡蓝色的天空中;那时候低斜的太阳照在身上不再感到温暖,但是比夏天的太阳更加光辉灿烂;小小的白杨树林全部光明透彻,仿佛它认为光秃秃地站着是愉快而轻松的;霜花还在山谷底上发白,清风徐徐地吹动,追赶着卷曲的落叶;那时候河里欢腾地奔流着青色的波浪,一起一伏地载送着逍遥自在的鹅和鸭;远处有一座半掩着柳树的磨坊轧轧地响着,鸽子在它的上空迅速地盘着圈子,在明亮的空气中斑斑驳驳地闪耀着。……

夏天的烟雾弥漫的日子也很美好,虽然猎人不喜欢这种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不能打枪,因为鸟儿从你的脚边拍翅飞起,立刻消失在白茫茫的凝滞的烟雾中了。然而四周多么静寂,静寂得难于形容!一切都觉醒了,然而一切都默不作声。你经过一棵树旁边,它一动也不动,正在悠然自得。通过均匀地散布在空气中的薄雾,在你前面显出一片长长的黑影。你以为这是近处的树林;你走过去,这树林就变成了长在田界上的一排高高的苦艾。在你的上空,在你的四周,到处都是雾。……可是这时候风轻轻地吹出了,一块淡蓝色的天空通过了稀薄如烟的雾气而显现出来,金黄色的阳光突然侵入,照射成一条长长的光带,落到田野上,钻进树林里,——接着,一切又都被遮蔽起来。这斗争继续了很久;但是光明终于胜利,被太阳照暖了的最后一阵阵烟雾时而凝集起来,铺展得平平的,时而盘旋缭绕,消失在发着柔和的光辉的蔚蓝色的高空中,这一天就变成壮丽无比的晴明天气了。

现在你要出发到远离庄园的草原上去行猎了。你的车子在乡间土道上行驶了大约十俄里,终于来到了大道上。你经过无数的货车旁边,经过几家大门敞开的旅店旁边,望见里面有一口井,屋檐下还有茶炊吱吱地沸腾着;你的车子从一个村庄开到另一个村庄,穿过一望无际的原野,沿着绿色的大麻田,长久地行驶着。喜鹊从一棵柳树飞到另一棵柳树;农妇们手里拿着长长的草耙,正在田野里慢慢地走;一个行路人穿着一件破旧的土布外套,肩上背着一只行囊,拖着疲劳的步子行走着;地主家的笨重的轿形马车上套着六匹高大而疲乏的马,向你迎面而来。车窗里露出垫子的角;一个穿大衣的侍仆扶着绳子,横着身子,坐在马车后面的脚登上的一只蒲包上,泥污一直溅到眉毛上。现在你来到了一个小县城里,这里有木造的歪斜的小屋子、无穷尽的栅栏、不住人的石造商店、深谷上的古老的桥。……再走远去,再走远去!……来到了草原地带。你从山上跳望,风景多么好!一个个全部耕种过的圆圆低低的丘陵,象巨浪一般起伏着;长满灌木丛的溪谷蜿蜒在丘陵中间;一片片小小的丛林象椭圆形的岛屿一般散布着;狭窄的小径从一个村庄通到另一个村庄,各处有白色的礼拜堂;柳丛中间透出一条亮闪闪的小河,有四个地方筑着堤坝;远处原野中有一行野雁并列地站着;在一个小池塘上,有一所古老的地主邸宅,附近有一些杂用房屋、一个果园和一个打谷场。然而你的车子继续向前行驶。丘陵越来越小了,树木几乎看不见了。终于,你来到了一片茫无际涯的草原上!……

在冬天的日子里,你在高高的雪堆上追逐兔子,呼吸严寒刺骨的空气,柔软的雪的耀目而细碎的闪光,使你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要眯拢来,你欣赏着红橙橙的树林上面的青天,这一切多么可爱啊!……在早春的日子里,当四周一切都发出闪光而逐渐崩裂的时候,通过融解的雪的浓重的水气,已经闻得出温暖的土地的气息;在雪融化了的地方,在斜射的太阳光底下,云雀天真烂漫地歌唱着,急流发出愉快的喧哗声和咆哮声,从一个溪谷奔向另一个溪谷。……

但是现在应该结束了。我正好又讲到了春天:在春天容易别离,在春天,幸福的人也会被吸引到远方去。……再见了,我的读者,祝您永远如意称心。

(丰子恺 译)

【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TypTeHeB,NBaН CepreeBNI,1818——1883) 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但从小憎恶农奴制,大学时代开始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活动。特写集《猎人笔记》是他的成名作,标志着他向现实主义的转变。代表作有《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等。

【鉴赏】: 读完这篇散文,你仿佛被一个高明的导游引导着游历了美丽的俄罗斯,饱览了大自然在春、夏、秋、冬的全部美景,屠格涅夫式的抒情与写景方式会深深地感染着你,使你沉醉,使你迷恋,唤起你心中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使你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艺术的美感。

只有屠格涅夫才能写出这样极具魅力和感染力的文章。因为他自幼生长在庄园里,深深地热恋与热爱着美丽的大自然,他那人道主义的思想又使他深深敬仰那些与大自然一样淳朴的劳动者,他对祖国的热爱更加深了对于祖国的山川草木的感情,他哪里是在写景,他是在将自己对生活、对劳动者、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全部倾注于笔端纸上才使这篇散文辞情并茂、光华四射的。

作者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以一个猎人的姿态出现,采用第二人称写法亲切自然生动地描绘出美丽的俄罗斯风光,抒情在写景的过程中同步进行,处处洋溢着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满足与欣喜、对自然界旺盛的生命活力的赞叹与惊奇、对祖国大地的挚爱与眷恋。

作者对一年四季的季节变换而引起的景物特点的变换把握得既准确又鲜明。春日黎明前深灰色的天空下驱车,鸟儿在林中嬉戏,山谷里升起一团团烟雾,有白色的礼拜堂和白桦树林,河流在雾色里隐隐发蓝,沼泽地上空有鸟儿飞鸣……夏天在灌木丛中散步,脚印在露水沾湿的草上留下绿色的痕迹,空气中是艾草的新鲜苦味,炎热已逼近,黑麦已成熟,断崖下面隐藏着清凉的泉水,倾刻之间暴雨降下又倾刻之间雨过天晴,空气清新澄彻……至于秋天、冬季,也自有风味。同时作者对于一天中的早晨、黄昏、夜晚的不同景色做了不同细致的描绘,这是写风景的大手笔。从纵横交错的立体框架中尽情描绘着景物,不仅具有画家般对于景物的色彩、光度、形状、动态的敏感,还有音乐家对于音响、节奏、旋律的捕捉力,各种各样的画面、声音、气息、形态都充分展现、各具魅力。

作者在全面的写景中浸透着强烈深沉的抒情意味,是真正的“寓情于景”的写法。作者将自己对生活、人生、祖国的全部感情都含蓄地寄托在对自然风景诗情画意般的仔细描摹、热情赞美之中,体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自由淳朴的乡村生活的由衷喜悦和对祖国大地的深深挚爱。

屠格涅夫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实属罕见。在他笔下语言被挖掘出最深层的魅力和最强烈的表现力,他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成群的动词、形容词、名词以至副词,全文不见任何多余生僻之语、拼凑生硬之句,使人叹为观止。

读了屠格涅夫的《树林和草原》,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屠格涅夫是俄国写作大师
他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小说具有风景性,пейзаж
树林和草原在他很多部小说中都出现,那是美好的象征,就像他作品中的众多女性一样有魅力
“自然即人。”屠格涅夫笔下的大自然不是一般的衬托人物的活动场景,也不仅仅是对被“拟人化”的风光风景的主观描写。它独立于人外,有思想,有灵魂,是充满灵性的生命的有机实体。卢梭的“回返自然”和自然神论的思想对屠格涅夫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他把自然赋予人性和神性:有声音、有气味、有形体,并且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之中,是包含复杂的情感情绪天地。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以宽广的俄罗斯河流为腰带,以雄壮的俄罗斯高山为头颅的巨人。
在《树林和草原》中,它也要睡眠,但在它熟睡前夕,却“还听得出神秘的,含混的细语”;早晨它醒来,早晨的红晕尚未褪却,看起来既“新鲜”,又“花哨、愉快”;春天它充满活力;夏天沉醉而略有点“懒洋洋”;秋天“寂静”;冬天意志坚强……而美妙的白净草原,在夜晚来临时,它就变成了千奇百怪的神灵们的世界:“……在地平线下拉长了声音叫喊,而仿佛另一个人在树林里用细而尖的笑声来答应他,又有微弱的咝咝的啸声在河山掠过。”老树行将死亡,“它们凋谢了,剥落尽了,到处堆满了病叶,它们悲哀地在新生的小树上面挣扎着……”(《死》)人类的生存意志在树木身上发挥了最强音,这里细细读来,竟比人的临终还打动人,大概倒是自然界当中这种顽强不息的“挣扎”精神,给予了我们人类某种精神上的暗示和鼓舞。
动植物具有某些人类的感情和性格特征,反过来人身上也时时反映出天籁浑成、不事雕琢的大自然的原始质朴。在屠格涅夫看来,人与自然,两者是平等的,人类并不是“贵族”,他的散文诗《大自然》,明确表达了这一观点:对自然来说,人的存在并不比跳蚤的存在重要。这是他人道主义走向反动的地方,当然我们既要看到他对自然的崇尚对解放心灵的重要性,也不能无视他的本末倒置的泛神论的缺陷。
在《猎人笔记》中作者运用了大量比喻,把人“平等”地比喻成动植物,以此塑造“典型”。不安于现状,追求自由的卡西扬成了“跳蚤”;而强健有力,阴沉孤僻的福玛:也恰如其分的叫“孤狼”;连做家奴都不够资格,任人随便摆布的苦兹玛,叫“小树枝”(即苏绰克);而《莓泉》里的被人遗弃的家奴斯交布希卡住在菜园里,“往来动作,一点声音也没有”。作家比喻他“像蚂蚁似的悄悄来来去去,一切只是为了糊口”;刚柔并存的茨冈女子玛霞,脸上表情“又像猫又像狮子”;狂暴妄为的且尔托泼哈诺夫责问别人时的神态“活像一只吐绶鸡”……看来,人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和其他动植物一起构成自然总体上的完整与和谐。生成人,或生成其它什么东西,都不具有别样的意义!既不不幸也不幸运。在屠格涅夫看来,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我不是不爱人类,但我更爱自然”(拜伦语)。在《死》一篇中,作者之所以用了大半页篇幅,列举了大量动植物的名称,也是为了追求自然界的完整性;而对各种声音的描写,也还是为了尽可能完善地表达大自然赖以存在的空间。
在屠格涅夫笔下展示的大自然同时也是俄罗斯的风俗画。俄罗斯民族的长处和短处,他们对于俄罗斯大地山川草木按捺不住的热爱,他们渴望为民族而献身的激情,并把这种激情灌注在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峦、每一块田畴的斗争行为,以及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纷至沓来的矛盾对立想象,从罗亭式的激情到农奴制的阴影,无一不在作用于屠格涅夫的风景画卷。不再纯粹是自然风光,而是在色彩斑斓的画卷背后,透现出他对大自然和人的命运的哲学的思考。屠格涅夫沉浸在这样一个矛盾的境地:一方面他崇尚着某种超乎人的命运之上、无处不在的自然的神的力量;另一方面,忧国忧民的强烈的俄罗斯意识,又使他清醒地意识到自然被社会恶势力污染,或者说,被他所仇视的农奴制的污染。因而,他对大自然的描写与《歌手》中雅科夫的歌声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熟练地把大自然冷漠的美掺和在人们的痛苦生涯中:“它的确有激情的真正深度,也具有青春以及任何一种诱惑的、自如的、哀伤的忧郁。在这样的声音里,曲曲传出了真实与热烈的精神,一种俄罗斯的精神。”
如果我们把这种俄罗斯精神放在屠格涅夫的作品中加以考察的话,我们就不难发现,屠格涅夫的激情深度首先体现在他对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不能自拔的爱恋之中。我们无法忘记“白净草原”,它在暗黑无云的夜空笼罩下,所显示的宏伟与威仪,神秘与庄严,草原四处弥漫着异常新鲜的香味,让人的心潮澎湃起温柔的压抑之感,领会到这是“俄罗斯夏夜的香味”;我们也无法忘记《幽会》中对于树叶的语言精细入微的描写,“这不是春天的颤抖、放荡的笑声,也不是夏天的压低了的细语、漫长的闲话,也不是晚秋的冷漠的、怯怯的嗫嚅,而是几乎听不出来的倦怠的絮谈”,笑声、细语、嗫嚅、絮谈一一语言的选择与表述,传递的是树也是人的情感,或者说,树叶们的语言美的真谛乃在于它是自然美的一种显现。我们当然更无法忘怀《森林与原野》,它在《猎人笔记》中处于跋的地位,因而,它也是屠格涅夫献于自然女神的爱的表白和宣言。我们随着他的笔一起遨游花园、田野、山谷、草堆、池塘、磨坊、桦树林;我们仿佛听到了白鹅、穴鸟、麻雀、云雀、涉水鸟如十可呜叫争喧,心也会像鸟似的激动;苦艾的新鲜苦味、金花菜的甘香、裸麦闪闪发黄的色彩、荞麦热烈燃烧的红色,仿佛也一起作用于我们的嗅觉和视觉,使我们整个儿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的氛围之中。从而领略了大自然纤细入微的无数奥秘、领略了无处不在的神秘的美,才能理解屠格涅夫的激情深度,懂得他对于大自然执着不渝、铭心刻骨的爱,是出于对祖国的爱,因为,它们是俄罗斯的!
正因为是俄罗斯的,当屠格涅夫匍匐在自然这座神像面前无力自拔的时候,一个比自然更庄严的声音召唤他:别忘了俄罗斯人民!
早在长诗《交谈》中,屠格涅夫就因为那多血质的、罗亭式的激情无法喷发,而露出盲目崇拜自然,把自然视为神的端倪。“在神秘而伟大的寂静里,柔嫩的白桦树胆怯地低声私语”,“我思考着生活,神圣的真理,和大地上永未解决的一切。我询问苍天……我的心情沉重,我的整个心灵厌倦而烦闷……永恒的星辰拉成平静的行列,庄严地飘浮在雾蒙蒙的天空。”寂静而庄严的大自然和人类生存枉然、空虚的哲学思考交织在一起。人的存在因为自然的美黯然失色;人的生命的短暂更显出自然的永恒;人的心情厌倦、烦闷,自然却呈现“永不凋谢的美”;人的渺小反衬出自然的崇高、完美。那么,自然中的那种神秘的力量到底源于十可处呢?屠格涅夫并没有找到“宇宙精神”,于是神秘主义、悲观主义的东西在他的作品里,比比皆是。而在他进入创作盛期的代表作《猎人笔记》的许多篇什中,屠格涅夫无疑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了虚
无哲学的缠绕,而让我们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诸如《白净草原》、《幽会》、《车轮的响声》、《森林与原野》。
那位差不多是屠格涅夫化身的猎人,一旦置身于大自然的寂静里,便会使无形无态却又着实存在的灵魂处于亢奋的动态中,或作喃喃细语,或作慷慨悲凉之音。或许,这全因为一颗活泼鲜跳的灵魂,只有在这一片安静、安详的天籁之声中,才能够心领神会地接受大自然的暗示,并把它运用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卡西扬的哲学家气质,卡里内奇的幻想家风格,郝尔的精明能干,实干家的才干,以及露克丽娅的善良、顺从、宿命思想,无不像大自然中千奇百怪的存在物一样各具特性。然而,无论如何显示它无处不在的力量,现存的俄罗斯大地上的黑暗却是无法用自然的力量去解决的,反之,残暴地吞食自然、破坏自然的美。《幽会》中像白桦树一样纯朴、天真、善良的农家姑娘阿库丽娜的初恋之情,却受到了农奴制孳生的畸形儿,家奴阿赖克珊德里奇的玩弄摧残。大自然也无法摆脱阿库丽娜细腻哀伤的感情涂染,景物由暖色调的明朗欢快变为冷色调的阴暗窒闷;《歌手》中的克罗多夫卡村庄,农民没有泉也没有井,只能喝着从水塘里打上来的一种泥汤;而在《美人米也恰河的卡西扬》里的约底诺村更加贫困:墙壁早已倾斜,街上连鸡都看不见,也没有狗……只有饿猫,套着破旧挽具的小小瘦马……再看《木木》中的盖拉新,他就像大自然本身一样庄严肃穆,一生都是大自然的十枞,它不通人类的语言,是个哑巴,这一点仿佛也是大自然的暗示。但他同样也受到农奴制的严重压迫,农奴制不允许他有恋爱的可能。这里的恋爱,其实是对自然的要求,自然的开放与农奴制对人的束缚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正是这种现存的社会现实和当时与屠格涅夫交往甚密的别林斯基一起教导了屠格涅夫:别忘了俄罗斯人民!
屠格涅夫没有忘记。正是俄罗斯人民所经受的苦难,正是俄罗斯人民所显示的精神道德力量,与屠格涅夫对大自然的盲目景仰构成了深刻的矛盾,也使屠格涅夫的自然观陷入难以自圆其说的危机之中。他崇尚自然的力量,然而这种力量却无助于他所热爱的人民摆脱农奴制的桎梏;他渴望在自然中求得永恒的解脱与心灵的平衡,然而,自然却处处露出农奴制压迫下的阴影,自然美与社会丑恶的鲜明对照,只能导致心灵的更加不堪重负。因而,屠格涅夫那些热情讴歌大自然的篇什,包括《猎人笔记》,就不仅仅是和婉舒徐的牧歌,更是如泣如诉、凝泪含血的吟唱。
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屠格涅夫自然观的矛盾,产生他始料不及的结果:由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热爱而走进了俄罗斯人民的心灵。也许,这是激情深度的内核——俄罗斯意识的必然归宿。因此,在他笔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成为永恒的了。
自然题材的文学创作,也有个发展过程。古典主义是欣赏自然,而到卢梭、狄德罗则是捍卫自然,把自然当作衡量人的道德标准。屠格涅夫也处于中段,而且屠格涅夫笔下的大自然是那么绚丽多彩,我们和契诃夫一样深信:“只要俄罗斯还有森林、悬崖、夏夜”,大家“就不会忘记屠格涅夫”。是的,我们相信。

屠格涅夫的《树林和草原》读后感,在线等,希望可以得到帮助,谢谢!树林和草原》是《猎人笔记》结尾部一个可以独立成章的精彩片段。它以一首短诗和简略的引言为序,接下来由长短不一的五个段落构成正文。这里,作者以一个猎人的姿态出现,通篇采用第二人称写法,十分亲切而又自然地讲述着自己在一年四个季节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的感受,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活的喜悦、蓬勃的活力和对于俄罗斯大地上诸般景物执着、真挚的爱。
从这个片断里,可以领略到屠格涅夫式的写景。他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抒写,绝不同于那种做作、呆板的敷衍或者程式化的铺陈。他具有画家那样的对于景物的色彩、形状、动态的敏感,具有音乐家那样的对于声音的敏感,颇能观察和感受瞬息万变的自然界的“细节”,并且善于发现和捕捉景物特有的“性格”。
屠格涅夫笔下的景物是那样的生动和具体,当你读着这篇作品时,你会不知不觉地走进那情景中,你会看到那春日黎明时深灰的天幕,农屋里松明的微光,朝霞、旭日,那隐隐泛蓝的小河,树木掩映的白色小教堂,那苍黄的秋草,遍野待收的黑麦,那落日的火海里星星的最初的闪现……你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夜的神秘的私语,晚风中树林的喧噪,麻雀、鹌鹑、知更鸟和云雀的叫声、马车声、磨坊的机轮声、雷雨声和春日急流的咆哮声……你会嗅到各种各样的气息:早春,那蒸腾着热气的泥土味儿,那七月的灌木丛中的热流,那苦艾的气味,那秋天田野里的葡萄酒似的香气……你还会感受到各种各样富有特色的动态与形状:乌鸦笨拙地飞着,溪水蜿蜒地流向远方,地面的云影衣袖般伸展开去,烟雾缭绕而升腾……呈现在你面前的不是一幅平面的图,而是立体的画,有形、有色、有声、有气息,生动而多变。
屠格涅夫笔下的自然景物之所以特别具有魅力,是由于期间贯注着、浸透着作家的感情。简洁、朴素、细腻、清新、富有抒情意味,这正是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从这篇作品中不难看出他的文笔流畅自如,寓情于景,真正把抒情与写作融为一体。比如,文中他告诉读者,当春天黎明时乘车出游,“呼吸多么自由,四肢动作多么爽快,全身被春天的清新气息笼罩着,感到多么壮健……”而当置身于晚秋宁静、柔和的原野里,“呼吸舒畅,可是心里感到一种异样的惊悸”,美丽温柔的记忆、灵感和想象力像泉水一般涌上心头,“全部生活就像一个手卷似的轻快迅速地展开;人在这时掌握了他的全部往事、全部感情、全部力量、全部灵魂……”文章的结尾处再一次讲到春天,讲到“在春天容易别离,在春天,幸福的人也会被吸引到远方去……”那浓郁的抒情笔调,那忧郁的气质,那淡淡的哀愁,也正是作品所特有的。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在于他善于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现象与自然景物中发现并揭示出诗情画意,将自己内心的对于祖国的爱和人道主义的激情寓于其中,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能激发人们去享受生活,爱大自然,爱那些与自然结为一体的淳厚朴实的劳动者。
读过这篇作品,无法不为屠格涅夫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感到惊异。行文中你几乎找不见一个多余的、生僻的、过分夸张的、无生命的词。一切都那样的自如,一切都那样贴切与和谐,就好像是把生活按原样——保持着它原有的形、色、声、动态、气息,一股脑儿地呈现于读者的面前。而与此同时,读者却又仿佛听见了作者心房里那因为美和欣悦而发出的颤动声和那抑制不住的轻轻叹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38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