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亮【本书体例】
【原文】:殷其雷(1),在南山之阳(2)。何斯违斯(3),莫敢或遑(4)?振振君子(5),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6)。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7)。何斯违斯,莫敢遑处(8)。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鉴赏】:此诗选自《诗经·国风·召南》,诗意历来众说纷纭《小序》云:“《殷其雷》,劝以义也。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这一说法与《毛传》概同,《郑笺》、孔颖达《正义》亦因袭之,清代陈奂、马瑞辰等亦未提出异议。朱熹《诗集传》说:“妇人以其君子从役在外而思念之,故作此诗。”后代学者多取此种说法。如果我们认真地对此诗逐字逐句地进行考释,我们会得出另外一种看法:《殷其雷》这首诗不是召南大夫之妻向其夫“劝义”之诗,它是一首周代普通劳动人民抗议沉重劳役压迫而唱出的逃亡之歌。众多的服徭役的百姓远离家乡亲人,终日奔波劳累而得不到片刻的休息,残酷的压榨和剥削使他们发出沉郁而悲愤的怒吼:“为什么远离家乡?终日劳累奔忙,男儿们起来啊,归去呀归去!”表现了奴隶们要挣脱锁链的可贵的反抗精神。
诗歌运用迭章手法,步步加深语意,使沉郁悲愤的感情层层递进。全诗一唱三叹,循环往复,使主题意义更加鲜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37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忍学《同寅之忍第八十六》译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