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藏》一部雅士的诗意小说在南京读书的时候,我喜欢在古刹和旧宫残垣一带乱转,对古代的南京有很多遐想:“南朝三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多想知道几百年前在这里发生的事情,遥想公瑾当年是一种愉悦。不错,我们有各种史书,除正史之外还有野史,但仅有史书是不够的:史书没有悬念,史书没有诗情画意。所以我们需要小说,需要作家提供的版本。庞贝先生新作《无尽藏》是这样一部小说:有悬念、有诗意。
《无尽藏》是一部悬念小说,通过破译一幅《夜宴图》,讲述了南唐后主李煜治下的宫里、宫外的斗争。宫廷斗争是激动人心的话题,我们百听不厌、百看不厌。宫廷斗争充满阴谋诡计,充满背叛,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我以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不是爱情,也不是生与死,而是背叛:背叛无处不在,王公贵族背叛,市井小民也背叛。在中国更是如此:中国宫廷权术的阴谋诡计源远流长,而且已经深入人心,在民间得到普及推广,甚至发扬光大。
《无尽藏》是一部诗情画意的作品,小说讲的是一幅古画的故事,而小说本身便是一幅长长的画卷,以文字描绘南唐最后岁月的画面,与《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故国的秋色是“树树秋色,山山寒色。钟鼓低沉,黄叶旋空”;建筑的画面则有“透过暮色中的雾霾和树丛,韩府的高墙隐约可见了,那高墙的轮廓暗沉而孤寂”。在作者的笔下,人物也可以是画面。比如,“徐尚书默坐不动,望去也似一块奇石”。很不错的构图,很具想象力。
《无尽藏》的文字极为典雅,与时下低俗、庸俗、粗俗的文风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首先要归功于作者的文字功底,作者的文字极有功力,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即便作者有功力,精到的文字还是需要精益求精、需要呕心沥血,非反复锤炼,则无法达到这样高的境界。难得作者如此用心。时下国内作者大多乐于写些男盗女娼的故事,而且都是急就而成:敷衍潦草、粗枝大叶。
民族复兴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离不开文字复兴,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即便不谈文艺复兴,文字也很重要:文字可以是我们的避难地,文字可以表达我们心中之哀怨。《无尽藏》就提到了“食禄保生的循吏”。啊——“循吏”!短短两个字,是我们这个民族多少人的真实写照——不,应该说是世上多少人的真实写照。“苟活”和“酷吏”是了解吾人的关键词,现在又多了一个“循吏”——很好,这是《无尽藏》的一大贡献。
《无尽藏》是一部文人雅士的小说,诗书琴画,谈棋论道,是学院派的手笔。中国当代学院派的集大成者是钱钟书,自钱钟书的《围城》之后,还没有见过像《无尽藏》这样雅致的学院派作品。草莽出身的作家中也有集大成者,杰克·伦敦便是一例,但这样的草莽作家现在太少。草莽派偶尔也有神来之笔,但多数是滥竽充数。
伟大的民族应当有伟大的文学作品。中国的伟大文学作品是诗歌,但诗歌的局限性在于,作品难以译成另一种文字。小说就不同,小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交响乐,好的小说包含各种文学表现形式,包括诗歌、散文、戏剧(对话是戏剧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小说的重要表现形式),还有半学术性的文学评论。当然,好的小说本身便有诗歌般的语言。现在孔子学院有如雨后春笋,在很多地方破土而出,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仍然需要有感动世人的小说。是的,我们只要有一部伟大的小说,就可以让世人对我们充满敬意。请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让世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人们肃然起敬,《日瓦格医生》让世人对苏联人民充满同情,《1984》让世人敬佩英国人的睿智,而《麦田里的守望者》让世人觉得自己与美国人彼此心同。
好的小说还有哲学思想。《无尽藏》也有哲学思想,其表现形式就是禅意,而禅意对中国小说尤其重要。不管是中国小说还是外国小说,其叙事和抒情很容易陷入“媚俗”和自恋,米兰昆德拉用了德文词“kitsch”为“媚俗”定格。英美作家主要是借助幽默来抵御媚俗:幽默的要旨就是自嘲,是看到事物和自身荒诞的一面。但幽默并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中,自嘲更不是吾人的长处。所以我们必须借重禅意来平衡事物的两个方面,借重禅意来抵御媚俗。
《无尽藏》的作者对佛教有独到的见解。比如,中国的善男信女很多,临时抱佛脚进寺庙烧香许愿的不少,大雄宝殿是人们必到的地方,但笃信佛主的不多,真心了解佛教的不多。但《无尽藏》对佛教有很好的解读,作者指出:“塔才是庙的中心。”是的,在冷寂的地方,一座宝塔便让周围面貌一新。塔可以在城里,与其他建筑打成一片,也可以在山林之中孤悬一方,使山川生辉。就连北京这种地方,西郊群山中有一塔独立,似乎便也有了灵气。
“南国正清秋……笛在月明楼。”读到优美的词句,总有心慕手追的感觉,而且想还反推当时的南国明月,反推当时的春花朱颜。小说《无尽藏》就为读者反推了当时的故事,让读者领略了南京古代的风貌。《无尽藏》载于《中国作家》(长篇小说增刊)2013/上半年号。
无尽藏怎么读无尽藏读音为:[wú,jìn,cáng]。
《无尽藏》(长篇小说), 庞贝著, 作家出版社2014年2月首版, 台湾盖亚出版社2016年5月繁体字版,漓江出版社2017年1月修订版。中国知识悬疑小说第一人庞贝倾力打造,一部充满智性、知性、诗性和史性的精致之作,一部适于聆听、值得凝视的杰作。
一幅图,一首诗,一棵树,一座迷宫般的园林。这是空间的迷宫,是时间的迷宫,也是命运和人性的迷宫。东方禅意与西方悬疑的完美结合。一部迷人的书中书。一部智慧书。一部预言书。
2014年度"中国图书世界馆藏影响力"TOP10。这部作品2014年初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好评不断,对于这部"中国题材、国际表达"的小说力作,《人民日报》《读书》杂志等重要媒介纷纷予以评论。这部作品以其卓尔不群的品质赢得了读者的追捧,也获得了文学界的赞赏。
”无尽“就是源源不断,没有穷尽:
《维摩诘经·菩萨品》认为,“无尽”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又佛性广大无穷、妙用无边,谓之“无尽藏”。慧远《大乘义章》卷十四说:“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包念曰藏。”此外,华严宗认为,生灭无常的现象世界(有为法)也是“无尽”的,叫做“无尽缘起”,如众生无尽、世间无尽、虚空界无尽等。
佛法广大,要求修行者发愿无尽、布施无尽、持戒无尽乃至博闻无尽。《维摩诘经·菩萨品》用“无尽灯”比喻菩萨化导无量众生,“有法门名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
后亦以“无尽藏”泛指事物之无穷尽者。如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终日寻春不见春" 全诗是怎样的全诗: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出处:出自现代作家庞贝的《无尽藏》。
白话译文:
每个人都在追寻,但都找不到久长的幸福,春天意指自身生命的勃勃生机,它可不是向外能找到的。
无论是否意识到,我们其实都一直在追求自己的佛性,却总是在茫然无所悔,只有偶然的时候,看到窗前园里的梅花已悠悠盛开,呵!原来春意就在枝头,此意指,人的佛性只能偶然显露,刹那间若有所悟,随即悄然,似乎从未来过。
无尽藏始建于梁武帝时代,三阶教把它作为最重要的普行手段,并成为此教的一大特色。信行认为,“以无尽藏物,施贫下众生,由数得施奴,劝发善心,即易可得”;“教贫穷人,以少财物同他菩萨无尽藏施,令其渐发菩提之心。”
用无尽藏的财物,施给贫人,可以激发其从善之心,而施财物给无尽藏的人,则可发菩提心。信行还特别强调,个人布施作用有限。
不如众人共同协作作用显著:“若复有人多饶财物,独行布施,从生至死,其福甚少;不如众人,不问贫富贵贱、通俗,共相劝化,各出少财,聚集一处。随宜布施贫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
因此,他要求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必须融化于“无尽藏行”中,加入无尽藏的,每天至少要“舍一分钱或一合粟”。事实上,京城施舍,也遍及官僚富户。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庞贝,生于1966年,1985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参谋,1989年秋转业离京。此后曾为谋生供职报界,曾任《香港商报》首席记者,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现居深圳。
出版译著及编著作品多种,近年作品有电影剧本《上海王》(台湾金马电影节创投项目最佳剧本奖)、话剧剧本《庄先生》(两岸四地华文戏剧节最佳编剧奖),以及长篇小说《无尽藏》(《亚洲周刊》年度全球十大中文小说)。
一幅图,一首诗,一棵树,一座迷宫般的园林。《无尽藏》集禅意、诗意、知识和悬疑于一体,通过破译一幅《夜宴图》,将现实省思寄寓在烟雾缭绕的历史迷宫里。而这个迷宫是空间的迷宫,是时间的迷宫,也是命运和人性的迷宫。
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玫瑰之名》;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达芬奇密码》;也有人说,这就是那种只有博尔赫斯才可以写出而博尔赫斯无力完成的长篇小说。
-无尽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35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国学《农历》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