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简省——草书
【点睛之笔】
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创制的一种书体。其书写有结构简省,笔画牵连,上下呼应连贯,笔意奔放等特点,但是不便于识读。
【经典解读】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和散草之分。草书始于汉初,最初是指书写草率的隶书,即为“草隶”。
草书是中国书法发展到一定时期而产生的一种快速便捷书体。当时通行草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章草”。据说“章草”得名于汉章帝命大臣杜度用这种字体写奏章,也有人说“章草”就是汉章帝所创;还有人说“章草”得名于汉元帝时的书法家史游。总之,“章草”在汉代已十分普及。到了汉末,出了个大书法家张芝,他脱却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形迹,上下字之间的笔势,往往牵连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为“今草”,即一般所称的草书。到了唐代,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放纵开张,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飞扬,这就产生了“狂草”。由此可见,张芝乃“今草”之祖;张旭、怀素乃“狂草”之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34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怎么样描写桃花的作文,描写桃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