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3635】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顾凡及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8.5印张,2017年7月第1版,48元)
△共7个部分:①打开心灵之窗:视知觉探秘;②声响、气味和听到颜色、听觉、嗅觉和联觉探;③留住岁月的痕迹:记忆探秘;④人有喜怒哀乐:情绪探秘;⑤聪明与愚笨的分野:智能探秘;⑥社会交流的工具:语言探秘;⑦难以解开的“世界心结”:意识探秘。结语:极目眺望新大陆。
○这本书将人类认识心智的历史进程奠基于现代神经科学的新知识、新进展之上,从感知觉、记忆、情绪、智能、语言和意识多个侧面,介绍了科学家在征服这个“生命科学最大挑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小宇宙”——大脑,虽然它只有三磅(约1.36kg)重,但却和浩瀚无垠的宇宙一样复杂,一样神秘,所以,许多科学家将人类的大脑戏称为“三磅宇宙”。
○“六亲不认”的背后,为何有人“见面不识”。
○斯佩里,美国神经科学家,由于对分裂脑所做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说:“在出现脑之前,宇宙中既没有颜色,也没有声响,更没有味道或是气味,大概也不会有感觉、感受或情绪。”
○“我们并不是用眼睛来看的,而完全是用脑来看的”。
○埃德尔,奥地利裔美国神经科学家,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他认为:“我们之所以是我们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就取决于我们学到的东西和记忆到的一切”。
○希波克拉底,古希腊时期著名医生,西方医学奠基人,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他认为:“人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快乐、愉悦、欢笑、运动,还有悲伤、忧愁、沮丧和哀伤都来自大脑,而不是来自其他东西”。
○霍金斯,美国计算机工程师、企业家、掌上电脑和智能电话的先驱,红杉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创立人。他说:“脑以大量记忆构造出世界的模型。你所知道的所有东西都储藏在这个模型中。脑就根据这个以记忆为基础的模型不断地预测未来。正是这种预测未来的能力才是智能的关键。”
○罗思,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神经学教授,他认为:“语言是‘最高级’的认知功能之一,它和个人的身份认同以及智力密切相关”。
○克里克,英国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及神经科学家,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他认为:现在应该从科学的角度来思考意识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是开始严肃而精心地设计实验来研究意识问题的时候了。
○1982年,明斯基:“人工智能的问题是科学所碰到过的最难的问题之一”。
○心智研究必将成为21世纪的科学最前沿。
适合提高孩子心智的书妈妈们带娃时困难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带娃出门、抱娃上厕所等,但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和我一样的难题,就是如何给宝宝选绘本,看着书店和网上五花八门的书,头都大了,怎么选?选什么?哪些对孩子心智发育更有帮助?
本着对孩子负责的原则,至今没找到一套让我满意的绘本,说我挑剔也好,选择障碍也罢,反正凑合我是做不到的。
但就在前几天,同事给我拿过来两套书,分别是触控发声书“听,谁的音乐会?”系列和触摸洞洞书“躲猫猫”系列,问我觉得好不好,当我拿到手时,不禁感叹,竟然还有这么好玩的书,简直要嫉妒这个时代的孩子们了。
“听,谁的音乐会?”高饱和度的油画和古典音乐完美结合,能提高宝宝艺术修养;“躲猫猫”凹凸不平的小洞洞和趣味的绘画,既可以玩躲猫猫游戏,还能触摸洞洞提高感知力,这两套书简直太完美了。不卖关子,赶紧给大家来介绍下吧。
01听,谁的音乐会?
说实在的,我也是个有艺术细菌的人,所以也很注重孩子的音乐修养。
还记得我怀孕时就天天各种听,像莫扎特的管弦乐、摇篮曲等,不知道我儿子现在那么喜欢音乐,律动感也很棒,跟胎教音乐有没有关系,哈哈~
如今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习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希望孩子拥有高雅气质与艺术修养。
这套《听,谁的音乐会?》共4册,适合给0~6岁孩子,它是国内首款古典音乐类触控发声书,专为幼儿音乐艺术启蒙精心设计。
书中收录了来自4位音乐巨匠的共24首世界经典乐曲中的片段,每首曲子取最耳熟能详,也是最精彩的一小段(大约15秒),这些古典名曲中,运用了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丰富的乐器,就是在给孩子“找感觉”。
油画加旋律 修养不言中
宝宝在刚接触古典音乐时,因为太抽象了,所以无法理解其中表达的东西。
而这套书的每一个画面,都有一只只可爱的、演奏着乐器的动物们;丰富饱满的色彩,让视觉效果加倍,整个画面充满了想象力和感染力。
每翻到一个新的跨页,就马上能感受到整个画面表达出的情绪,愉悦的,活泼的,或者是惬意的,优雅浪漫的……让宝宝可以更直观的“看到”音乐。
维瓦尔第的《夏·g小调协奏曲》,画面中,蛙群在荷塘中欢快地舞蹈,盛夏的气息扑面而来!
贝多芬的《欢乐颂·d小调第九交响曲》中,画面明亮活泼,袋鼠一家欢乐地舞蹈、嬉戏。
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老虎们拉着小提琴,时而激昂,时而低沉。
在持续的耳濡目染下,审美能力和韵律感,会渗透到孩子的内心,成为内在的艺术修养。
比如逛商场时,广播里放了巴赫的协奏曲,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就是普通的音乐,但看过绘本的小朋友可能就不一样。
稍小点的宝宝会跟你说:“妈妈,这是小提琴的声音”;稍微大点的孩子就会明确的说:“妈妈,这是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瞬间你就会觉得选这套书是多么明智。
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读后感查默斯小时候有一只眼睛视力模糊,当他终于配了合适的眼镜后,他不仅看东西更为清楚,而且有了深度感,这是他以前所没有体验过的。尽管他在理论上知道深度知觉,但是真的有深度知觉的主观体验和只是理论上知道完全是两回事。还有一个更生动的例子。巴里是一位美国的神经科学家,她生下来就是对眼,两眼不能协同工作,所以她实际上总是下意识地快速交替使用一只眼睛来看东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33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