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鉴赏

大道家园 2023-07-16 08:58:06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鉴赏作者:张俊山

徐志摩

有如在火一般可爱的阳光里,偃卧在长梗的,杂乱的丛草里,听初夏第一声的鹧鸪,从天边直响入云中,从云中又回响到天边;

有如在月夜的沙漠里,月光温柔的手指,轻轻的抚摩着一颗颗热伤了的砂砾,在鹅绒般软滑的热带的空气里,听一个骆驼的铃声,轻灵的,轻灵的,在远处响着,近了,近了,又远了……

有如在一个荒凉的山谷里,大胆的黄昏里,独自临照着阳光死去了的宇宙,野草与野树默默的祈祷着,听一个瞎子,手扶着一个幼童,噹的一响算命锣,在这黑沉沉的世界里回响着;

有如在大海里的一块礁石上,浪涛象猛虎般的狂扑着,天空紧紧的绷着黑云的厚幕,听大海向那威赫着的风暴,低声的,柔声的,忏悔他一切的罪恶;

有如在喜马拉雅的顶颠,听天外的风,追赶着天外的云的急步声,在无数雪亮的山谷间回响着;

有如在生命的舞台的幕背,听空虚的笑声,厌世与自杀的高歌声,在生命的舞台上合奏着;

我听着了天宁寺的礼忏声!

这是那里来的神明?人间再没有这样的境界!

这鼓一声,钟一声,磬一声,木鱼一声,佛号一声……乐音在大殿里,迂缓的,漫长的回荡着,无数冲突的波流谐合了,无数相反的色彩净化了,无数现世的高低消灭了……

这一声佛号,一声钟,一声鼓,一声木鱼,一声磬,谐音磅礴在宇宙间——解开一小颗时间的埃尘,一收束了无量数世纪的因果;

这是那里来的大和谐——星海里的光彩,大千世界的音籁,真生命的洪流,止息了一切的动,一切的扰攘;

在天地的尽头,在金漆的殿椽间,在佛像的眉宇间,在我的衣袖里,在耳鬓边,在官感里,在心灵里,在梦里……

在梦里,这一瞥间的显示,春天,白水,绿草,慈母温软的胸怀,是放乡吗?是故乡吗?

光明的翅羽,在天极中飞舞!

大圆觉底里流出的欢喜,在伟大的,庄严的,寂灭的,无疆的,和谐的静定中实现了!

颂美呀,涅槃,赞美呀,涅槃!

“涅槃”是佛教宣示的最高生命境界。这种境界是教徒经过长期修道,终于觉悟到平等周满,毫无缺漏的教义真谛(此即佛教所谓“圆觉”),从而实现脱离一切烦恼,进入自由无碍的精神天地的生命状态。可以看出,徐志摩在这篇散文诗里倾力描绘的就是佛教的这种修炼境界。

作品是通过状写常州天宁寺的礼忏声来展现涅架境界的。正当寺内佛事进行之际,从寺里传出“鼓一声,钟一声,磬一声,木鱼一声,佛号一声……”绵绵不绝,如梦如幻。那众多的声音在大殿里“迂缓的,漫长的回荡着”,又“磅礴在宇宙间”,显得无比和谐,宏大而弥漫。在闻者的听觉中,这和谐的音响使“无数冲突的波流谐合了,无数相反的色彩净化了,无数现世的高低消灭了……”,以至感到灵魂超脱肉体而升华,“大圆觉底里流出的欢喜,在伟大的,庄严的,寂灭的,无疆的,和谐的静定中实现了!”诗人对于身临的这种佛事境界可谓体察细微,参悟透彻。因此,可以说诗人此情此境,获得了一次独特的生命体验。这种生命体验无关世事凡俗,而是全身心投入的宗教情绪,所以他在诗篇结尾才那么忘情地“颂美”涅槃,“赞美”涅槃!

诗人在诗篇里表现出善于捕捉和表现感觉的才能,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这里,佛事的礼忏声不仅仅是多种声音的交混回响,而且被描绘为一种意境,那浓郁的宗教氛围给人以浃肌沦髓的强烈感染,犹如身临其间,油然兴起皈依的向往。由于诗篇着意于渲染一种“境界”,所以开篇用六个段落对礼忏声进行博喻。虽然每一个比喻都有独特的意境呈现,但它们共通的境界效果却是那种沉响的幽渺、悠远和终如大音希声般的寂寥。以这种博喻创造的氛围最终统一于“天宁寺的礼忏声”,这就为下文展开描绘涅槃境界铺垫了韵味十足的张本。博喻来自宏富的想象,感觉依仗敏锐的神经,诗人就是以其艺术创造的奇才孕育了这篇弥满宗教气息的奇文。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是徐志摩写于一九二三年十月,于同年十一月在晨报上发表。

作品原文
有如在火一般可爱的阳光里,偃卧在长梗的,杂乱的丛草里,听初夏第一声的鹧鸪,从天边直响入云中,从云中又回响到天边;
有如在月夜的沙漠里,月光温柔的手指,轻轻的抚摩着一颗颗热伤了的砂砾,在鹅绒般软滑的热带的空气里,听一个骆驼的铃声,轻灵的,轻灵的,在远处响着,近了,近了,又远了……
有如在一个荒凉的山谷里,大胆的黄昏星,独自临照着阳光死去了的宇宙,野草与野树默默的祈祷着。听一个瞎子,手扶着一个幼童,铛的一响算命锣,在这黑沉沉的世界里回响着:
有如在大海里的一块礁石上,浪涛像猛虎般的狂扑着,天空紧紧的绷着黑云的厚幕,听大海向那威吓着的风暴,低声的,柔声的,忏悔它一切的罪恶;
有如在喜马拉雅的顶颠,听天外的风,追赶着天外的云的急步声,在无数雪亮的山壑间回响着;
有如在生命的舞台的幕背,听空虚的笑声,失望与痛苦的呼答声,残杀与淫暴的狂欢声,厌世与自杀的高歌声,在生命的舞台上合奏着;
我听着了天宁寺的礼忏声!
这是哪里来的神明?人间再没有这样的境界!
这鼓一声,钟一声,磐一声,木鱼一声,佛号一声……
乐音在大殿里,迂缓的,曼长的回荡着,无数冲突的波流谐合了,无数相反的色彩净化了,无数现世的高低消灭了……
这一声佛号,一声钟,一声鼓,一声木鱼,一声磐,谐音盘礴在宇宙间解开一小颗时间的埃尘,收束了无量数世纪的因果;
这是哪里来的大和谐星海里的光彩,大千世界的音籁,真生命的洪流:止息了一切的动,一切的扰攘;
在天地的尽头,在金漆的殿椽间,在佛像的眉宇间,在我的衣袖里,在耳鬓边,在官感里,在心灵里,在梦里……
在梦里,这一瞥间的显示,青天,白水,绿草,慈母温软的胸怀,是故乡吗?是故乡吗?
光明的翅羽,在无极中飞舞!
大圆觉底里流出的欢喜,在伟大的,庄严的,寂灭的,无疆的,和谐的静定中实现了!
颂美呀,涅槃!赞美呀,涅槃!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赏析
前半部分那六个有如段奇瑰的想象和描写,奠定了这篇散文诗成功的基础。在这里,诗人不仅把听觉感受转化成了视象,而且通过诗人的灵视,展开了一个广袤的、冲突的、包罗万象的世界。作者不像宗教徒那样,把现世简单描绘为一片苦海或一切罪恶的渊薮,而是敏锐地抓住对礼忏声的感觉和想象,通过动与静、虚与实的有机配合,构筑了一个天、地、人并存的在世世界。礼忏声既作为对比,又作为尺度,同时也作为救赎的因素,被描绘为初夏可爱阳光中动听的鹧鸪啼鸣,月夜沙漠里月光温柔的手指和轻灵的驼铃,死寂宇宙间大胆的黄昏星(唯一的光明)和预言家;它美,睿智,神圣而又庄严,因而罪恶向它忏悔,云翳因之洗涤,让人在它面前感到现实生存的空洞,从而向神性站出自身。
如此动人和富有意味的声音感知与想象,很容易使人们想到海德格尔阐明的诗性言说:将天空之景观与声响和不同于神的东西之黑暗与沉重寂聚为一体,神以此景观使我们惊讶不已。在此奇特之景观中,神宣告他稳步到来的近。(《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篇散文诗中,神也是这样到来的。可贵的是,诗人能在高度集中的感知和想象中,通过语言的命名与恰当的技巧安排,迎候它的出场亮相,让它和人类生存发生紧密的关联,构造无数冲突的波流、相反的色彩和现世的高低等浑浊的、渴求救赎的现世世界,然后一同将它们带入净化静定的澄明之境。前半部分并排的六个比喻,展开得十分具体、细腻,具有徐志摩语言独有的浓艳灵动的风格,但空间非常博大、苍茫,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氛围。后半部分由动而静,由外入内,最终进入心的澄明和瞬间感悟,发出内心的欢呼。与之相对应,诗人采取了诗的排比复沓抒情与散文展开细节相融合的表现手法,这是散文诗的特点:自由、舒展、纯净而又丰富,十分适合表现崇高和有神秘意味的经验与感受。

关于常州的诗句现代1. 关于常州的诗句
关于常州的诗句 1.描写常州的诗句或歌词
从"诗国"和"诗派"说起中国在世界上有"诗国"之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常州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诗国"之称,这是常州人的骄傲.当然,后一个"诗国"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城市或地区.另外,这个称呼也不是自封的,它有历史根据.大约是在清代初年,浙江著名诗人查慎行(初白)就有过这样的诗句:"毗陵诗国千年事".

苏东坡:《踏莎行》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说尽功名话。

一首七律: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生计一生迂。

这首诗的前半首说常州属地的无锡、宜兴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我乐意在这里躬耕养老,你愿意来吗?下半首说,常州宜兴地处偏辟、可能容不下你的高车华盖,但民风俭朴真能让我这书生有个着落。不要怪我在常州停留时间长,我在这儿正在经营一生之计呢。
2.常州的诗歌
徐志摩的《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赏析 【原文】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① 有如在火一般可爱的阳光里,偃卧在长梗的,杂乱的丛 草里,听初夏第一声的鹧鸪,从天边直响入云中,从 云中又回响到天边; 有如在月夜的沙漠里,月光温柔的手指,轻轻的抚摩着 一颗颗热伤了的砂砾,在鹅绒般软滑的热带的空气里, 听一个骆驼的铃声,轻灵的,轻灵的,在远处响着,近 了,近了,又远了…… 有如在一个荒凉的山谷里,大胆的黄昏星,独自临照着 阳光死去了的宇宙,野草与野树默默的祈祷着。

听一 个瞎子,手扶着一个幼童,铛的一响算命锣,在这黑 沉沉的世界里回响着: 有如在大海里的一块礁石上,浪涛像猛虎般的狂扑着,天 空紧紧的绷着黑云的厚幕,听大海向那威吓着的风暴, 低声的,柔声的,忏悔它一切的罪恶; 有如在喜马拉雅的顶颠,听天外的风,追赶着天外的云 的急步声,在无数雪亮的山壑间回响着; 有如在生命的舞台的幕背,听空虚的笑声,失望与痛苦 的呼答声,残杀与淫暴的狂欢声,厌世与自杀的高歌 声,在生命的舞台上合奏着; 我听着了天宁寺的礼忏声! 这是哪里来的神明?人间再没有这样的境界! 这鼓一声,钟一声,磐一声,木鱼一声,佛号一声…… 乐音在大殿里,迂缓的,曼长的回荡着,无数冲突的 波流谐合了,无数相反的色彩净化了,无数现世的高 低消灭了…… 这一声佛号,一声钟,一声鼓,一声木鱼,一声磐,谐 音盘礴在宇宙间——解开一小颗时间的埃尘,收束了 无量数世纪的因果; 这是哪里来的大和谐——星海里的光彩,大千世界的音 籁,真生命的洪流:止息了一切的动,一切的扰攘; 在天地的尽头,在金漆的殿椽间,在佛像的眉宇间,在 我的衣袖里,在耳鬓边,在官感里,在心灵里,在梦 里,…… 在梦里,这一瞥间的显示,青天,白水,绿草,慈母温 软的胸怀,是故乡吗?是故乡吗? 光明的翅羽,在无极中飞舞! 大圆觉底里流出的欢喜,在伟大的,庄严的,寂灭的,无 疆的,和谐的静定中实现了! 颂美呀,涅盘!赞美呀,涅盘。
3.有关常州淹城的诗句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4.苏轼对常州的诗词
苏东坡,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一代文坛盟主。

他于文学、艺术、医学、经学,以及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创作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就是这样一位文化巨人,他的一生与我们江苏常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特别是他本是四川眉山人,他却选择了常州作为他的终老之地。常州成了苏东坡的第二故乡。

有人认为苏东坡获赦北归以后,选择常州宜兴(宜兴旧属常州)作为他的卜居地,纯属一种偶然性的无奈之举。其实,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从他的诗、词、文、札记、奏章等来看,此举决非偶然。

它是苏东坡衡量再三后的选择。 为什么苏东坡与常州宜兴会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他为什么会选择常州宜兴作为他的卜居之地呢? 一、鸡黍之约 苏东坡与常州宜兴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

那年苏东坡进京赶考,进士及第。在一次同年们聚会上,与他同桌的是常州府宜兴县的蒋颍叔(之奇)、单锡以及武进县的胡宗夫等。

苏东坡从蒋之奇、单锡、胡宗夫的介绍中,了解到了江南的秀丽风光。他被江南的秀情风景迷住了。

在酣酒中定下了卜居常州宜兴的“鸡黍之约”。然而,由于年少气盛,苏东坡自认为自己还没有施展抱负,故当时只是一时的兴致所至,并没有非常认真,这可以从苏东坡与蒋之奇的唱和之诗中看出: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江上秋风无限好,枕中春梦不多时。 琼林花草闻前语,إ画溪山指后期。

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后来,苏东坡又先后结识了常州的钱公辅、钱济明(世雄)父子、胡仁修、报恩寺长老和宜兴的滕元发(达道)、邵民瞻、蒋公裕等老友。

这些同窗好友都与他成了莫逆之交。在他以后的宦海生涯中,尤其是在他遭到贬斥的流放生活中,这些好友给予了他无私的关心。

友情、亲情的温暖与关怀,是苏东坡钟情于常州宜兴的源头。 二、风光无限好 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他于熙宁六月岁末到熙宁七年五月奉命 赴常润一带赈灾,在常州一带滞留半年左右。

完成赈灾任务后,他应好友蒋之奇、单锡等的邀请,在宜兴小住,在他们的陪同下,游览了芙蓉山水、إ画溪明、古洞奇穴、玉潭凝碧等名胜。苏东坡流连于群山苍翠、溪水明澈、藤花掩映、杏柳错综的美景之中,就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中。

十分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依稀感到了阳羡(宜兴的别称)正是他将来躬耕退隐的归宿。 苏东坡在常润赈灾时,曾写过五首怀念杭州太守陈襄的诗。

其中第五首是: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还。

惠泉山下濡湿的泥土,阳羡溪头晶莹的大米,江南地方简朴淳厚的民风,深深地吸引了苏东坡,使他闪起了归老于此的念头。 熙宁七年五月苏东坡好友钱公辅在常州逝世,苏东坡前去吊丧,并作《哀词》,发出了“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独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多君子”的感慨。

这说明了苏东坡后来选择常州作为他的归隐之地,并非偶然,他对常州这方土地是早有所钟情的。 就在这年,苏东坡委托宜兴好友在宜兴买田,准备将来在此归隐。

三、求住常州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直到元丰七年才得到赦 免。

政治上的坎坷沉沦使他退隐田园、躬耕自给的愿望更加强烈。常州美丽富饶的土地、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莫逆之交的朋友让他留恋不已,他决定请求朝廷让他留在常州居住。

他两次乞求朝廷准予他在常州居住。他在《乞常州居住表》中写道:“……而赀用罄竭,无以出陆,又汝州别无田业可以为生。

犬马之忧,饥寒为急。……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特许于常州居住。”

当他得知朝廷准予他常州居住时,他喜极而泣,为如愿以偿而歌:“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 元丰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苏东坡率全家抵达常州贬所。

几经周折,苏东坡终于回到了这片朝思暮想的土地。他游遍了常州城景。

在太平寺和报恩寺等都留下了他的诗:“六花ا葡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

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几天后,苏东坡携全家定居宜兴的田庄。

置身于江南农家风光,苏东坡由衷地发出了感慨:“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物外游。

有书仍懒著,且漫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这时苏东坡完全过着理想的生活,没有政治,没有公文,没有吃不饱饭的后顾之忧。他完完全全地放松着自己,从从容容地享受着江南秀丽的风光。

但命运总不让苏东坡有块宁静的土地。这时政局起了极大的变化,朝廷又起用苏东坡,并委以重任。

喜忧参半的他只得告别了他刚刚建好的家园,启程赴任去了。 四、常州了缘 元佑八年,一直保护苏东坡的高太后去世了。

灾祸接连降到 苏东坡身上。他连连被贬,从定州到英州,再到惠州,又从惠州被贬到海南岛的儋州。

直到元符三年,苏东坡等元佑大臣被大赦。朝廷给了他一个虚职,允许他在外州任便居住。

这样,苏东坡就面临着。
5.苏轼对常州的诗词
苏东坡,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一代文坛盟主。

他于文学、艺术、医学、经学,以及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创作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就是这样一位文化巨人,他的一生与我们江苏常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特别是他本是四川眉山人,他却选择了常州作为他的终老之地。常州成了苏东坡的第二故乡。

有人认为苏东坡获赦北归以后,选择常州宜兴(宜兴旧属常州)作为他的卜居地,纯属一种偶然性的无奈之举。其实,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从他的诗、词、文、札记、奏章等来看,此举决非偶然。

它是苏东坡衡量再三后的选择。 为什么苏东坡与常州宜兴会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他为什么会选择常州宜兴作为他的卜居之地呢? 一、鸡黍之约 苏东坡与常州宜兴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

那年苏东坡进京赶考,进士及第。在一次同年们聚会上,与他同桌的是常州府宜兴县的蒋颍叔(之奇)、单锡以及武进县的胡宗夫等。

苏东坡从蒋之奇、单锡、胡宗夫的介绍中,了解到了江南的秀丽风光。他被江南的秀情风景迷住了。

在酣酒中定下了卜居常州宜兴的“鸡黍之约”。然而,由于年少气盛,苏东坡自认为自己还没有施展抱负,故当时只是一时的兴致所至,并没有非常认真,这可以从苏东坡与蒋之奇的唱和之诗中看出: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江上秋风无限好,枕中春梦不多时。 琼林花草闻前语,。
6.求描写常州的古诗词或者古文(题目加作者)零碎的不要,求多求全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作者: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南来三见岁云徂①,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②。

烟花③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④,

但把穷愁博⑤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⑥。

常州赋-(清)褚邦庆

悼念一佳人兮,音容笑貌于目。魂逾天际不归兮,只我一人独居。言我朝同行梦系兮,饭食果腹难入。心痛而嘉酒狂醉兮,不得与君相聚。

依稀回往前尘兮,思念佳偶而伤。只愿相伴相随兮,处景以为相思。朝朝幕幕而思念兮,期城南之离京。却薄酒而设祭兮,君可否与之对饮。空席而对神往兮,空杯以祭佳人。于歌而舞悄声兮,冥冥之音回旋。神浮郁而天际兮,于地神之伤感。暴雷之声昼起兮,如你音之相唤。清雨坠地之声兮,如话语之传送。飘飘而云彩状兮,于你之归探望。飘飘而不舍离兮,你我之情深重。伏天地万物之灵兮,隔你我于阴阳。

心平而常思念兮,你志记怀于心。殷殷挂怀希望兮,我存心而不忘。鸟雀同伴飞翔兮,我在旁起送别。举目相望以远兮,带走一时之心伤。恻耳聆听雀鸣兮,如你不舍之言。

刻思念于心头兮,你之容颜记心。回想往尘交往兮,你我相隔南北。扶椅以对南望兮,抛向心之所在。知淑答礼温存兮,使人想而心伤。生南方之秀地兮,出殷殷之才女。才华横意望背兮,痛失而使心伤。回思而使眷顾兮,终君相伴难望。

白鹤啼鸣相告兮,对殷殷之眷恋。寄以往之思念兮,此声不决于耳。翩翩之起舞步兮,我心随而神往。仿佛与你共舞兮,你我相拥而起。扶姚琴而共舞兮,起仙乐同之漫步。伯牙拂琴相伴兮,你我随之共享。高山飘渺云际兮,半山端卧而赏。细雨飘然而落兮,你我雨中登岳。泣泣而成悲痛兮,随我身旁而过。举目观望你身兮,飘飘然入云端。垫足伸手而触兮,虚无缥缈而散。至时悲痛无语兮,望星空而悲叹。

其身荡舟入海兮,人鱼共舞为乐。轻起波涛问浪兮,魂荡碧波行。问君安去回魂兮,家中点烛引境。望星而起思偶兮,日出等盼东方。思万般千般苦兮,为与心之苦处。夜夜不眠思眷兮,只得待君念君思君。独处凄惨无依兮,佳偶不知何寻。待到佳人至兮,回首往事不敢忘
7.谁能提供关于常州人文的诗词歌赋
知我,爱我,教我,诲我,如海深恩未得报;病离,乱离,生离,死离,可怜一诀竟无缘”。

这副哀挽曾任江苏临时都督庄蕴宽的挽联的作者就是他的外甥女,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作家、诗人和散文家陈衡哲。陈衡哲(1890~1976),笔名莎菲,出身名门望族。

祖父陈钟英、伯父陈范(《苏报》馆主)、父亲陈韬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和诗人。祖母赵氏、母亲庄曜孚都是常州人,能文善画。

陈衡哲也出生在常州,幼时从父母习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在庄蕴宽影响下富于探索精神,倾慕西方科学文化。

1914年考中清华留美学额,在美国瓦沙女子大学、芝加哥大学学习西洋史、西洋文学,获学士、硕士学位。1920年即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先后任职于商务印书馆、东南大学、四川大学。

曾4次代表太平洋关系学会中国理事会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主编《中国文化论丛》。作为新文学运动最早的女作家,她摆脱了文言文的写作,与其他先驱一起开拓了新文学的大道。

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白话诗《人家说我发了痴》,讽刺了美国人的势利眼,有评论说该诗与鲁迅同年发表的《狂人口记》相映成趣。作为一个学者、历史学家,她对妇女、教育、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935年因率直发表揭露四川社会问题文章,遭黑暗势力围攻,愤而离川。抗日战争中,辗转于香港、昆明、重庆,对国统区的腐败现象十分不满。

解放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小雨点》、《衡哲散文集》上下卷、《文艺复兴史》、《西洋史》上下册,以及英文著作《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等。
8.常州的诗歌
徐志摩的《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赏析

【原文】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①

有如在火一般可爱的阳光里,偃卧在长梗的,杂乱的丛

草里,听初夏第一声的鹧鸪,从天边直响入云中,从

云中又回响到天边;

有如在月夜的沙漠里,月光温柔的手指,轻轻的抚摩着

一颗颗热伤了的砂砾,在鹅绒般软滑的热带的空气里,

听一个骆驼的铃声,轻灵的,轻灵的,在远处响着,近

了,近了,又远了……

有如在一个荒凉的山谷里,大胆的黄昏星,独自临照着

阳光死去了的宇宙,野草与野树默默的祈祷着。听一

个瞎子,手扶着一个幼童,铛的一响算命锣,在这黑

沉沉的世界里回响着:

有如在大海里的一块礁石上,浪涛像猛虎般的狂扑着,天

空紧紧的绷着黑云的厚幕,听大海向那威吓着的风暴,

低声的,柔声的,忏悔它一切的罪恶;

有如在喜马拉雅的顶颠,听天外的风,追赶着天外的云

的急步声,在无数雪亮的山壑间回响着;

有如在生命的舞台的幕背,听空虚的笑声,失望与痛苦

的呼答声,残杀与淫暴的狂欢声,厌世与自杀的高歌

声,在生命的舞台上合奏着;

我听着了天宁寺的礼忏声!

这是哪里来的神明?人间再没有这样的境界!

这鼓一声,钟一声,磐一声,木鱼一声,佛号一声……

乐音在大殿里,迂缓的,曼长的回荡着,无数冲突的

波流谐合了,无数相反的色彩净化了,无数现世的高

低消灭了……

这一声佛号,一声钟,一声鼓,一声木鱼,一声磐,谐

音盘礴在宇宙间——解开一小颗时间的埃尘,收束了

无量数世纪的因果;

这是哪里来的大和谐——星海里的光彩,大千世界的音

籁,真生命的洪流:止息了一切的动,一切的扰攘;

在天地的尽头,在金漆的殿椽间,在佛像的眉宇间,在

我的衣袖里,在耳鬓边,在官感里,在心灵里,在梦

里,……

在梦里,这一瞥间的显示,青天,白水,绿草,慈母温

软的胸怀,是故乡吗?是故乡吗?

光明的翅羽,在无极中飞舞!

大圆觉底里流出的欢喜,在伟大的,庄严的,寂灭的,无

疆的,和谐的静定中实现了!

颂美呀,涅盘!赞美呀,涅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32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