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尚书《汤誓第一》译文与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16 08:50:24

尚书《汤誓第一》译文与赏析汤誓第一

汤誓第一

【原文】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1],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2]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3]。今尔有众[4],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5]?’予惟[6]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7]?’夏王率遏众力[8],率割夏邑[9]。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10]?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11],今朕必往。尔尚辅予一人[12],致[13]天之罚,予其大赉汝[14]!尔无不信,朕不食言[15]。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16],罔有攸赦。”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疑至》、《臣扈》。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朡[17],俘厥宝玉。谊伯、仲伯作《典宝》。

【注释】

[1]陑(ér):古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南。

[2]格尔,来吧。台:代词,我。

[3]有夏:夏国。有,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殛(jí):诛杀。

[4]有众:众人。有,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5]穑(sè)事:种植庄稼的事。割:通“曷”,疑问代词,为什么。正:通“征”,征讨,征伐。

[6]惟:通“虽”。

[7]如台:表示发出疑问,如何。

[8]率遏众力:竭尽民力。率,语气助词。遏,通“竭”,尽。

[9]割:剥削,剥取。

[10]时:代词,是,这个。曷:何,什么时候。

[11]兹:代词,此,这种。

[12]尚:庶几,表示提出希望。一人:君王自称,说自己只能当一人,相当于后代的“孤家寡人”一类。

[13]致:动词,达到,用,来。

[14]其:将。赉(laì):赏赐。

[15]食言:不真实的、欺骗人的话,说假话。

[16]孥:通“奴”。降成奴隶。戮:刑戮。奴戮,或以为奴,或加刑戮,这是古代刑罚的一种方式。

[17]三朡(zōng):商代国名,约在今山东定陶东北。

【译文】

伊尹辅佐商汤讨伐夏桀,队伍开拔到山西永济一带,于是与夏桀在鸣条之野展开大战。战前作动员令,即为《汤誓》。商汤激奋地说:“来吧,诸位,你们都要听我的话,不是我小子大胆发动战争,是因为夏王犯了许多罪行,所以,上天才命令我上前讨伐它!现在,你们大家常说:我们的国王太不体贴我们了,把我们种庄稼的事儿都舍弃了。犯了这样大的错误,怎么可能纠正别人呢?我听到你们说的这些话,知道夏桀犯了许多罪行。我怕上帝发怒,不敢不讨伐夏国!”“现在你们将要向我说:夏桀的罪行究竟怎么样呢?夏桀一直要人民负担沉重的劳役,人民的力量都用完了,他还在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人民对夏桀的统治非常不满,大家都怠于奉上,对国君的态度很不友好,甚至要与夏桀一起去死!夏国的统治已经坏到这种程度,现在我下决心要去讨伐它!你们只要辅助我,奉行上天的命令讨伐夏国,我就要加倍地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是决不会失信的!假若你们不听从我的话,我就要惩罚你们,让你们当奴隶,决不宽恕!”等商汤灭掉夏朝以后,想把社神迁走,结果没有成功。史官根据这件事作《夏社》、《疑至》、《臣扈》等。先前,夏桀被打败以后,带着许多宝器逃到了三朡国,商汤乘胜追击,打下三朡,俘虏了夏桀,抄获的大量的宝器,史官谊伯、仲伯根据这件事写了《典宝》。

【解析】

商汤,姓子名履,舜的大臣契的十四代孙,商朝的开国君主。当时夏王桀荒淫暴虐,民怨很大;又侵削诸侯,致使诸侯怨恨。诸侯昆吾氏举兵叛乱,汤率领诸侯借口讨伐昆吾。消灭昆吾以后,汤又乘胜讨伐夏桀。伐桀以前,汤的诸侯不愿造次。汤在都城亳告喻众人吊民伐罪的道理。篇中“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真实反映了夏国人民痛恨暴君暴政的心情。

商汤正是看准了天怨人怒的大好时机,举兵伐桀,他显得没有夏启讨伐有扈氏时那么自信,那么正气凛然,而是以劝说加威胁,软硬兼施,不由得有些让人怀疑他振振有词地控诉夏桀暴行时,是不是心怀鬼胎,另有打算?慷慨激昂最容易激起听众的共鸣。善于演说的讲演者早已把听众的心理揣摩透了,正如有人很懂得用一把鼻涕一把泪来赚取别人同情爱怜一样。商汤算得上是出色的演说家,那句“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有巨大的穿透力,可以算得上是个千古名句。

《四书》里,《汤誓》说: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是什么意思?这是出自《孟子》当中的一句话,题目有误,应该是“时日皆丧,予及女皆亡”。有关这一句的解释如下:
1、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⑴:‘经始灵台⑵,经之营之。庶民攻⑶之,不日⑷成之。经史勿亟⑸,庶民子来⑹。王在灵囿⑺,幽鹿攸伏⑻。幽鹿濯濯⑼,白鸟鹤鹤⑽。王在灵沼⑾,於轫⑿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⒀曰:‘时日害丧⒁?予及女⒂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2、注释:
⑴《诗》云:下面所引的是《诗经.大雅.灵台》,全诗共四章,文中引的是前两章。 ⑵经始:开始规划营造;灵台,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⑶攻:建造。 ⑷不日:不几天。 ⑸亟:急 ⑹庶民子来:老百姓像儿子似的来修建灵台。 ⑺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 ⑻幽鹿:母鹿;攸:同“所”。 ⑼濯(zhuo)濯:肥胖而光滑的样子。 ⑽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 ⑾灵沼:池名。 ⑿於(wu):赞叹词;轫(ren),满。⒀《汤誓》:《尚书》中的一篇,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是的誓师词。 ⒁时日害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 ⒂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
3、关于这一句的翻译:
‘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

求一首古代诗歌,描述在烈日下劳作的奴隶骂太阳的,甚至愿意和太阳同归于尽。「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
我觉得你肯定是在《孟子·梁惠王上》的第二段看到的,
具体内容是: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鴈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32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