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山海经》《槐江之山》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16 02:33:51

《山海经》《槐江之山》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山海经》:槐江之山

《山海经》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龇,槐鬼离仑居之,鹰鹯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本文节选自《山海经·西次三经》。由于时代久远,地名变易,现在已无法确定槐江之山的确切位置。但《山海经》曾说在它的“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由此推算,槐江之山的大体方位还是可以界定的,而从本文中说它是“(黄)帝之平圃(即玄圃)”来看,它应是昆仑山脉的组成部分,也是黄帝游居之地。

在本文中,作者以简朴的语言扼要地描述了槐江之山的河流走向、物产宝藏、奇木异鸟和奇特的鬼神形象。丘时之水从此发源,向北流注于泑水,水中出产鲜美的蠃母(蛤蜊)。山上则有丰富的黄金、白银、美玉、丹粟、雄黄、榣木。这座黄帝游居的平圃,有马身人面、虎文鸟翼的天神英招守护着,他不仅是槐江之山的主神,而且还要“徇于四海”,似乎拥有更大的神威和权力。至于槐鬼离仑、有穷鬼、后稷以及八足二首、其音勃皇、其状如牛、见之则有战争的天神,也是神话中的人物,奇形怪状,神秘莫测。所有这一切,都包含着文学描写的成分,富有浪漫色彩,具有一定的审美意味。从山水旅游文学的角度考察,这类山川神祇、方物特产也是古代游记中津津乐道的内容。但最精彩、最富有审美情趣的是作者所展示的博大的空间和壮阔的山川之美。从南望昆仑、西望大泽、北望诸龇、东望恒山的描述中,可以想见在槐江山之颠驰目骋望,收揽四方高山大泽的阔大境界,和独立山头,纵览山河的宏伟气魄。在地理方位上,这四方的高山大泽,尽管可能考之失实,稽之或非,但既是神话,也就不必牵强拘泥,以实相求。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宏观天下,游目山川的山水精神。正因为远在上古时代就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得以形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悠久传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这极目游观之中,不仅体现出深刻的空间意识,而且以简约生动的笔墨描绘了昆仑山“其光熊熊,其气魂魂”的壮美景色和淫(瑶)水“其清洛洛”的优美风光。在中国人心目中,巍巍昆仑从来就是一座神圣的山,而这里所描绘的正是它作为“(黄)帝之下都”在人们面前初次展现出来的风貌。它那熊熊腾烈的光焰、魂魂弥漫的元气,扬灵宇宙,焜耀天下,它是那样地庄严、宏伟、雄峻,就象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一样地崇高伟大。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山海经》的作者在这里对山水美感特征的描写,已经无可争辩地、十分准确地把握了光熊熊、气魂魂与清洛洛的两种不同美感。这山的炎盛光气、水的落落清流,正好和《易经》中所论述的阳刚美、阴柔美相符合,这又有力地说明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把握与理解,是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的。中国山水旅游文学,从这里开始萌芽,加上《禹贡》和《穆天子传》,便构成了它最初的源头,经汉魏六朝而至唐宋,便汇成了波澜壮阔的文学洪流,使中国成为山水旅游文学最发达的国家。

山海经•第一卷(5~7)西次三经(5)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䲹(pi读第二声)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崖。钦䲹化为大鹗(e读第四声),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hu读第二声),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jun读第四声)鸟,其状如鸱(chi读第一声),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yi读第四声)大旱。

(五)《山海经》西次三经~钟山

①无草焉。

②无木。

③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䲹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崖。钦䲹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

④无河流。

⑤无矿产。

(6)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yao读第二声)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rang读第二声)。

(六)《山海经》西次三经~泰器之山
①无草焉。

②无木。

③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④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

⑤无矿产。

(7)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luo读第二声)母,其上金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左囟右比],槐鬼离仑居之,鹰鸇(zhan读第一声)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七)《山海经》西次三经~槐江之山
①无草焉。

②无木。

③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④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

⑤其中多蠃母,其上金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

5.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就是钟山,钟山的山神的孩子,名字叫做鼓。鼓长着人的脸和龙的身子。他曾和钦䲹神在昆仑山南面联手杀害了天神葆江。黄帝因此在钟山东边的瑶岸将鼓和钦䲹杀死了。钦䲹死后化为一只大鹗,这只大鹗形体像一般的大鹏,却长着黑色的斑纹和白色的脑袋、红色的嘴巴和老虎一样的爪子,发出的叫声就像是晨鹄在鸣叫。它一出现就会有大的战乱。鼓死后变成鵕鸟,形状相貌像鹞鹰但是长着红色的脚和直直的嘴,身上是黄色的斑纹,脑袋是白色的,发出的声音就像是鸿鹄的叫声,它一出现就会有大的旱灾。

6.再往西一百八十里,就是泰器山。观水从这里发源,往西流注入流沙河。水里面长着很多的文鳐鱼,形状像是鲤鱼,虽然是鱼的身子但是长着鸟的翅膀,浑身是苍色的斑纹,却长着白色的头,红色的嘴,常常在西海活动,又在东海畅游,晚上的时候在天空翱翔。它的叫声和鸾鸟啼叫的声音很像,它的肉又酸又甜,吃了这种肉可以治疗癫狂病。这种鱼一出现,天下的庄稼就会丰收。

7.再往西走三百二十里,就是槐江山。丘时水发源于这座山,再往北流注入泑水。水里面有很多螺师,山下有很多石青、雄黄,还有很多的的琅玕、黄金、美玉。山的南坡有很多粟粒大小的丹沙,北坡有很多金银。槐江山可以说是天帝悬在半空的园圃,由天神英招主管。英招长着马的身子人的面孔,身上有老虎的斑纹还有一对禽鸟的翅膀。英招巡行四海,宣布天帝的旨令,发出的声音就像用辘轳抽水。站在槐江山上向南望,可以看到昆仑山,那里火光熊熊,气势恢宏。往西看,可以看到大泽,就是后稷死后埋葬的地方。大泽的里面有很多美玉,北面有很多榣木,在它上面又有很多若木。往北看去,可以看到诸毗,里面住着一个叫做槐鬼离仑的神仙,这里也是鹰、鹞等飞禽聚集的地方。往东看去,可以看到四重高的恒山,就是穷鬼居住的地方,各自分类聚集在一起。这里有洪水下泄,清清冷冷,汩汩流淌。这里居住着一个天神,形状相貌像是牛,长着八只脚,长着一条马的尾巴,啼叫的声音就像乐器吹奏的声音。这个天神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大的战乱。

卷第四十六(8)于时青鸟司开,条风发岁,粤上斯巳,惟暮之春。左氏传郯子曰:青鸟氏司启者也。易通卦验曰:立春条风至。楚辞曰:献岁发春,汨吾南行。上巳,已见上文。毛诗曰:嗟嗟保介,惟暮之春。同律克和,树草自乐。禊饮之日在兹,风舞之情咸荡;去肃表乎时训,行庆动于天瞩。周礼曰:太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郑玄曰:同,阴律也。尚书曰:八音克谐。孔安国曰:谐,和也。汉书,文帝诏曰: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礼传曰:禊者,洁也。仲春之时,于水上衅洁也。论语曰:风乎舞雩,咏而归。蔡邕月令章句曰:秋冬肃急之后,故布生德,和政令,去肃急。礼记曰: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载怀平圃,乃睠芳林。芳林园者,福地奥区之凑,丹陵若水之旧。殷殷 均乎姚泽,膴膴尚于周原。狭丰邑之未宏,陋谯居之犹褊。山海经曰:槐江之山,实惟帝之平圃,南望昆仑。十洲记曰:芳林园在青溪菰首桥东,齐高帝旧宅。齐有天子,为旧宫,宫东筑山凿池,号曰芳林园。遁甲开山图曰:骊山之西原有阜,名曰风凉,雍州之福地。西京赋曰:寔惟地之奥区神皋。帝王世纪曰:尧生于丹陵。吕氏春秋曰:颛顼生于若水,乃登为帝。又曰:舜陶于河滨,钓于雷泽,登为天子,贤士归之,万人誉之,陈陈殷殷,无不戴悦。高诱曰:殷,盛也。吕氏春秋曰:舜为天子,辄辄(厄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27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