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杨一清《游温泉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16 02:09:10

杨一清《游温泉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杨一清:游温泉记

杨一清

温泉螳川胜景,非特南国重而天下亦驰誉焉。盖泉之微妙,不尽其说,穷源溯流,大抵天地之功用、二气之良能也。吾友少师西崖李公曰:“闻泉之寓滇中,清孰尚焉。世之所奇宝也。莫非苍、碧効灵,昆、洱蕴精,不复发为异物,而独钟为此泉?西南山川灵气之成,造化之治也!”予曰:“然阳气作用,神道推行,乃能至和融凝结。缙绅辈素有似天、似月、似镜之喻焉。猗欤,盛哉!虽新丰之骊山、黄山之红泉,迥乎其莫埒矣。惜乎钟于僻壤,而不得在九域之内。若在域内,使秦汉之君游焉、荡焉,尤有胜于神女、太真之叹赏焉。临颍庾亮诸公,又不知何以出天巧,呈地奇,锦心绣腹而赋诗也。虽然,古人不幸不得遇于斯泉,犹幸斯泉而得遇于今人也!”

吁,美矣哉!予承命扫茔,缘暇降观于泉。异哉,人文之盛者,余波润泽之及也。书之为温泉记。

昆明安宁温泉,是一个著名的疗养旅游胜地。以其水碧如玉,又名“碧玉泉”。据说早在唐代就被发现了。明清以来,许多滇游者和著名宦滇学者都到达这里,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文。如明嘉靖年间,著名学者杨慎就多次游温泉,写了《温泉游记》及《温泉诗》。杨一清《游温泉记》一文比杨慎早,可以说是温泉旅游散文中见于记载的最早作品。

杨一清曾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承命扫茔,缘暇”回省故里,在螳螂川畔紧依温泉筑石淙精舍居之。《游温泉记》一文即作于此间。

此文仅三百字,是一篇精萃洗炼的短文。因其简洁而不必细分段落,仿佛一气呵成,读来余味无穷。文章不像其他游记一样详细描绘所览景观,叙写游踪怀抱,只在“盖泉之微妙,不尽其说”九个字中不知不觉地轻轻一笔带过。显然,作者认为温泉之美,以汤沐为妙。而远在明朝,那里也没有许多文物古迹可资阐发怀古之情。而文的主旨却在于它的理趣。

首句点出:“温泉螳川胜景,非特南国重,而天下亦驰誉焉。”这是全文发挥的关键。云南虽然也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胜地,然而终因山川梗阻,“天下驰誉”的实不算多。作者生于云南而长于湖南,方有了较多的机会游学中原,一展才华。回到滇乡,又见此偏于一隅,闭塞落后之状,当然是不无感慨的。就如这温泉“虽新丰之骊山,黄山之红泉,迥乎其莫埒也”,被誉为天下“温汤之冠”、“世之奇宝”,也难驰誉国中。所以作者写道:“莫非苍(苍山)碧(碧鸡山)効灵,昆(昆明池即滇池)洱(洱海)蕴精,不复发为异物而独钟为此泉?西南山川灵气之成,造化之治也!”为什么如此灵气的山川,如此造化之创构仅仅钟于一泓温水而不发为“异物”,感荡自然,造就一方?我们不妨设想,如果杨一清也如大多数滇人一样老死川下,或许云南就少了一个朝中卿相,这不是不可能的。像这样的遭遇,岂独只有杨一清一人而已。所以作者写道:“惜乎钟于僻壤而不得在九域之内!若在域内,使秦汉之君,游焉,荡焉”,那末,安宁温泉就会闻名于天下,而“尤有胜于神女、太真之叹赏”了。或者帝妃不到,让诗人骚客们到此而“出天巧,呈地奇,锦心绣腹而赋诗也”,同样也不至于淹没无闻的。

最后,叙述因“缘暇”而归故里扫墓得观于温泉胜景,作此文赞美。篇末叹曰:“异哉!人文之盛者,余波润泽之及也!”真是感慨系之矣。

读完全文,令人想起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作者并不客观地去写景绘情,而是寓论议于景,赋哲理以情,因胜景而生感慨,藏理趣于山水。不过作者写得很自然,仿佛信手拈来,乍读倒也轻松,细咀其味渐深。南人读之,尤觉一唱三叹,是一篇别致的旅游散文佳品。

洪亮吉《游城北清凉山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洪亮吉:游城北清凉山记

洪亮吉

夫兼葭盛则唫虫集矣,云霞生则爨烟绝矣。犹复绀宇斜出,瞰临流之舟;青藤上缘,接过岭之树。于是纵睇幽远,悼叹今昔。连山青而百里,夕阳红而万状。草露炫目,天风振衣。声摇鹊巢,影入雉堞。盖曾不半日,而城北之胜,已俱览焉。庵名隐仙,楼则扫叶。北登翠微之亭,西泛莫愁之艇。升阜陟冈,游禽输其捷;鸣榔鼓棹,潜鳞讶其狂。阴谷蔽日,流萤已飞;长林无风,密叶自下。金栗数树,与松花竞香;秋棠千株,共玉蕊比洁。泠泠瑟瑟,凉生秋初;寥寥萧萧,境出尘表。兴尽而返,途穷乃归。经黄公之酒垆,指徐君之墓树。欢悰方延,哀绪忽振。盖数君者,灵爽尚接,笑言如生,而坟土已三尺矣。既伤曩游,复念逝者,同行孙君星衍、汪君为霖、陶君涣悦,亦并有怀旧之感,相与弹琴赋诗,荡此哀郁。迨至白日入地,红灯烛天,始复联骑以前,接坊而过。臻于快园,复予雅集,亦庶几曩哲投辖之旨,古人秉烛之义焉。是日也,孙君等各赋诗,而亮吉为之记。

洪亮吉在《平生游历图序》一文中说:“生平性嗜山水,踪迹所至,几遍寰宇”,他每到一地都要赋诗作文,然而令人钦佩的是这些诗文毫不雷同,各具特色,看他的山水诗文,犹如跟随他在作千里游程,时有奇景突现,耳目一新之感。这篇《游城北清凉山记》描绘了南京清凉山的金秋风光,表达了对亡友的追念之情,读来自然亲切,很有感染力,充分现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作者以“蒹葭盛则唫虫集矣,云霞生则爨烟绝矣”一联开首,点明季节正值初秋,天空中云霞灿烂,变幻莫测。登上清凉山俯瞰仰视,但见水面彩舟荡漾,岭上青藤绕树,处处透露出一片勃勃的生机。极目远眺,又见夕阳正在缓缓西下,玫瑰色的霞光将周围世界映得色彩斑斓,黛绿色连绵起伏的山峦也被罩上一层薄薄的红晕,沾有露水的花草随风摇摆,煜煜闪光。黄昏时分的山谷是那样的迷人!此时,四周显得格外宁静,唯有穿峡而过的清风在伴着急于归巢的喜鹊和山鸡一展歌喉,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场面!

作者游兴大增,继续攀登,决意深入到山中去仔细观赏。峰回路转,竹径通幽,他来到隐仙庵、扫叶楼前,一时更有超尘脱俗之感。从此地出发,作者北登翠微亭,只见起伏的山冈上游禽展现出轻捷的身姿;西泛莫愁艇,又见翠绿的湖水中潜鳞在出神地谛听窥探。近旁,黑魆魆的山谷里萤火虫在飞舞,静幽幽的森林内枯树叶在下落。山坡上,金栗、秋棠、松花、玉蕊竞相开放,东一片黄澄澄,西一片白花花,清香四溢,美不胜收,好一幅金秋风景图!

游兴既畅,作者一行便准备骑马返回。归途中恰巧经过亡友的墓地,立时哀绪忽生。回想当年曾一起欢游名山大川,同享春光秋色,如今已是天上人间两茫茫,不禁感叹唏嘘,一路哀伤而归。

这篇游记属于骈体,除少数几处散句外,其余皆为对仗句式,且工整自然,如“北登翠微之亭,西泛莫愁之艇”,两句之中平仄相对,押同一韵脚。接下去几句亦如此:“升阜陟冈,游禽输其捷;鸣榔鼓棹,潜鳞讶其狂”,非但对得工整,而且描绘传神,将游禽的轻捷身姿、潜鳞的惊讶表情维妙维肖地刻画出来。文中还十分注意色彩的作用,“连山青而百里,夕阳红而万状”,以红对青,反差强烈,效果极佳。又如“金栗数树,与松花竞香;秋棠千株,共玉蕊比洁”,不仅色彩明丽,而且馨香幽远,令人读之犹如置身于其间。整篇游记语言清新凝练,绘景细微传神,将清凉山的丝丝秋意、幅幅美景再现于字里行间,很值得一读。

陆游《游小孤山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陆游:游小孤山记

陆游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桀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老杜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搏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游小孤山记》也是《入蜀记》中的一则。小孤山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大江中,隔水与南岸的江西彭泽县相望。因状如女子发髻,所以俗名髻山。小孤山,又因音近而讹转为小姑山,并由此产生小姑嫁彭郎的传说。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江南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嶷然独立,而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余尝过小孤山,庙像乃一妇人,而敕额为圣母庙,岂止俚俗之谬哉!”在讹传中衍化为神幻故事,所以苏轼有“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的诗句。

陆游的这篇游小孤山记,看起来是按航程顺次记叙,但仔细揣摩之后,方知作者深得用笔比衬之妙。未写小孤山前,先以烽火矶相衬:“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在写过澎浪矶、小孤山时,还是先不具体写小孤山,而是概述长江中独峙的著名山峰:“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从更广阔的背景上为小孤山作远比和补衬。最后又以澎浪矶对比:“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层层烘衬,以宾拱主。

作者描写小孤山之美,选用各个角度进行透视刻画,既有总体的印象:“峭拔秀丽”;也有较远距离的远眺:“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峰岩的颜色,突起的形貌,高峻接云的气势,在短短十字之中,勾画无余;有近看:“愈近愈秀”;还有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景观变化:“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绿装素裹,晴峰雨髻,姿颜色貌,秀丽动人,当然,更美的是小孤山傍晚的景色:“微雨”天气,“南望彭泽、都昌诣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江水浩茫,南岸远峰隐约连绵,烟雨迷濛,在一片渺阔的银灰色的背景上,偶尔有雪白的鸥鹭飞起隐没,使这一寥寂的境界引起轻微的动荡,显得别有韵味,而最后的“有俊鹘搏水禽,掠江东南去”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猛健的鹘鸟扑击水禽,并迅疾地掠过江面飞向东南天空,作者的心绪也随之引向空渺的境界“陆游所创造的这一意象,空寞冷隽而又矫举不凡,尤其是“掠江东南去”,更寓含难以明言的深意。

陆游在感叹小孤山上祠宇荒残时提出:“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这一看法极为精到。自然美景有其独立的美,但如能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建置楼台亭阁,便可以人工美丰富和扩大自然美。明人计成《园冶》中曾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人工建筑所创造的空间,可以与自然山水所本有的空间,相互谐和地组合,“与江山相发挥”,表现出“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沉复《浮生六记》),江山的自然美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集中、变化、延伸和丰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26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