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古文观止·晋献公杀世子申生》译文与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16 01:44:46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礼记·檀弓上》

【题解】

《礼记》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其内容主要是对先秦礼制的记载和论述,以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逸事等。此篇记述申生在被谗蒙冤的情况下,不申辩以伤君父之心,不出奔以暴扬君父之过,宁可选择自杀,从容就死,是后世宋儒宣扬的“父要子死,儿不得不死”的典型。

【原文】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63]:“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64]?”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注释】

[63]重耳:申生的异母弟,后为晋文公。

[64]盖:同“盍”,为什么。

【译文】

晋献公将要杀掉他的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你为什么不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向君主表白呢?”太子说:“不行。君主有了骊姬才感到幸福,我讲出真相就会伤君主的心。”公子重耳说:“那你为什么不逃走呢?”太子说:“不行,君主会说我想要谋害他。天下难道有无父的国家吗?再说我能够逃到哪里去呢?”

【原文】

使人辞于狐突曰[65]:“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66],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67],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68],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注释】

[65]狐突:晋国的臣子,申生的老师。

[66]伯氏:即指狐突。鲁闵公二年,晋献公派遣申生伐东山时,狐突曾劝他趁此机会逃到别的地方去,申生没有听从。

[67]子少:指骊姬的儿子奚齐,年纪还小。

[68]图:策划,谋划。

【译文】

于是太子申生派人去向狐突辞别,说:“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忠告,以致弄得性命不保,申生不敢贪生怕死。但是,我们君主年纪已老,爱子奚齐年纪还小,国家将会多灾多难。您又不肯为君出谋划策,您如果肯为君主谋划政事,申生虽死也感激您的恩惠。”于是行了再拜稽首的礼节,然后自杀了。因此他被称为“恭世子”。

【评析】

本文篇幅虽小,却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文章通过写申生和重耳之间的对话,让人为之动情。申生面对骊姬的诬陷和父亲的误会,不愿意向父亲申明自己的委屈,因为怕父亲知道真相后伤心;他也不愿意出逃到其他国家,因为怕把父亲的过错宣扬出去。刻画出申生受冤之时还顾忌君王之心,在矛盾心理的支配下,申生走投无路,最后选择自杀,描绘出一个忧国忧民、以死奉行“孝道”的形象。申生的所为,既表现了他对国家局势的清醒认识,也显示了他敬顺事上的忠孝情怀。

“杀身以成仁”,为了某种理想和价值追求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确实难能可贵。它体现了古人对生命存在的一种深刻领悟。申生的作为只符合儒家的“孝道”,但在今天看来,申生的行为是愚孝的,是不可取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26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