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古文辞类纂《张仪说韩襄王》全文

大道家园 2023-07-16 01:11:06

古文辞类纂《张仪说韩襄王》全文张仪说韩襄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为除守徼亭障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秦带甲百馀万,车千乘,骑万匹,虎鸷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者,不可胜数也。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率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皆言曰‘听吾计,则可以强霸天下。’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诖误人主者,无过于此者矣。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绝韩之上地,东取成皋、宜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有也。夫塞成皋,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先事秦则安矣,不事秦则危矣。夫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赵,虽欲无亡,不可得也。故为大王计,莫如事秦。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莫如韩。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敝邑秦王必喜。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是故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御史,须以决事。”

韩王曰:“客幸而教之,请比郡县,筑帝宫,祠春秋,称东藩,效宜阳。”

苏秦和张仪是同一个时期的人么?求详解不是。

张仪是秦惠文王时期,苏秦是秦昭襄王时期。

1、苏秦

苏秦(?~公元前284年),字季子,东周洛阳人,受封“武安君”,战国时著名的战略间谍。苏秦出身普通,后来因“游说诸侯以显名”,并在战国末年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2、张仪

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扩展资料:

张仪一生的主要功业是帮助秦国推行连横之术,破坏东方各国发起的旨在进攻秦国的合纵之策。具体说来,作为纵横家的张仪主要以舌辩为武器以游说诸国,一生中的两大战场分别是魏国和楚国,他的外交功业也主要是建立在与这两国打交道的过程中。

张仪于秦惠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入秦,此时秦国的主攻对象是三晋和东方各国,张仪一来就对秦惠王许诺说他可以破坏东方国家的联盟,“举赵亡韩,臣荆魏,亲齐燕,以成伯(霸)王之名”,惠王听了很高兴,就留下了他并逐渐对他委以重任。

公元前328年惠王派张仪和公子华出兵攻占魏国的蒲阳(今山西永济县蒲州),胜利之后,张仪却建议惠王将蒲阳归还给魏国,并将公子繇入质于魏以换取魏国更多的领土。得到允许后,张仪又亲自陪公子繇入魏,

对魏襄王说既然秦国对魏国如此友好与尊重,魏国当然更不可以无礼于秦国,趁机说服魏襄王将上郡(今山西榆林东南)十五县和少梁(今陕西韩城县南)划归于秦,以为答谢。秦惠王得了土地,认为张仪大有功劳,遂擢升他为秦相。

公元前323年,张仪与齐、楚、魏等国的大臣会于啮桑(魏地,今江苏沛县西南)。这次会议,魏、齐、楚的目的是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共同防御秦国,而张仪的目的则是破坏这种联系。

为了进一步破坏魏国与齐国的盟友关系,公元前322年,张仪辞去秦国的相位,到魏国去劝说魏王结好秦、韩以攻齐、楚,与魏相惠施在魏王面前展开辩论。

尽管张仪事先贿赂了魏王周围的一些人帮他鼓吹,但最终还是惠施以理取胜。张仪眼见游说不成,就暗地里请秦王出兵攻占魏国的几处土地。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襄王继立,张仪再次游说襄王善秦,襄王不听,张仪只得败兴归秦。

这样张仪在魏国滞留了4年,秦国在军事上占了少许便宜,外交上却没有取得多少成功。公元前317年张仪复相秦,秦王派庶长疾攻韩、赵,大战于修鱼(今河南原阳县西南),斩首8万,张仪于是挟强秦余威出使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逼魏就范。

魏襄王不得已接受了张仪的计谋,结好于秦,合纵之约受到破坏。

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与张仪率秦师伐蜀,蜀亡,置蜀郡。秦灭蜀意味着秦西南秦岭以外的广大地区尽入秦国版图,而这时魏、赵、韩等国的势力也已转弱,秦国的矛头就转向了南方的楚国,张仪的活动舞台也随之转移。

公元前313年,张仪出使楚国,以行贿利诱的方法诱使楚王与齐国断交,他向楚王许诺秦国愿献商于之地(今河南浙川县西南)六百里给楚国,并说秦王希望再与楚国结为姻亲。楚怀王喜出望外,慨然应允。

尽管遭到了以屈原为首的楚国有识之士的反对,可惜楚怀王不听他们的意见,竟然厚赂张仪,与齐断交,派一名使者随张仪入秦索地。张仪回到咸阳,佯称下车失足受伤,三月不朝。等齐国因与楚国绝交而结好于秦国时,张仪才出面接见楚使。

表示愿以个人食邑六里献与楚王,并责怪楚王误听六里为六百里是太看轻了秦国的土地。楚怀王知道上当后大怒,公元前312年,发兵攻秦以报复,但却战败了,秦取丹阳、汉中二地,置汉中郡。

公元前311年,秦再攻楚,取召陵(今河南偃师县东)。秦王遣使赴楚,表示愿归汉中之半与楚修好。怀王提出只要张仪,不要土地。张仪立即向秦惠王请命前往。

惠王怕楚王报复他,不太放心他去。张仪说,秦强楚弱,楚国敢把我怎么样?而且上官大夫靳尚受我重贿,已买通楚王宠妃郑袖,而郑袖的话,楚王无不听从,所以他自信能不辱使命。张仪到楚国,立即成为阶下囚。

靳尚这时果然出面对楚王说,张仪被拘必将激怒秦王,秦王一怒,楚国将没法对付。靳尚又去对郑袖说,秦王将嫁美女于楚。如果秦女来了,郑袖在楚宫的地位就岌岌可危。如果郑袖能设法让楚王释放张仪,并且厚待他,让他去阻止秦王嫁女之举,郑袖就可以固宠。

楚王最终经不起郑袖的迷惑,竟又接见张仪,待之以礼。张仪于是大肆吹嘘秦国的强大,诋毁合纵者是自取危亡之术,那些鼓吹合纵的策士们都是“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楚“不与猛虎而与群羊”,极为危险。

他提出秦楚两国要世代相亲,两国太子可以交质,并愿送来美女。楚怀王为之心动,不顾屈原等人的力谏,与张仪达成了协议。张仪在楚国这个外交竞技场上,可以说是取得了完胜。

此后,张仪又去韩国,说服韩襄王散合纵之约以亲秦。韩国势弱,不敢违拗,只得听命于秦。说韩成功后,秦惠王对张仪甚为赏识,封赐五邑,号武信君。又命他出使齐、赵、燕、魏,以类似对楚、韩的说法,灭各国志气,长秦国威风,说服各国连横亲秦。

前311年,秦惠王驾崩,武王继位。秦武王非常不喜欢张仪,张仪也自知不免于难,于是要求到魏国去以吸引齐、魏交战,为秦国提供武装干预的借口。秦武王乐得顺水推舟,遂送他入魏。张仪在魏国呆了不到一年,去世于前公元310年。

—苏秦

—张仪

人民网—张仪确实是奔走四方的战国“辩论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25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