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文心雕龙》讲了什么内容

大道家园 2023-07-15 23:18:56

《文心雕龙》讲了什么内容《文心雕龙》讲了什么内容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文学理论巨着,作者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这本书也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体系严密的文学理论专着。《文心雕龙》对南朝齐梁时期以前的美学成果做了全面的总结,对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做了深入而细致地探讨和论述。

《文心雕龙》全书分为上下两编,每编25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总序”等五部分。其中,5篇总论是整部作品的枢纽和理论基础;20篇文体论,每篇分别论述一种或几种文体;19篇创作论,分别论述了作家的创作过程、创作风格、写作技巧和文辞声律等;5篇批评论,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它对过去的文风以及作家的成就从不同角度作出评价,并探讨了批注的方式方法;最后一篇是全书的总序《序志》,对作者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做了说明。

有史以来,我国对文学批评方面最为精密的书便是这部《文心雕龙》了,作者立论非常广泛,将所有的书都当成文学书来看。《文心雕龙》在孔子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上,采纳了道家的思想学说。近代有学者认为,《周易》的二元论对刘勰这本书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此外,刘勰写作《文心雕龙》的时候已经在定林寺参禅悟道,最初又帮助着名僧人僧祐整理佛经,因此,也有人认为《文心雕龙》多少会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文心雕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撰。“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文心雕龙”即文章写作精义。其讨论的对象,为广义的文章,但偏重于文学。其本意是写作指导,但从文章写作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出发,广泛涉及各种问题,结构严谨,论述周详。其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开创性的,因而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

《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原分上、下部,各二十五篇。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五篇,是全书的纲领,核心是《原道》、《微圣》、《宗经》三篇,要求一切以道为本,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二十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在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乐府》、《明诗》、《诠赋》等篇较重要;在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以《史传》、《论说》、《诸子》等篇较重要,意义较大。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二十篇(不含《时序》),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为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四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评析鉴赏。这两部分是全书的精华所在。以上四十九篇,加上最后综述,共五十篇。《文心雕龙》提出了相当富于创新而且系统的意见,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由于意义重大,历代都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学理论专家也越来越重视《文心雕龙》,以至研究团队有了“龙学”的美誉。

文心雕龙在讲什么文学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24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