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蟾宫曲·萧娥》原文注释与赏析〔双调〕蟾宫曲·萧娥①
晋王宫深锁娇娥,一曲离笳,百二山河②。炀帝荒淫,乐陶陶凤舞鸾歌。琼花绽春生画舸,锦帆飞兵动干戈③。社稷消磨④,汴水东流,千丈洪波。
注释
①萧娥:指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氏。②“一曲离笳”二句:意思是隋炀帝虽有易守难攻的坚固山河,最终还是亡国了,萧后也流离塞外,只能以悲笳寄托哀思。百二,以二敌百。③“琼花”二句:意为隋炀帝乘着装饰华丽的大龙舟,于春天去扬州,观赏琼花,终于导致隋朝的灭亡。④社稷:原指土地神和谷神,多代表国家。
赏析
曲子首句指出隋炀帝沉迷女色而导致误国,最终不但以二敌百的坚固山河不能保住,连自己的亲人也流离失所。下句“炀帝荒淫”说得更为直白,和上句相呼应。下两句概括叙述了炀帝荒淫、黩武、祸国殃民的历史事实。最后,以“汴水东流,千丈洪波”作结,比喻一切陈年旧事都如东逝之水,留下的只是后人对历史的空自叹息。曲子用隋炀帝的荒淫与奢侈及其带来的亡国结局作警示,加大了表现力度。而以贵为皇后的萧娥的悲惨结局起篇,使兴亡之叹变得沉重,最后的结局使沉重又加一层。
《双调蟾宫曲自乐》元曲原文及译文【原文】
双调·蟾宫曲·自乐(草团标正对山凹)
孙周卿
草团标正对山凹。
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注释】
草团标正对山凹:酒店挂的幌子正对着山凹。草团标,一名草囤儿,酒店挂在门前作为幌子的草把,用以召来顾客,《衣车袄》二折店小二白:“挑起这草囤儿,烧着这旋锅儿热,看有什么人来。”
山竹炊粳:用山间野竹烧饭。粳,米不粘为粳。
山芋:番薯,可食用。
山韭:山韭菜。山溜响冰敲月牙:山上冻结的冰溜子被风折断发出的响声,好象是冰敲月牙发出的声音。
元佳:美好。元,美。《易·坤》:“黄裳元吉”。注云:“上美为元”。
【赏析】
山中的生活是极其简朴的,用山竹炊的.粳米饭,用山水煎煮的山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然而其乐融融。住在山上,吃在山林,欣赏的是山中优美的天然风光。元朝的文人,以超然于世俗为尚,这已经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所以这类作品在元朝散曲中最多。
【题解】
这首题为《自乐》的小令,是作者脱离尘世、隐居深山而自得其乐心情的写照。
双调·蟾宫曲·自乐
双调·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元曲赏析及题解 双调·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注释】
“有酾(诗shi1)”二句:借用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句子:“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是指曹操临江饮酒,横握长矛吟诗,可谓一代英雄。酾酒,饮酒。槊,长矛。曹公,曹操。紫盖黄旗:指一种云气,也叫紫云,形状如黄旗紫伞。《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记载:“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这是说黄旗紫盖状的云气,出现於东南方向,东吴可能得到天下。按照古代迷信说法,黄旗紫盖状的云气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真龙天子。这里比喻东吴孙权建立了帝业。
赤壁东风:指东吴孙权。周瑜在赤壁大战曹操,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操的战船,从而打败了曹操的百万之众,奠定了东吴立业兴邦的基础,同时形成了魏、吴、蜀三国鼎峙的局面。
更惊起南阳卧龙:诸葛亮崛起于乱世之秋,辅助刘备建立统一大业。南阳卧龙,诸葛亮曾隐居于南阳卧龙岗,人称卧龙先生。
八阵图:诸葛亮所作的阵形,一说在陕西沔县东南,一说在四川奉节县南,一说在四川新都县。
西蜀:三国之一,又称蜀汉,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公元263年为魏所灭。因四川西部古代为蜀国,所以历史上把刘备建立的国家称为西蜀。
江东:指三国时孙权建立的吴国,地处江东,又称东吴。
【赏析】
这首曲子缅怀三国英雄曹操、周瑜和诸葛亮,歌颂了他们的丰功伟绩。此曲借用典故,抓住“酾酒临江”、“赤壁东风”和“八阵图”等典型事件,分别创造了曹操、周瑜和诸葛亮的英雄形象,并高度概括了三国鼎峙的形势。全曲写得凝炼紧凑,沉郁奔放。
【题解】
本曲再现了三国人物的风采,歌颂了他们的丰功伟绩,表达了作者追慕古贤、大展经纶的宏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21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