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质《【双调】折桂令·【正宫】叨叨令》题解|注释|鉴赏
周文质
周文质(?—1334),元曲作家。字仲彬,原籍建德(今浙江建德县)人,后移居杭州(今属浙江)。为钟嗣成同时期人,与钟以文相交20余年,曾见到《录鬼簿》将他列于“未死鬼”之列,而不久卒。《录鬼簿》记他:“体貌清癯,学问该博,资性工巧,文笔新奇。家世儒业,俯就路吏。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调,谐音律。性尚豪爽,好事敬客。”著杂剧4种,今仅存《苏武还朝》残曲。散曲存有套数5首,小令43首,多为男女相思之作,风格妍丽清奇,《太和正音谱》评曰:“如平原孤隼。”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①。山远横眉,波平消雪②。月缺沉钩③。桃蕊红妆渡口④,梨花白点江头⑤。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题解】
多景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的甘露寺边。这支曲子写景兼写离情。月夜之中,多景楼周围的景色迷离惝恍。春水东流,远山如眉,渡口江头,桃红梨白,多景楼的景色确是多姿多彩。末三句笔锋一转,点出在此与人分别而油然袭上心头的离愁。淡淡的悲哀,使前面迷离朦胧的景色,不禁蒙上了一层感伤的色彩。
【注释】
①渺——悠远,迷茫。
②波平消雪——水波平缓像白雪消融。
③沉钩——形容水中弯月的影子。
④红妆——喻桃花颜色红艳。
⑤白点——指梨花点点白似雪。
【正宫】叨叨令悲秋
叮叮铁马儿乞留玎琅闹①,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②。滴滴点点细雨儿淅零淅留哨③,潇潇洒洒梧叶儿失流疏剌落。睡不着也末哥④,孤孤另另单枕上迷模登靠⑤。
【题解】
本支曲子咏秋夜、秋风、秋雨,寄寓离情别绪。曲中着力描绘渲染秋夜中秋风、秋雨的种种声响,烘托主人公深夜不寐的孤独寂寞情怀,收到强烈艺术效果。本曲写法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从头至尾双声叠字、象声口语的运用,这不仅增强了曲子顺畅和谐的韵律美,还使其洋溢着质朴纯真的民歌风,这独特的写作风格也受到后人称道。
【注释】
①铁马儿——挂在屋檐下的风铃,又名檐马、玉马,风吹时互相撞击成声。乞留玎琅,与下文的“依柔依然”、“淅零淅留”、“失流疏剌”等,均为象声词。
②促织儿——蟋蟀。
③哨——本指鸟叫,此处指声响。一说哨同“潲”,雨随风斜着落下。也通。
④也末哥——也作“也么哥”,语尾助词,起增强语气作用,无实义。
⑤迷(diū)模登——糊里糊涂、迷糊困乏的样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20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