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百家姓《匡(kuāng)》姓起源

大道家园 2023-07-15 18:43:55

353 匡(kuāng)

353 匡(kuāng)

【寻根溯源】

匡姓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源自春秋时期的鲁国,句须为鲁国匡邑宰,其孙以祖父居官地名命姓,遂为匡姓。二是春秋时卫有匡邑(今河南长垣),郑有匡邑(今河南杞县),其邑人也有以邑为氏者。

【变迁分布】

早期在山东、河南一带活动。汉唐时期,山东匡氏较为着名,但在山西也有发展,并以晋阳郡(今山西太原)为郡望。当今姓氏中,排列第二百七十九位,匡氏除山东这样的传统居住区外,在南方有较大发展,如湖南、江西、贵州、四川、江苏都有匡氏居住与分布。

【名人荟萃】

匡衡:西汉大臣、经学家。东海郡承县(今山东省枣庄市)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着称。元帝时位至丞相。出身农家,少年好学,世传其凿壁偷光故事。

匡咸:西汉大臣。匡衡之子。因家学渊源,深明经术,历位九卿。平帝元始三年为左冯翊。其家代有为博士之人。

匡源:清代大臣、学者。清道光进士,继任翰林院编修,曾先后任江西、山西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1858年任军机大臣上行走,赐紫禁城骑马。1862年任随称赞襄政务大臣,咸丰帝病危,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同年,同治帝即位,两宫垂帘听政,慈棺罢匡源官,匡迁居济南。其后应聘为泺源书院山长,兼尚志书院山长,历时十七年。其着作有《珠云仙馆诗人钞》、《名山卧游录》、《奏议存稿》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20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