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安(ān)
79 安(ān)
【寻根溯源】
安姓一是源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黄帝有子昌意,昌意的次子安,住在遥远的西方,自号安息国,长时间和中原没有联系。其子孙以国为姓,称安氏。二是唐代的“昭武九姓”中有安姓。隋唐时,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各氏族统称“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
【变迁分布】
安姓以分布在东北、西北的安氏最为显赫。在中原、西北、西南及东部等地有一定分布,在武陵郡(今湖南溆浦)还形成望族。当今在东北、华北、西北及满、回、朝鲜等族中均有分布。
【名人荟萃】
安金藏:唐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为太常寺乐工。太子李旦被人诬告谋反,武后下令查处此事,金藏为洗脱太子罪名,当众引佩刀自剖其胸,肠出,并言“愿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武后感动,不疑李旦。
安禄山:唐代叛将。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原名轧荦山,本姓康。母为突厥人,后因其母嫁与胡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禄山。历任任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天宝三年兼范阳(治所在今北京)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天宝十年又兼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755年冬在范阳起兵反唐,举兵南下,攻下重镇洛阳。756年,于洛阳称大燕皇帝。后举兵西进,破潼关下长安,大肆杀戮。757年,因欲立安庆思为太子,被其长子安庆绪杀死。
安民:宋代着名石匠。长安(今西安一带)人。当时着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权贵,时颁蔡京所书《元党籍碑》于各州县,安民刻碑毕才知蔡京乃当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两酬金,为人称颂。
安维峻:清代着名谏臣。秦安县(今属甘肃)人。光绪年(1880)中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福建道监察御史。他性情耿直,不阿权贵,后因言获罪,被革职发派张家口军台。京城时人以“陇上铁汉”四字相赠,大刀王五及京城应考文人为之送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19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百家姓《危(wēi)》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