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自以为是

大道家园 2023-07-15 17:04:07

自以为是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就是自称自赞,自尊自大,也就是“自屎不厌臭”的意思。我们不论受过任何高等教育,我们不论居心如何公正无私(?),总瞧得起自己,瞧不起别人;我们总以为别人的金刚钻,不及自己的玻璃杯。等到自己得到了金刚钻,又看不中别人的玻璃杯了。

我们总以为别人的绸衣不及自己的布衫(较为挺刮),总以为别人的鱼肉不及自己的菜饭(较为清洁),总以为别人的大厦不及自己的单幢(较为便利),总以为别人的汽车不及自己的脚步(较为安全)。俗话说得好:“癞头儿子,是自己的好。”但是——但是忽然之间,我们发了一笔大财,我们也住大厦,也乘汽车,也吃鱼肉,也穿绸衣;那个时候,我们又不赞成单幢了,不赞成步行了,不赞成布衣菜饭了。

上面所讲的赞成或不赞成,都是物质方面的。关于思想,关于文字,也是自己的好——“天下文章,首推绍兴。绍兴人的文章,我的表兄总算第一了;但是他的文章,没有经过我批改过,他哪里敢发表呢?”

我们情愿称别人貌美,称别人体健,称别人大胆;我们决不肯真心真意地称别人多才多智。我们在读书之时,看到古人高妙的意见,往往自言自语道:“这是我素来就有的思想。真古怪!他也知道?什么事他都知道?”我们不佩服古人,我们佩服自己。有时我们连带“古人先得吾心”都不愿意说!

就是最不固定的天气,我们也常常预断。我们常常说:“是不是?今天下雨,果然不出我之所料。”歌曰:

“自屎不臭”,

人之常情。

自称自赞,

想增声名。

倘然属我,

石不胜晶。

倘不属我,

镜也失明。

虚者不实,

充者必盈。

何必瞎说,

何必瞎争?

原载一九四四年七月六日《新中国报》

自以为是是什么意思呢?自以为是[zì yǐ wéi shì]
汉语成语
本词条
是多义词,共5个义项
自以为是,汉语成语,拼音是zì yǐ wéi shì,意思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出自《荀子·荣辱》。
中文名
自以为是
外文名
be opinionated; be self-righteous
拼音
zì yǐ wéi shì
注音
ㄗˋ ㄧˇ ㄨㄟˊ ㄕˋ
出处
《荀子·荣辱》
快速
导航
成语用法成语辨析详细解释
引证解释
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荆公自以为是,复倡为三不足之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1]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世人往往自以为是,自夸其能。

自以为是是什么意思 自以为是的含义1、自以为是,汉语成语,拼音是zì yǐ wéi shì,意思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出自《荀子·荣辱》。

2、解释: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荆公自以为是,复倡为三不足之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18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