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荒煤《怀念》抒情散文鉴赏作者:陈荒煤
【原文】: 是春天,一个异常阴暗的春天;雨是好容易住了,但是看光景,也许要不了一会儿就又会滴落下来吧。
一整个春天几乎就是这样阴沉地过去了。
我是一整个春天连一朵花儿或是一根青草都没有看见过的;我想我底话一些也不夸张,我记得没错,就是瞧见有几颗瘦瘠的秃顶的树,那都好象是被竹篱笆围在人家院子里的,它们常常把那没有几片叶子的难看的头摇晃着,还向我表示什么骄矜似的。
在我底狭又矮的小房里,有煤烟和浓重的潮湿弥漫着,整天使我感到重压和窒息;夜间,有时我常冒着濛濛的细雨跑到街上去——与其说是想呼吸点较清新的空气,那还不如说想较畅快地呼吸一下的好吧,可是,酒精厂里底山芋及豆类被燃烧的气味,香烟厂里底霉烟草般的气味和胶皮厂里底橡皮气味,在黑暗里紧紧扰着一团,荡漾在空间,好象大地都正在腐烂一般,我是连呼吸都感到不能耐受的闷窒了。
春天这一季候底来到和它的逝去,我在感觉方面都似乎迟钝得不能去辨别了;但是,我不能欺骗我自己,我知道,这就是我曾经盼望过的春天,我不禁无法忍耐地激起可笑的愤恨和苦恼了。春天!这就是春天么?……
我在腐烂的窒息之中呼吸着。
是这样,白昼和夜晚,甚至在梦中我都不能够安宁了,我如同失去了什么。
在细雨霏霏我独自徜徉在街头的时候,在大雨淋沥的深夜失去睡眠的时候,我总渴望着一个明朗的春天,但当那么一个好天气到来了,我简直不知我将做些什么好;想的太多了,我想到一个静寂的地方去狂笑或是呐喊一阵,不能哭,因为眼睛只有燃烧而无泪水了,我又想去摘一朵玫瑰或是……唉!总之,我想有一个光明而美丽的日子,并且能让我尽性地去享受它。然而,好的天,却又是那么短促,一刹那,乌云就又叠上了。
于是,我愤恨了,苦恼了——我还能不诅咒么?……不过今天,我没有诅咒它,虽然同样还感到愤恨与苦恼。
我做了一个梦,今天。
我梦见一个现在不知在哪儿的友人;我和他从认识到别离不过是四五天的光景,那也正是春天里。
他不能大声说话。第一次和我谈话的时候,他并且用手势来帮助他自己;他告诉我他进了这一间阴黯而又窄小的笼子里的第一个晚上就不能提高声音了。
他平静但是热情地叙述那些故事:他鼻子里如何被灌进一些酸辣的汁液去,脊上如何被烙着,胸部如何遭受着残酷的鞭挞……好象在说明一般人底不可违背的命定的遭遇,而不是在说他自己。
“我现在算是完了!”末了,他把头侧过去喟然叹息一声道;轻轻地欠一欠腰,用一只手抚着肺部,好象动弹一下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可是他似没有悲哀,眼睛燃烧般炯炯放起亮光来,苍白的脸显得异常穆静和美丽的严肃。
是春天,可是我们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太阳;房里阴暗,地下潮湿;没有树,更不用说是花草了。惟独在晚上,从那一扇小铁窗吹进来的风才似乎给我们带来了一丝丝微凉的清新的春底气息。
也就是这阵风,常常给我们带来一些不知在哪个角落里飘荡的凄惨惨的呻吟和叹息。这使我们烦恼;他常常因此皱起一双浓黑的眉来。
离别的那天晚上,他在梦中欣慰地低喃着说道:“……这是春天,到底来了。你嗅这气味都知道……你看,你看!在那里,有一朵花!……多么美丽的天蓝色的……象一颗星星……唉,也象那,……那眼睛……。”
他继续地有些忧郁地轻声道:
“你……你怎么会不看见的呢?……我想,这不象春天的花……也许,……也许我记错了,这不是春天!但是,你怎么会记错……我清清楚楚知道这是春天……为什么不让我出去看看?……”
我屏住气坐在他的身旁,心阵阵紧缩着,觉得从心底涌起一阵微栗;我踌躇着,不知是叫醒他好呢,还是听他去——不过你真有些受不了,我终于轻轻唤醒了他。
“你好象从来不做梦的,今天怎样了?”我问他。
“不,”他好象忧郁地望我笑道,“每天晚上我都梦的!”
“那么,你刚做的梦还记得么?”
他低着头想了一想。
“记得一些些。”他把一双手交叉着枕在脑后,眼睛睁大向上凝视。“我看见一朵蓝色的花……”
“你说它象一颗星星,又象那,那眼睛。”
“我真地这样说过么?”他极坦白地微笑了。
我一下子不能明白他的笑,我缄默地点点头。
“好,不要管它,”他拍拍我,坐了起来;过一会,他思索什么地沉默了一阵,又说:“也许,知道你要走了,我也想出去。”
我不知道再向他说什么好。
“我总是怀念春天,”他自语地说,“可是现在,我连春天底气息都泛有呼吸到!”
“但是春天也并不会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好!”
“倒不如夏天底暴雨或是冬天的狂风来得够劲吧!……春天不是我们的!”
…………
“什么时候再见呢?”
我攀着铁棚子向里面叫着他问。
他先不做声地凝视着我,过后挥挥手苦笑道:
“还是春天吧!”
——我过了好几个春天了。
春天还没来,我就怀念着它,但它来了和没来一样;在我还没有看见一朵花儿或是一根青草的时候它就又要去了。
而今,春天又将去了。
“让它去吧!”
我愤恨和苦恼地想;但我并不诅咒它,我今天有些怀念那个知道春天不是我们的,却又还是和我约着还是春天再见的朋友。
那个朋友底意思是说我们永远不能再见么?
我却有些不信我们永远没有春天!
【作者简介】: 陈荒煤(1913——),湖北襄阳人。现代作家,著名电影理论家。著有《荒煤散文选》,《荒煤短篇小说选》,《荒煤文学评论选》,《回顾与探索》等。
【鉴赏】: 这是一篇把记人与抒情完美结合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春天和友人的怀念,强烈地抒发了对黑暗社会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作者抒写对春天的怀念,并不是直白地表露感情,而是诅咒使人看不到一朵花儿、一根青草的春天。而且,这个春天,空气里充满了各种腐烂气味,令人窒息,更强烈地反映出作者对美好春天的渴望,“我总是渴望着一个明朗的春天”,并把那种对美好春天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那么一个好天气到来了,我简直不知我将做些什么好;想得太多了,我想到一个静寂的地方去狂笑或是呐喊一阵……”狂笑或呐喊对于一个自由人来说是无谓之举,而对一个久居牢笼,复返自然的人来说,这是何等畅快之举,是莫大的欣喜与享受。作者对眼前的春天感到愤恨与苦恼,他渴望一个美好的春天。文章的大部分是写人,记述作者从相识到别离只有四五天的一位友人,显然他是被敌人投进监狱的坚贞的革命者,作者怀念的正是这位友人。作者写人与众不同,没有写友人的形象和斗争事迹,在敌人酷刑面前坚贞不屈也只略略几笔,而是以细致的笔触、丰富的感情,着重描写了那位友人对春天的热切向往,写他每天晚上都做梦,梦见春天来到,梦见天蓝色的花,写他也总怀念春天,渴望春天,他明明知道春天不属于他,却在分离时与作者相约春天再见……通过友人对春天的渴望,描绘出他鲜明而感人的形象。作者把自己对春天的渴望与友人对春天的渴望融为一体,把自己对春天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怀念融为一体,于是,抒情与写人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浑然一体。作品运用象征、含蓄手法,给人一种朦胧美。“春天”一词是全文命脉,这是双关语,既指自然界中的春天,又象征着春天一样美好的新生活。它既是现实,又是理想,在那特殊的环境里,作者只好借现实春天含蓄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使文章意味深远。而那种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渴望之情,永远激励着我们。
拓展阅读《怀念》答案1,略
2 ,(1)奶奶带我去河边撒步(2)奶奶带我在河边划船。
3,光阴似箭,一转眼,我们已经长大,不再是那个天真﹑幼稚的孩子。童年像个淘气的孩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只留下一份回忆。
小时候,每天都和伙伴们打打闹闹,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玩着大人们觉得幼稚的游戏,直到天黑,才在父母的一声声叫唤下回家。没有烦恼,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即使是偶尔和伙伴们发生误会,闹的不愉快,不久就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所有的不愉快也会被快乐取代。
真的有点怀念那个美好而短暂的童年,可以无忧无虑的自由玩耍,没有任何压力。
抒情散文:怀念二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挡不住时光的飞逝,我与二中擦肩而过。
曾经戏言,进入二中是我一生中最倒霉的事,进入七班是我在二中最倒霉的事,遇到##是我在七班最倒霉的事。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改变选择。可是世界上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卖后悔药的。
偶然,又是偶然,一切偶然造就了必然,我无可耐何。
也许是那一段时间心情不好吧,整个人都是灰色的。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大地,灰色的人群,灰色的生活。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宁静中掩藏着躁动不安。鲁迅说: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我说:灰色啊灰色,不在灰色中沉沦,就在灰色中昂扬。
二中是一片海,慢慢地沉淀了心中的暴戾,暴风雨过后,空气一片清新。灰色渐渐淡褪,天空变得明澈起来。
二中的时光如流水般悄悄逝去。教室从地下室搬到二楼,从二楼搬到四楼。站在教室看到的不再是冰冷的高墙、狭窄的窗户,而是清澈的天空、美丽的风景,心如视野般开阔起来。不由的佩服校领导的良苦用心,高一年级上一层楼,原来是寓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啊!
我一直很好奇,二中的月亮为什么总有一圈圈七彩的光晕,黄色、青色、蓝色、紫色……依次荡漾开来,美得叹为观止。下晚自习回寝室的路上,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赏月了。“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想象着嫦娥在冰冷的广寒宫独舞轻袖……
真的,二中的月亮特别美!
在寝室,我的床是横着窗子放的。某夜醒来,月亮升上了中天,银色的月光洒下来,明晃晃的,整个人躺在月光中。月光如水,缓缓流过,我心中顿时充满了震撼。
不由的想看看二中最美的柳园,那一园柳树是极有风韵的。瘦骨嶙峋的树干撑着柔软纤细的枝条,风抚枝动柳叶摆。若是在阳光下,那一树绿叶如波光粼粼的瀑布。而现在在月光下,从楼上看这些柳树,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柳园变得朦胧起来,婆娑的树影,柔软的像一团棉絮,月光笼罩着,如轻纱一般,树顶缭绕着些许烟雾,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忽然想到园中有二中古老的“未名湖”,若是一轮圆月映在水面上,湖光如镜柳影如丝,那该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16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法国〕波德莱尔《时钟》抒情散文鉴赏
下一篇: 苏辙《答黄庭坚书》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