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一看王献之的这幅书法《送梨帖》,这件作品曾经由清内府收藏,为《三希堂法帖》摹刻。
此帖草法凝重秀健,流畅而有法度。[凝视][凝视][凝视]
【释文】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缺“送”字)这段话的意思大概为:现送梨约三百个。雪来得迟,(天气)甚是不佳。
王献之【送梨帖】
今天要介绍的是柳公权在这件作品上的题跋。下面是作品的图片。[撒花][撒花][撒花]
柳公权跋王献之【送梨帖】
上面这幅作品如果不标注是柳公权所书,你可能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件作品与柳公权的书法联系在一起吧?可它千真万确就是柳公权所书。这样的作品会让许多的书法爱好者一头雾水搞不明白,这和我心目中的柳公权差得太远了![惊呆][惊呆][惊呆]
杨半【柳公权跋王献之送礼贴】临摹作品
其实我们经常见到的柳公权书法例如【玄秘塔碑】,只是柳公权在六十三岁时一个特定的背景下完成的作品,这个作品的书写要考虑与碑文的内容与环境相互协调融洽,既书法的形式要配合立碑的整个生态。同一天如果换一个环境,写出的风格可能与【玄秘塔碑】就完全不一样了。书法家之所以成为家,是因为其笔下百变化神的功夫,他们演绎作品完全可以根据心境而变化。
如果无论怎样写,呈现出来的字都是一个模样那根本就不能叫书法家。
我把上面这句话再说一次,这也是鉴别真假书法家的一个标准:如果无论怎样写,呈现出来的字都是一个模样那根本就不能叫书法家。
柳公权的这件作品就是一个很短的题跋,要考虑和原文王献之的草书相协调,所以使用的是一种行楷书的写法,如果在这个作品上我们见到的还是与【玄秘塔碑】一样的字体,大家细心想一想,会不会有完全不搭的感觉呢?
这种写法与柳公权的楷书写法在取意与用笔方面都做了很大的调整,完全没有拘谨严肃之态,而是平和自然;松弛含蓄;与王献之的【送梨帖】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此跋被世人理所当然地誉为“神品”。
文中书法选自杨半【中国书法临摹创作全集】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谢谢!!![谢谢][谢谢][谢谢][玫瑰][玫瑰][玫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11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书法人物•柳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