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柳公权唯一存世墨迹,如何理解

大道家园 2023-07-15 00:12:33

王献之虽然饱受批评,但书法之好没人能否认;他的《送梨帖》即是名帖。后世柳公权,也是开宗立派的人物,心正书正,得见子敬之书,也是忍不住沐手焚香,尊敬题跋,遂成名跋。

名帖名跋

书坛佳话

▼ 先|王献之《送梨帖》

苏轼给予此帖极高的评价,“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总入奁。君家两行十二字,气压邺侯三万签。”(《书刘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绝句》)唐朝李泌,时称“邺侯”。家富藏书,且多为书祖,比肩则寡。可是东坡先生认为,王献之这两行字,盖过了邺侯所有的书帖。

▼ 后|柳公权跋

柳公权时年五十一岁,书已老辣。此跋小楷四十三字。“没有碑版中字的拘束,而天然映带;没有怒张之筋骨,而笔致宛转;没有平允均匀之苛求,而自有真趣。此跋世人称为‘神品’。”(姚淦铭著《柳公权》)

柳公权墨迹著作,只有此四行跋书是确有来历的。除此之外,相传为柳书墨迹著作者,便没有一件真迹或可信的古摹本了。

那么问题来了,墨迹与我们日常所习惯的碑刻柳体存在明显不同,甚至可以说存在很大差异。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 end -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总监丨冯错

编辑丨凌晨 Anna

责编 | Anna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11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