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颜真卿,书史上二号人物,楷书登峰造极,行草书从心所欲

大道家园 2023-07-14 21:23:54

历史每每就一位伟大的人物,与时代发展分不开,要么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要么繁荣昌盛。春秋战国、魏晋、盛唐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历史至唐,国力强盛,经济、文化、艺术各领域迅速发展,出现精彩纷呈的局面,诗歌自不必多言,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书法亦不甘落后,延续魏晋又有发展,达到高峰,“唐楷”“狂草”开一代之风,书法家群星璀璨,为书法史写了重重一笔。

颜真卿塑像

颜真卿楷书登峰造极唐初楷书宗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学王而各有变化,自成面貌,卓有成就,初现唐风,但是仍在王羲之笼罩之下。褚遂良影响最大,然而学其书者渐生弊端,胡问遂《试论颜真卿的书法艺术》中国指出:

此时颜真卿横空出世,唐楷四家的颜真卿是群星中最灿烂的一位,颜体楷书代表了唐代书法的最高成就。颜真卿书法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开启了一条创新之路。他的书法整体书风呈现雄强浑厚,气势磅礴之势。凡学书法无不习王羲之,颜真卿是继承传统的典型又是出新的佼佼者,颜鲁公集魏晋诸家之大成,变二王之法,楷、草、行各书体无不精研。苏轼高度评价颜真卿,说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与韩愈的文章、杜子美的诗、吴道子的话相提并论。同为书法家的黄庭坚大赞特赞颜真卿,他说:

通过这段文字看出,黄庭坚赞叹颜真卿出于“绳墨”之外,不为法度所囿,像苏轼说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苏轼《吴道子画后》)

最新出土颜真卿38岁楷书《罗婉顺墓志》

黄庭坚把颜真卿与他得老师张旭并称,毕竟张旭的贡献只是草书一隅,而颜真卿更全面,对后世的影响更大。

用笔上,颜体书方圆笔并用,多篆籀笔意,起笔藏锋逆入,行笔中锋结合,颜真卿楷书最大的特点收笔停顿回锋,力量充盈,具有节奏感。颜真卿笔法圆笔篆籀为主,转折处提笔“暗过”,横细竖粗,外拓行笔,呈弧形,笔画饱满,筋力内含,故有了“颜筋”之风。

在结体上,颜真卿用好篆书的笔法特点,中正平稳,质朴厚重。结构气势开张,宽绰有余,大气磅礴,颜体在书法风格史上是雄强的代表。

颜体以篆籀笔法著称,在书法史上有书法理论家评述颜体“蚕头燕尾”一说,如明代王世贞不止一次提到过,在《八关斋会功德记》曰:

《竹山潘氏堂联句》曰:

就从现存世的墨迹或碑刻看,这种说法没有根据。宋四家之米芾《海岳名言》曾说:

颜真卿楷书《臧怀恪碑》原石局部

颜真卿书法从传统走来,不可能不涉猎隶书,然而到了唐代隶书的使用价值缩微,为数不多的书家在书写隶书,唐代的隶书名家有徐浩、李隆基、梁升卿、韩择木等。颜真卿以楷、草、行见长,几乎没有隶书的影子。颜体楷书中所谓“蚕头燕尾”究竟是何笔法呢?参考古书论文献,简洁地说颜体的隶书笔意应当指近似隶书的横画,近方笔。颜体楷书固然有借鉴隶书笔法之处,但是正如米芾所说真迹并无蚕头燕尾之笔,今天我们只能在现存墨迹与碑刻来比较。清末杨守敬曾指出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帖“与所书碑版绝异”。

现代书法家沙孟海先生说:

至于石刻失真的原因,大抵是以刀刻石使笔画呈方笔,与毛笔写出的笔画会有不同。因此,观赏颜真卿碑刻及其拓本时,要考虑这一因素。历来评价基本上一致认为晋人书法尚意趣、尚气韵,唐人书法尚法度。颜体楷书正是尚法度的开山祖与最优秀代表。苏轼说“颜公变法出新意”,颜体的尚法度从继承创新而来,是纳古法于新法之中,适应了盛唐以后时代的艺术需要由于个人书艺时期的不同,具体情境的差异,在总体风貌之下,颜真卿楷书作品常常各具神态。宋朱长文说:“碑刻虽多,而体制未尝一也。盖随其所感之事,所会之兴,善于书者可以观而知之。”(朱长文《墨池编》)从颜真卿存世的墨迹和碑刻看,几乎是一书一面貌,这正是大家风采。

颜真卿行草书从心所欲在中国书法审美史上,总评为“唐尚法”这一概括主要适用于楷书,这也是原于书体的审美特征的要求。在重视法度的同时,唐人也强调个性情感的抒发宣泄,亦“尚情”,而这与行草书的审美特征的要求相适应。张旭、怀素是唐代草书的典范,开启狂草时代。颜真卿曾从张旭学笔法,运用于行草,亦得真传。《新唐书》本传曰:

颜真卿善行草书,也得到后人公认。韩愈曾说张旭草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张旭、怀素的草书起伏动荡极大,如急流奔腾,变幻莫测,属于狂草。

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

相比较,颜真卿的行草书则气度庄重,节奏稍和缓。严格地说,他的行草书大抵可以界定为行书对于行书的特征,古人多有论述,张怀瓘《书议》:

真行,即行楷,近于楷书之方正而少其拘束;草行,近于草书之圆奇而有所收敛。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吸取二者的长处,得中和之美,其动态感与抒情性则更近于草书行书大家首推王羲之,其代表作《兰亭序》被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是又一位行书大家,现存作品中,行楷与行草的篇数大致相当。他融合楷隶篆籀笔法,尤得篆籀之意,运用藏锋、转锋于线条内,起伏连绵,有苍劲飞动的气势点画间轻重虚实相应,形成流露性情的妙境,神釆焕发。整体风格雄健沉着,自然朴实,与王羲之行书的飘逸优游不同。佳作甚多,常无意于书而书自工,其中《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争坐位帖》在后世并称“三稿”。

对颜真卿的行草书,历来评价很高,甚至有人认为超过楷书。明项穆说:

颜真卿草书《刘中使帖》局部

现代书法家胡问遂先生指出:“颜书虽以楷书得名,如果留心一下他的成长经过,就会看到他是行草书先成熟,而后再带动他的楷书的。”(胡问遂《试论颜真卿的书法艺术》)他将颜真卿与王羲之并称为“行书的两个里程碑”,评论道:“他的《争座位帖》、《祭侄季明文稿》是继右军之后别出新意的行书典范。如果说王羲之的创新之功得于隶法的话,那末颜真卿的新意正是出于篆籀。这是书法史上在用笔结构上运用方与圆的规律树立的两大体系的代表人物。颜书以结体宽博、大度雄伟的形象,一改羲之精妍含蓄的书风。”

作为一个集大成的书法家,颜真卿继承发扬前人的艺术成就,有走出了自己一条出新之路,其在书法史上成就和贡献与王羲之相提并论的,将会屹立不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09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