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改人:朱勇方中国书协会员,
绍兴市书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2012年度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获奖书家
点评作品图1 节临《倪宽赞》二条屏 规格138cm×35cm×2
作品评语:
作者在褚楷上已投入相当精力,节临《倪宽赞》二条屏(图1),整体自然流畅,基本把握该帖特征,不容易!在此基础上,应努力从细节入手深入范本,才能有质的提升,以此要求观照临作,就会发现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现仅就此开篇“汉”字(图2),对照原帖(图3),做一简析:
图2 节临《倪宽赞》二条屏的“汉”字
图3 《倪宽赞》中的“汉”字
“汉”字左短右长,左边“氵”饱满含蓄且收紧,右部下横左右开张,左短右长。而作者用笔不够圆浑,中间偏快,起收偏露。如“氵”之末点,明显失控,应力求沉稳含蓄。右部末横欠开张圆润,竖撇也欠拎得住笔,细挺且入纸,而末点则应圆、重,与竖撇形成鲜明对比。另外,右部“艹”两竖,明显粗细突兀,不够圆浑自然,用笔着力点的把握不够精准。
建议作者多作局部的精准深入临摹,从整体上努力把握褚楷用笔、结字特征,才能有新的突破。
褚遂良《倪宽赞》开篇六字简析■朱勇方
褚遂良《倪宽赞》为楷书经典法帖,整篇书写心气平和,用笔富于变化,平实中参用洒脱的笔墨,起笔或轻或重,收笔沉着有力,结字工整秀丽,笔势舒展,给人以平和古雅的感觉。开篇即完美呈现其经典高度,本文仅就此六字(图4)作简析。
图4 褚遂良《倪宽赞》开篇六字
《倪宽赞》字形偏瘦长,但中宫不局促,整体宽博,笔画多隶意,古意盎然。如横画的书写,大都起笔较重,行笔轻过,收笔往右下稍顿回锋。如“兴、载”的长横,这种横画的书写方式,对后来的颜真卿影响很大。如“汉、六、十”三字长横画收笔向上,化隶入楷,也别有意趣。这些带长横的字,横画斜度把握妥帖,整体趋平,竖画分割横画多左长右短,结体舒展,收放得体。
《倪宽赞》笔画线条起、行、收三截均圆厚朴拙,内敛饱满,不外露,如“载”字斜钩圆起圆收,但笔势隐含其间,十分耐看。此帖空中用笔动作丰富,提按幅度很大,控笔能力要求极高,这是一个难点。
“汉兴六十余载”六字因字生形,落落大方。“汉”字左收右放,右部则中宫收紧,下横开张;“兴”字上中下呈收—放—收态势,空间节奏丰富多变;“六十”两字压扁,横舒展,走笔干净利落;“余”字左窄右宽,“载”字左宽右窄,笔画收放有致。开篇六字整体轻松裕如,一气呵成。
《倪宽赞》在结字的开合欹侧、轻重疾缓,以及同一字、同类笔画的处理上已游刃有余,极富变化。时而横入直出,时而回锋藏尾;时而斩钉截铁,时而铺毫平出;时而轻掠顺扫,时而曲笔凝钩。在这些极多变化和丰富多姿的笔端运动中,创造了烂漫的天机,呈现了婀娜的丰韵,是无声的音乐和美妙的舞姿。
褚遂良楷书《倪宽赞》 24.6cm×170.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法报生活馆推荐】
点击下方,进入【书法报生活馆】,更多选择,更多收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05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