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馆阁体,连国展都进不了,算是好书法吗 看看这个奏折,再做定论

大道家园 2023-07-14 14:29:22

当今书坛,把“馆阁体”视为明清之流弊,别说国展这种高规格的评选,就是各个省市级的书法大赛,馆阁体都无缘登堂,更不要说获奖了。

馆阁体,明代叫台阁体,是明清代官员日常书写的一种常见的字体,都以小楷、行书为主,书风以赵孟頫、董其昌为主,书写丰润淳和,劲秀工整,秀美工整,成为文人墨客、科举考试一种通用字体。

馆阁体鼻祖沈度的行书

最近20多年,对于馆阁体的认知偏差和割裂已呈现“水火不相容”的状态。

先说反对派:

以书坛一些名家、书法评论家、理论家为主,主要是央美教授邱振中为代表,他们在接受了西方文艺理念的情况下,认为馆阁体从艺术上来讲,它束缚了当时社会文人以及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一种较低级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面貌,不是好书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邱振中书法

再说说拥护派:

以广大书法爱好者为主,尤其是楷书、行书的爱好者居多,他们喜欢赵孟頫、董其昌、文征明等人二王帖学的书法,不喜欢类似王铎、傅山、郑板桥的这种个性鲜明书风,尤其王铎,傅山,他们甚至认为是丑书的开创者。

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宋代的黄庭坚、米芾的书法一样备受争议,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对黄庭坚的书法评价就不高:至山谷(黄庭坚)乃大坏,不可复理!

黄庭坚书法

馆阁体算不算好书法,其实真的需要辩一辩!不是有句话说得好:真理越辩越明!

从明清代大部分遗留的墨迹来看,很多人的字呈现了“千字一面,千人一面”的现象,也就是王羲之最为反对的“状如算子” 。

但是其中出现了不少精品, 虽然个人特征并不突出,但是依旧不妨碍它是好书法!

比如林则徐巧妙地把欧阳询、柳公权的书法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独有风格,具体大家可以参见《林文忠公真书无量寿经墨宝册》。

林则徐的书法

还有郭尚先的《黄庭经》,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书法。

今天和大家看看清代另外一位官员刘韵珂的书法:

刘韵珂,估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他鸦片战争中,鸦片战争时任浙江巡抚,后曾仕至闽浙总督,对于挑战的英国人,他极力主张“必应寓剿于防,歼此丑类”。

刘韵珂的书法

他上奏皇帝,起用林则徐、邓廷祯等主战派人士,并积极参与定海防卫战,定海失守后,在他的带领下,保住了省城杭州和绍兴等地。

后来因领会道光皇帝的意思,从主战派变成主和派,历史评价并不高。

今天偶见他上奏道光皇帝奏折,才发现他也是一个清代少有的馆阁体大师级的人物。

他的楷书,有明显的钟绍京的《灵飞经》的味道,得抄经体的笔意,而且融合和吸纳了王羲之的小楷用笔之道,在馆阁体中属于上佳作品。

与林则徐的磅礴大气楷书相比,刘韵珂楷书更加精致,笔法安排也别具匠心,前后安排十分精细,中宫收紧,笔笔到位,遒劲端庄,虽有人工裁剪之美,但亦能于匀称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的变化。

古言道,字如其人,刘韵珂属于典型的职业官员!

他非常懂为官之道,比如他最早得知洪秀全、杨秀清要造反,并第一时间上奏给朝廷,因皇帝不重视,以年老多病为由,向咸丰皇帝请假回籍调理,明哲保身。

而林则徐则不同,被贬新疆之际,依然积极参加当地民生和外敌入侵,当太平军以后,接到皇帝的命令,不顾病重,结果冰死在平叛的路上。

后世给刘韵珂评价为:办事结实,为人乖巧!

这点也可以从他的书法窥得端倪:精湛而不大气,秀美而不骨气,再次验证了“字如其人”,但是从小楷这么艺术来说,依然不乏是一副好作品,总比现在丑书好太多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04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