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上,一般会把苏轼(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称为“宋四家”,代表宋代书法最好水准。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蔡襄其实不是够格进入,应该是蔡京,因蔡京是个大奸臣,所以才把他踢出来,让蔡襄加入。
蔡襄《大研帖》
如果按辈分来讲,蔡襄应该属于前辈,苏轼、黄庭坚、蔡京都属于晚辈,而且三个人都学过他的书法。
蔡襄,字君谟,北宋的名臣,文学家,大书法家,尤其善于楷书、行书、草书,在宋代书法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蔡京尺牍《宫使帖》
而在欧阳修、苏轼看来,蔡襄书法属于当朝第一:
苏轼更是多次提到蔡襄,说他是当朝第一,提反对意见的人,是不懂书法。
蔡襄《澄心堂纸帖》
苏轼类似这样的话,还有很多,他对蔡襄的楷书,更是佩服不已:
黄庭坚也曾经说过:“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
蔡襄楷书颜真卿告身帖跋
蔡京按说,比苏轼更小一辈,曾经向苏轼请教书法,苏轼也向他推荐的蔡襄,对蔡京后来书法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想了解蔡襄的书法历史地位,一定要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
书法的创新,往往从“背叛”开始!书法史三次最著名的“背叛”,也是三个主要时代的特征: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
唐人的书法,一改魏晋时期的平和自然、含蓄有韵的气息,发展成为法度森严,刚健雄强, 气魄宏大的书风。
尤其是唐人楷书的成就,成为一个屏挡后人视野的山峰。而且笔法的变化,已经转为提按为主,由此楷书成为学习书法训练的唯一基础。
苏轼曾经说过:
但是宋人并不满足如此,欧阳修在书坛中,大声疾呼书法的创新,而且自己开始大胆的创新。
蔡襄《入春帖》
深受唐代书法传统影响的李建中、蔡襄,也在基础中,不断“背叛”、探索,他们楷书具有凝重、质朴,结构中隐隐透漏出个性。
这种个性,就像刚破土的小树苗,为苏轼、黄庭坚、米芾的新突破,提供力量和方向!
所以说宋代的书法,蔡襄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承前启后,为宋代尚意,提供一种尝试。
他本人可能是政务太忙,也可能思维局限,这种尝试往往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形成一股潮流。
改变整个宋代书风的人,是苏轼,他突破了唐人书法严谨的法度, 开创了书法新境界,让书法成为人们情感的自由抒发的工具之一!
宋代书法尚意,可以用苏轼两句诗来概括:
黄庭坚、米芾、蔡京等等,都在苏轼影响下,开启自己书法新尝试,而自成一家,尤其是蔡京的书法,可以用“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
蔡京题额《大观圣作之碑》
把蔡襄和蔡京两人的书法相比,可以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概括更为合适,更有资格入选“宋四家”。
如果说论书法成就来说,蔡襄可能比不上蔡京,这种比法,显失公平!
就以牛顿而言,就现在物理知识而言,他的知识,可能不如现在任何物理博士,但是又有谁能和牛顿在物理史并肩!
还是牛顿说得好:我们一点成就,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而已!
书法的发展和创新,都是建立在前人吸收和“背叛”的基础上,没有背叛就没创新,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04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宋四家”到底应该如何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