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十大宋词排行榜:宋词近两万首,这10首是难以逾越的神品绝唱

大道家园 2023-07-14 05:51:06

宋词,是和唐诗并称的古代文学宝藏。一共有近两万首宋词,其中有10首神品备受古人推崇,堪称是宝藏里的钻石,皇冠上的珍珠。

10.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是北宋词人贺铸的代表作,它通过描写暮春景色,抒发了作者所感受到的“闲愁”。清朝人万树说这首词“词情词律高压千秋”。

词的亮点在于最后四句,它把愁思比喻成就一望无边的烟草、满城翻飞的柳絮和连绵不绝的梅雨,接连三重比喻,如此想象力,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明朝人沈际飞说这首词是“真绝唱”,近代的俞陛云说:“用三叠笔写愁,如三叠阳关,令人凄绝。”

《青玉案》让贺铸名满天下,尤其是“梅子黄时雨”这句,得到天下读书人的普遍推崇,贺铸因此还获得了两个美称——“贺三愁”、“贺梅子。”

9.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这首词情景交融,将绚丽辽远的秋天景色和思念家乡的情感完美结合在一起,既柔软如水,又打动人心。

清朝人许昂霄说这首词是“消魂语”。 彭孙遹赞叹说:前段用了壮丽的语言,后段纯写柔情,所以成了绝唱。

8.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是一首写七夕节的宋词,它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爱情的坚贞和美好。

这是古往今来最好的七夕词,尤其是最后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让整首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新高度,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明朝人沈际飞说,这两句有“化臭腐为神奇”的效果。

7.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是宋朝抗金名将岳飞的词作,写了词人面对宋朝战局的复杂情绪,有对中原重新落入敌手的悲愤,有对金国敌人的痛恨,有杀敌立功的信念,还有对朝廷的热爱。整首词就像一轮慷慨激昂的战鼓,荡漾着一股势不可挡的浩然正气。

明末清初的潘游龙评论这首词:“胆量意见,俱超今古。” 清代的陈廷焯说: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即便过一千年再读,也觉得凛然有生气。

6.辛弃疾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两位掌门人之一(另一个是苏轼),而《破阵子》是豪放词里的千古名篇,被清朝人陈廷焯评为“沉雄悲壮,凌轹千古。”

这首词的构思非常奇特,前面九句是一层意思,写一位将军梦回战场的雄壮情景,最后五个字却突然来了个180度大逆转,从春风得意的云端一下掉回冰冷的地面——原来一切都是梦,真正的现实是报国无门,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白发丛生!

5.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巨星之一,《声声慢》是她晚年的代表作。这个时候,李清照的丈夫已经去世,北宋已经灭亡,而她本人也失去了家园,四处避难。

这首词通过写残秋的景象,抒发了国破人亡、天涯沦落的愁苦,情感深沉真挚,有一种让人泪流满面的力量,被明朝人茅映赞为情景凄婉的绝唱。

词的开篇就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面又是四个叠字“点点滴滴”。清朝的梁绍壬认为,这样的写法“出奇制胜,匪夷所思”,陆蓥则称赞说,“气机流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梁启超的女儿梁令娴说:“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4.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是宋词婉约派的掌门人,《雨霖铃》是他的第一代表作。它用细腻的笔调,刻画了情人分别的场景,抒发了凄凉的离别之情,是送别词里的千古名篇。

清朝的周济说这首词“秀淡幽艳,是不可及”,现代评论家唐圭璋赞叹说“余恨无穷,余味不尽”。

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中秋神作,几乎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它写的是苏轼在中秋月圆之夜对弟弟苏辙的思念,同时融入了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感慨,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可以说,这是艺术和哲理完美结合的一首词,也是意境最高、流传最广的中秋词。

宋朝人胡仔认为:中秋词,自苏东坡《水调歌头》一出,其他词都废了。《词洁》说,《水调歌头》是“天仙化人之笔”,近代的俞陛云认为,这首词好像“云鹏天马,一片神行。”

2.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是宋朝豪放派词作的顶级代表,辛弃疾通过吴国孙权、宋武帝刘裕、宋文帝刘义隆等历史人物,表达了为国立功的决心和反对冒进的政治观点。

这首词豪壮悲凉,情感充沛,使用典故又很自然,被明朝人杨慎评为辛弃疾词作中的第一位。

清朝的陈廷焯赞美说:每一句都有金石之声,我不得不为词人的神力感到惊叹。近代的陈匪石说:这首词的气势有如黄河东来,一泻千里。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另一位掌门人,《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中的至尊神品,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代表作。

它是苏轼被贬官到黄州的时候写的,描绘了长江的壮美景色,抒发了对历史的怀念和人生的感慨。整首词就像词人笔下的滚滚长江一样,雄奇壮观,境界开阔,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宋朝人胡仔说称它“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清朝的《词话辑评》赞它“脍炙千古”。陈廷焯说它“大笔麾天”,意思是惊天的大手笔。

关于这首词,还有个很有趣的典故。苏轼想和婉约派掌门人柳永比个高下,就问翰林院的一个文士:“我的词和柳永的相比,怎么样?”那哥们是个人精,谁也不得罪,说:“柳永的词,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子,手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您的词,必须要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唱‘大江东去’。”这番滴水不漏的回答,让苏轼当场笑翻在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97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