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经》中的爱情三部曲,描绘出爱情中最美好的样子

大道家园 2023-07-13 23:43:08

引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305首民间诗歌。其中爱情诗有70多首,可说是《诗经》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描写了直率天真、大胆直露、主动追求的女子形象,同时还涉及了爱情观念、婚姻文化、家庭伦理等现实性话题。可以说,我们能想到的关于爱情最美好的样子,都写在了《诗经》里。

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周南·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同时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爱情之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站在河洲之上关关鸣叫,象征着男子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这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雎鸟和鸣的声音起兴, 引出后面对漂亮苗条姑娘的爱慕吟唱。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些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劳动画面,展现了一 种朴素的自然美,使得男主人公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诗中男主人公对女子的爱慕之心可说是始于颜值,也就是她那窈窕的身子姣好的面容。但男主人公并未停留于外在美的层面,而是进一步感受到了女子劳动时朴素的自然美。事实上,使男主人公夜不能寐的并不只是女子外在的美貌,还有她劳动时散发的青春活力与朴素自然美。

始于颜值,陷于品德,这可谓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是一首祝贺姑娘出嫁的送婚歌,并未谈及恋人相遇和相恋的过程,而是集中笔墨展姑娘出嫁时的场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这首诗以桃花起兴,既形容新娘“艳若桃花”的美貌,同时也祝愿新娘能够与夫家和睦相处。之后采用递进的手法,用桃树的果实和叶子进行比喻,祝福新娘的到来能使夫家人丁兴旺、家庭和睦。

这首诗的意象集中在桃树身上,明艳动人的桃花,丰腴圆润的桃子,翠绿繁茂的枝叶,在歌咏之时层层递进,宛如新娘一步一步走进婚姻的殿堂。桃花明丽,新娘美貌,但整首诗却又毫无铺陈堆砌之感,宛如婚礼一样神圣而朴素。

简单而浪漫,神圣而温馨,这可谓是结婚时最美好的样子。

三、女曰鸡鸣,士曰未旦《郑风·女曰鸡鸣》是一首展现婚后生活的叙事诗,因对话体的形式而富有情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这首诗描写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平常的生活场景,妻子听见公鸡打鸣后叫醒了丈夫,丈夫明显想要赖床,便说天还没亮呢,不信你看看外面的星星都还在呢。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妻子丈夫说鸟儿将要从窝中起飞了,意在提醒丈夫说你也得起床干活了。丈夫听完此话便没有再赖床,而妻子也表现出了她的温柔。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值得注意的是,妻子从催促丈夫起床到表现对丈夫的爱意,其中是有一个情感转换过程的。她其实也想让丈夫多睡一会儿,只是为了生活,丈夫不能多睡。

相比《关雎》和《桃夭》,《女曰鸡鸣》并未选用自然界的美景来表现情感,而是选择了一个极其平常的生活细节。这其实跟婚姻本身也是相通的,再热烈的爱情走入婚姻的殿堂之后,终究要回归到平常的生活中。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日子里,能使爱情保鲜不是热爱而冲动的情感,而是彼此之间的理解,以及创建美好家庭的共同之心。

平淡却充满爱意,双方同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这可谓是婚后生活最美好的样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92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