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也是诗歌吟诵永恒的主题。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先民至纯至真的情感,自然纯朴,率真热情。
据统计,《诗经》国风中关于婚恋的诗就有近80首,其中绝大部分是表现男欢女悦,自由恋爱的诗篇。如《周南·关雎》、《邶风·静女》、《郑风·溱洧》等。
《诗经》中许多爱情诗都是纯朴和奔放的,当时的青年男女之间并没有太多礼教的约束,更多的是感情的纯真流露和人性的返璞归真。《诗经》的时代,男女的恋爱比封建礼会要更为自由,更为奔放,也更为人性化。
每一位中国文人,似乎都或多或少要受到《诗经》的影响!《诗经》不仅开启了中国诗歌国度的大门,而且让歌颂爱情成为文学永恒的母题。无论是《诗经》里面对于爱情的不同种类的描写,还是《诗经》时代人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方法。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对爱情的追求率真、质朴、热烈两个人在最美的年华相遇,目光接触的第一眼就知道对方正是自己喜欢的类型。《诗经》里对一见钟情的爱情表达最好的莫过于《郑风·野有蔓草》了。
野有蔓革,零露抟兮。有芙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革,零露滚滚。有芙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美人有多美,“清扬婉兮”。见到有多喜欢,“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经》里表达一见钟情这种情感的诗还有很多。比如《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 兮。佼人惆兮。舒慢受兮,劳心怪兮。月出照兮,佼人燎 兮。舒天绍兮。劳心惨兮。
徐志摩热恋林徽因的时候。因为爱情奋不顾身,弃舍所有,他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而这些都源于《诗经》给了中国文人一个浪漫而美好的开始。
还有人把“逃之夭夭,灼灼其华”评价为《诗经》里最美的句子。因为“夭夭”写桃花怒放,“灼灼”写花开鲜艳如火.这盛开的桃花将年轻的生命的美好表达的淋漓尽致。而其实,这句话出白于《国风·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里也有对婚后生活描写的诗句。比如《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这首诗说白了就是一场夫妇对话实录。妻子说天亮了鸡叫了。丈夫说天就要亮但是还没有亮。妻子说:你起来看看吧。启明星那么亮。丈夫说:那我要去射雁了。妻子说你射得雁我就为你制肴下酒。希望你我能白头偕老。你弹琴我鼓瑟,生活多美好。
起床,打猎,饮酒,弹琴作乐⋯⋯多么朴素平凡而又踏实幸福的婚姻生活啊。这是多少现代人梦寐以求的宁静相守,淡定开怀,这对夫妻的谈话实录给《诗经》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风采。
二、对婚姻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 《诗经》里对于爱情的热烈追求首先体现在男人身上。众所周知的《关雎》、《蒹葭》,表达的都是此类情怀。比如:“求之不得。寤寐恩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为求美人,“溯洄从之”也可,“溯游从之”亦好,无论是“道阻且跻”,抑或“道阻且右”,心中火热的情感都绝不退却,而这一切都因为在水一方,有我向往的佳人。男子对于情感的祈求被表达的淋漓尽致。
在《诗经》中,男子热烈追求爱情,女人也毫不掩饰对于情爱的向往,她们也高声唱出对爱情的呼唤。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垦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首诗选自《召南·摽有梅》,晚春时节。姑娘见到梅子成熟,纷纷坠落,联想到自己大好年华即将逝去,却嫁娶无期,不禁以梅子兴比,情意急迫地唱出了这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诗经》里面对于爱情的大胆呼唤和追求,让渴望爱情成了中国诗歌的主题之一。
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一帆风顺,经典的一首《都风·柏舟》,女主人公对天发誓表达自己对于爱情的忠贞。表达对于父母干涉自己爱情的控诉和抗议。 我爱那年轻貌美的男子,他长的样子就是我喜欢的类型。“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我宁死也不愿意和他分开,可是我的娘啊我的天啊,你们就是不顺我的心。
《诗经》里沐浴在爱河里的青年男女也不是都是时时刻刻都幸福甜蜜,无论婚前或是婚后,他们也都有他们的哀怨和忧伤,比如,因为闹别扭,也比如,因为暂时分离不在一起,那浓郁的相思成了女子日夜的愁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衿》写的是女子等待男子,表现女子等待男子的焦急心情。诗经里多数的相思哀怨诗句,源自夫妻二人两地分居不在一起造成的恩恋。见不到新浪就哭泣,一旦见到新郎,就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快乐和喜悦,姑娘的这一系列举动与我 们今天的自由恋爱似乎很接近。
表现出了强烈的对婚姻的自主意识,说明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是亘古不变的。
三、自尊自重的婚姻生活态度《氓》通过写女主人公被休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说到自主婚姻,我们不能不为女主人公的热情奔放的性格和摆脱旧生活的勇气拍案叫绝。
在恋爱与婚后牛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认识到了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她从痛苦的生活经历中得出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其实古代贵族阶层的婚姻常常以权势、地位为基础!通过异姓联姻而结成政治上的联盟,利用血缘关系来调节政治关系。家族间的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是婚姻关系中的砝码,女人只是信物,通过交换,两个宗族结成姻亲关系,从而达到政治上的联盟。
商周时代的姬姜二姓联姻以及后来的秦晋婚,秦楚婚,晋楚婚,齐鲁婚,燕赵婚等,无不带有这种特点。甚至周王朝为了笼络地方诸侯,也常以下嫁公主的方式建立翁婿和甥舅关系来巩 固其统治。
这样在诸侯国之间刀光剑影的厮杀声中!这些女子们常常成了不可或缺的调节器。这既是她们的荣耀,更是她们的不幸!为这样的政治婚姻毫无爱情可言。
然而婚姻毕竟还事关“二性”,婚姻当事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诗经》的婚嫁诗中还是有所表现的,特别是在平民阶层的婚姻中,大量贺婚诗的出现告诉我们,两情相悦地相婚相姻已经是其时先民们所追求的幸福之事。
《著》中的新娘满怀着少女的羞涩和腼腆,在婚礼上攒动的人丛中偷偷地打量未来的夫婿,也许因为紧张,她甚至没有看清他的脸面,映入她眼帘的只是他那帽侧垂下的漂亮的“充耳”,蕴藏在心底的对他的绵绵的情意以及充满着幸福感的喜悦,在新娘不经意的一瞥间全流露了出来。
这些诗都足捕写青年男女追求纯真爱情的动人篇章,表现了爱情生活的和美与喜悦,反映了尚未进入封建时代的人们朴实真挚的爱情观,人性自然纯真的爱在这 里自由呼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92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