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诗词,我最喜欢的,不是唐诗,不是宋词,亦不是什么元曲小说,却对《诗经》情有独钟。
大概,女孩子不同于男孩的理性和粗狂,总是更喜欢更淳朴无暇,更能走进心里的文字吧。而《诗经》中的每一篇,都能满足这柔美又不失雅致的需求。
这一篇,我们就来谈一谈诗经中的《国风.黍离》篇。第一次听到这首诗歌中著名的那句“知我知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似乎是在很小的时候,某部电视剧中的主题曲,根本不知何意却特别喜欢这个调调和词,现在想来,那时大概就已经注定了此生与诗经结缘。
我也相信,此中的意境一定会让你爱上这一首绝美的作品。我们先来读读全诗:
01诗解析
这首诗歌选自《诗经.王风》,题目中“黍”即位中国五谷中的一谷,“黍离”就是谷物排列成行成列的样子。整首诗的意思可以这样去理解:
田里的黍禾已经长成了一排排,稷谷已经结了饱满的籽粒了。可我前行的步子依然迟缓而艰难,心中郁结愤懑,那路过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有太多的忧愁,而不理解我的,却嬉笑着说我是有什么需求。抬头问问苍天,到底是谁造成这景象的啊!
种在地里的谷子已经长成排了,稷苗生长的绿油油一片。可我前行的步子却无比迟缓,心中觉得忧愁而精神恍惚。在路途之中,遇到理解我的人了,他明白我心中的忧愁,但是不理解我的人却说我是有所求。高高在上的苍天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地里的谷子已经长成排了,那稷谷也正要吐穗了。我走在路上,心事重重,步履迟迟,心里异常的凌乱。懂我的人知道我心中的忧愁是因为什么,而不懂我的人却指指点点说我有所图谋。老天在上,为什么会这样呢?
重复是《诗经》的典型特色,比如《桃夭》中反复重复的“逃之夭夭,灼灼其华”,比如《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比如《硕鼠》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等等,几乎随便翻出一首经典之作,便能找到这样重复、却丝毫不觉得啰嗦的句子。
这一首《黍离》更是如此,整首诗歌总共分为三部分,其中重复的程度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只是每一层中变换了几个字,便这样“堂而皇之”的组成了一首诗歌,并且还很出名。尤其是其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句,更是被广泛传唱。
02看似杞人忧天,实为孤独的流浪者之歌
这首诗歌从整体上读来,似乎有点摸不懂写作者的意思,一会谷子一会自己的,一会忧愁一会心伤的,但实际上所有的文字最终的中心都指向了“孤独”。
诗歌所刻画的是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形象,在稻谷离离的田地边,他失魂落魄的行进,漫无目的。一边行走,一边用歌声表达着内心的忧郁:“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听来,不觉感到阵阵从心而来的高冷和孤单,似有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之感,此刻面对不懂流浪者心中之忧而指点嘲笑的人,流浪者大概更想用一句“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而一言以回之。
局外人听起来,觉得矫情又可笑,但局中之人却被深深困扰。我们尚且不知道流浪者心中的忧愁为源何而且,但作为时间世间之人,也无非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之事了吧。
03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流浪者
这一首流浪者之歌,不只是个体,而是这个社会之下的一个集体,是社会上生活着的每一个分子。
有一种苦与愁,介于说了矫情不说痛苦之间,给亲人说了是伤害,给朋友说了是笑话,给陌生人说会直接被怼“有病”,在此之下,我们都成了那一个个流浪者,“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成年人的世界里永远不缺孤独,莫名其妙的情绪,莫名其妙的悲伤,莫名其妙的伤春悲秋,杞人忧天,不知从何而起,更不知从何而出。
大爱无言,大悲无声,很多时候的悲伤都被尘封于心里,很多时候的崩溃都留给了深夜,只需一个导火索,或许一句话,或许一首歌,便瞬间盘崩棋散。成年人的崩溃被命名为“懂事崩”,不能影响工作,不能影响家庭,不能当众示弱。
越长大越渴望有个懂你孤独解你忧愁的人,就像小时候那个一颗糖也要分着吃的好闺蜜,就像你作天作地作空气也不担心对方会抛弃你的那个爱之初见。
也终有一天,现实会叫我们认清,真正懂你孤独的人,只有自己。所以,做个乐观坚强的小强,永远有打不死的勇气和毅力,才可战胜偌大的孤独。
(本文完)
如果诗妹的文字也打动你了,请帮诗妹点个赞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92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3句诗经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