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灿如繁星,亦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承载。
我们学习成语,读懂背后的故事,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温度和生命力,领悟到古人的智慧。
《诗经》中有许多文风朴素深情、语言简洁优美的成语,一起来品读吧——
“窈窕淑女”(yǎo tiǎo shū nǚ)
出自《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hào)逑。”
窈窕:文静而美好的样子。
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淑女:端庄、文静、美丽、善良的女子。
“窈窕淑女”出自《诗经》的《关雎》,主要写男女之情。
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
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夭:绚丽茂盛的样子。
桃之夭夭:形容桃花开得茂盛而艳丽,用以比喻事物的繁荣兴盛。
《诗经·周南·桃夭》是一首祝贺女子出嫁的诗。
通过描写桃花、桃叶来赞颂女子的美貌,用桃树的茂盛来象征家庭兴旺。
“寒泉之思”(hán quán zhī sī)
出自《诗经·邶风·凯风》:“爰(yuán)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寒泉:春秋时卫国浚城的一处泉水,无论春夏秋冬,泉水都是冷的,所以被称作“寒泉”。
寒泉之思:比喻子女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诗经·邶风·凯风》是一首感恩母爱的诗,后人常用“凯风”“寒泉”的典故来代表母爱。
“秋水伊人”(qiū shuǐ yī rén)
出自《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秋水:秋天的河水。
伊人:那个人。
秋水伊人:指思念或挂念的那个人。
《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描述思念意中人的诗歌,刻画出美好的意境。
“死生契阔”(sǐ shēnɡ qì kuò)
出自《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契:聚合。
阔:离散、分开。
死生契阔:生死离合,指人类生存死亡、聚散离合的种种遭遇。
《诗经·邶风·击鼓》是一首讲述从军后生死离叹之情的诗歌。
“鸣野食苹”(míng yě shí píng)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鸣:鸣叫,呼唤。
野:田野。
苹:一种名为艾蒿的草。
鸣野食苹:原指鹿有美食不忘同伴的美德,后用以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
《诗经·小雅·鹿鸣》这首诗原是贵族宴饮时所唱奏的乐曲,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唐代时,地方官时常举行祝贺考中贡生或举人的宴会,饮宴中必奏响《鹿鸣》之曲,因此也被称作“鹿鸣宴”。
“泮林革音”(pàn lín gé yīn)
出自《诗经·鲁颂·泮水》:“翩彼飞鸮(xiāo),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泮林:泮水旁的树林。
革:改变。
音:声音。
泮林革音:比喻在良好环境的影响下,改变了旧的习性。
《诗经·鲁颂·泮水》是一首赞颂鲁僖公平定淮夷之武功的长篇叙事诗。
“高山仰止”(gāo shān yǎnɡ zhǐ)
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形容道德崇高。
仰:仰望。
止:句末语气词。
高山仰止:比喻对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
《诗经·小雅·车辖》是一首婚恋诗,描绘了一位男子对婚后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对女子美德的崇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90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