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系辞·《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

大道家园 2023-07-12 19:51:28

系辞·《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系辞 《周易》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太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51〕之〔52〕者善也,成〔53〕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54〕,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55〕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56〕矣。

显诸仁,藏诸用〔57〕,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58〕之谓盛德,生生〔59〕之谓易〔60〕。成象〔61〕之谓乾,效法〔62〕之谓坤,极数知来〔63〕之谓占,通变〔64〕之谓事〔65〕,阴阳不测〔66〕之谓神。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67〕,以言乎迩〔68〕则静而正〔69〕,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70〕矣。夫乾,其静也专〔71〕,其动也直〔72〕,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73〕,其动也辟〔74〕,是以广生焉。广大配〔75〕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是故阖户〔76〕谓之坤,辟户〔77〕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78〕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79〕谓之法〔80〕,利用出入〔81〕,民咸〔82〕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太极〔83〕,是生两仪〔84〕,两仪生四象〔85〕,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86〕。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87〕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功成器〔88〕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89〕索〔90〕隐〔91〕,钩〔92〕深致〔93〕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94〕者,莫大乎蓍龟〔95〕。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96〕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97〕见吉凶,圣人象〔98〕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乾坤其易之缊〔99〕邪!乾坤成列〔100〕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101〕者谓之道〔102〕,形而下〔103〕者谓之器〔104〕,化而裁之〔105〕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106〕,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107〕诸其形容,象其物宜〔108〕,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109〕,以行其典礼〔110〕,系辞〔111〕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112〕,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113〕,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114〕存乎其人,默而成之〔115〕,不言而信〔116〕,存乎德行。

……

天地之道,贞〔117〕观〔118〕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119〕者也。夫乾,确然〔120〕示人易矣;夫坤,隤然〔121〕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122〕,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123〕。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124〕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125〕、禁民为非曰义。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126〕,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127〕,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128〕,以类〔129〕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130〕以渔,盖取诸离〔131〕。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132〕,耒耨〔133〕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134〕。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135〕。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136〕,通其变〔137〕使民不倦,神而化之〔138〕,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139〕。……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140〕。子曰:天下何思何虑〔141〕?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142〕而百虑〔143〕,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144〕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145〕也;屈信相感〔146〕而利生焉。尺蠖〔147〕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148〕,以存身也。精义〔149〕入神〔150〕,以致用也;利用〔151〕安身〔152〕;以崇〔153〕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154〕,德之盛也。……

子曰:危者〔155〕安其位者〔156〕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天地絪缊〔157〕,万物化醇〔158〕,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子曰:乾坤其易〔159〕之门〔160〕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161〕而刚柔有体〔162〕,以体〔163〕天地之撰〔164〕,以通神明之德。……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165〕,周之盛德也,当文王与纣之事也,是故其辞危〔166〕。危者使平,易〔167〕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168〕,其要〔169〕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注释〕乾坤:乾坤为两卦名,就其象征的事物来说,是指天地。卑:低。指爻所处位置。贵贱:指天贵于地。动静:天地动静。常:常则。刚柔:天刚健地柔顺。断:区分、区别。方:事物的性质。类聚:指事物因性质相同而聚合。象:天象。形:形体,指一切事物的有形之体。见:现、呈现。刚柔相摩:从卦象来说,是阴阳两爻错综相合,就事物来说,指阳刚、阴柔互相交感摩擦。八卦相荡:就卦象来说,指八卦激荡所形成的六十四卦,就事物说,指天、地、雷、山、火、水、泽、风八类事物的相互作用。鼓:震动。润:滋润。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得到乾道者成男性,得到坤道者成女性。知:主管。太始:初始,指事物最初的开端。作成物:使万物成形。易知:以平易为主。知:为人所知。简能:以简易为能。知:理解。从:遵从。有亲:容易亲近。有,无意义。有功:功业、功绩。成位:指人居于天地中的位置,即指人在天地之中的作用。其中:指天地之中。准:符合。弥纶:普遍包括、普遍包含。幽明之故:隐晦彰显的原因。隐晦,指事物无形,彰显,指事物有形。原始反终:考察开端返归终始。原,考察、探研。反,归结、返归。精气为物:精气聚而为形体。物,指人。游魂为变:灵魂离开形体而起变化。情状:情实状况。相似:相合,指圣人与天地之道相合。知周:知,智慧。周,周遍。知周即对事物考虑十分周到。道济:道,道德。济:救济、救助。过:过失、过错。旁:当读为方,正直。旁行:行为合于正道。流:流散,即放纵。安土:安居乐业。土,指所居之处。敦乎仁:厚于仁德。范围:效法、模仿、仿效。曲成万物:普遍助成万物。曲成,多方设法使之有成就。神:神妙、神奇。方:方所、固定场所。体:形体。一阴一阳:即又阴又阳。阴阳两爻不孤立存在,天地万物都有阴阳这两个对立面。之谓:就是。〔51〕继:承受。〔52〕之:指一阴一阳之道。〔53〕成:具备、具有。〔54〕谓之:称它。全句意思是,仁者见到道的一个方面,便称它为仁。〔55〕日用:原指日常生活,此作平时经常使用。〔56〕鲜:少。〔57〕显诸仁,藏诸用:指阴阳之道表现为仁德,隐藏于其生育万物之作用中。〔58〕日新:日日更新。〔59〕生生:生而又生,即生生不息。〔60〕易:变易。〔61〕成象:即前文所说“在天成象”。〔62〕效法:据前文“乾知太始,坤作成物”,指坤效法乾。〔63〕极数知来:极,穷极。数,变易之数。知,推测。来,未来。〔64〕通变:通顺达变。〔65〕事:人事。〔66〕阴阳不测:阴阳变化莫测。〔67〕不御:无止境。〔68〕迩:近。〔69〕正:不邪僻。〔70〕备:完备。〔71〕专:专一。〔72〕直:刚直。〔73〕翕:闭、合。〔74〕辟:同“闭”,隐蔽。〔75〕配:相匹配。〔76〕阖户:关闭门户。〔77〕辟户:开启门户。〔78〕见:同“现”,显现、显示出来。〔79〕制而用之:制成器物而使用。〔80〕法:效法。〔81〕出入:有所改进。〔82〕咸:都。〔83〕太极:指天地未开辟时的混沌合一状态。〔84〕两仪:就筮法说是阴阳两爻,就事物说是天地。〔85〕四象:就筮法说是太阳、太阴、少阳、少阴,表示春夏秋冬四时。〔86〕大业:伟大事业。〔87〕悬象著明:悬象,天象。著明,极其光明。〔88〕成器:造成器物。〔89〕赜(zé):繁杂。〔90〕索:求。〔91〕隐:隐晦。〔92〕钩:追寻。〔93〕致:达、抵达。〔94〕亹亹(wěi):勤勉不倦。〔95〕蓍龟:蓍,筮。龟,卜。〔96〕则:效法、仿效。〔97〕垂象:显示天象。〔98〕象:象征。〔99〕缊:蕴藏。〔100〕成列:指乾坤各有六爻,六爻排成列。〔101〕形而上:有形之上,即无形。〔102〕道:事物变化的规律。〔103〕形而下:有形。〔104〕器:具体器物。〔105〕化而裁之:自然的演化而人为的制裁。〔106〕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把道与器施于天下之民。〔107〕拟:模拟。〔108〕象其物宜:象征事物之所宜。〔109〕会通:相通,指事物之间的联系。〔110〕典礼:典章制度。〔111〕系辞:系于卦、爻象下之辞,即卦、爻辞。〔112〕卦:卦象。〔113〕辞:卦、爻辞。〔114〕神而明之:通晓神妙之理。明,通晓、明白。〔115〕默而成之:默然而成功。默,不做声、不开口。〔116〕不言而信:不说话而使人相信。信,使……信。〔117〕贞:正。〔118〕观:(天地之道)以象示人。〔119〕一:指恒常不变的秩序。〔120〕确然:刚健貌。〔121〕隤然:柔顺貌。〔122〕内:卦内,指在卦象中变易。〔123〕辞:爻辞、卦辞。〔124〕大宝:最贵重的东西。〔125〕正辞:严正言辞。〔126〕观法于地:观察地上事物的形式。法,法则,此作形式。〔127〕地之宜:即土地适宜种植之物,宜,作特产。〔128〕神明之德:神妙显著的德性。神,神奇、神妙。明,著明、显著。〔129〕类:类似、类比。〔130〕佃:即“田”,打猎。〔131〕离:离卦,离为绳,两离相重,象结绳为网罟。〔132〕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斫(zhuó),砍、削。揉:弯曲。耒耜(lěisì):是古代翻土的农具。全句意为砍削弯曲木材,成为耒耜。〔133〕耨(nòu):锄草农具。〔134〕取诸益:取之于益卦。益卦震下巽上,震为动,巽为木,圣人观益卦,见木在土中动,于是发明了耒耜。〔135〕噬嗑:卦名,卦象为震下离上,离为日象,震为大路,表示日照大路,圣人观此卦而发明集市。〔136〕作:继之而起。〔137〕通其变:指改变旧器具而推广之。〔138〕神而化之:指巧妙运用。〔139〕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大有”卦上九爻辞。〔140〕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咸卦”九四爻辞。憧憧,心神不定;从,跟从、随着;尔,你。〔141〕何思何虑:意为何须多思虑。〔142〕一致:目的一样。〔143〕百虑:想法多端。百,泛指多。〔144〕相推:相推移,即交替。〔145〕信:同伸。〔146〕相感:互相感应。〔147〕尺蠖(huò):蛾的幼虫。〔148〕蛰:潜伏。〔149〕精义:指研究出的精妙道理。〔150〕入神:进入神妙境界。〔151〕利用:利,便利;用,应用。〔152〕安身:安定身心。〔153〕崇:提升,提高。〔154〕穷神知化:穷究神妙的事物,认识事物变化之理。〔155〕危者:危险,危险的事物或事情。〔156〕安其位者:安于他统治地位的人。〔157〕絪缊(yīnyùn):指天地间阴阳两气交合时的状态。〔158〕醇:同“纯”。〔159〕易:变易。〔160〕门:门径、根源。〔161〕合德:德性配合。〔162〕有体:各有自己的形制。阴爻为柔,阳爻为刚,相合而为各卦,各卦有自己的形制。〔163〕体:体现、呈现。〔164〕撰:度数。〔165〕殷之末世:商朝的末年。〔166〕危:危惧、担忧。〔167〕易:慢,引申为懈怠。〔168〕惧以终始:始终抱着危惧担忧的心情。〔169〕要:总归。

(施忠连)

〔鉴赏〕《系辞传》分上、下两篇,列《易传》十翼的第六、七篇,系对《易经》卦象和文辞之义理、意蕴的解释和发挥。相传作者为孔子,似根据不足。后世治易者有许多猜测,都难有确论。有学者根据战国后期哲学家已引用《系辞传》文字的事实,提出它是战国中期的作品。也有学者认为《系辞传》成书当在战国末诸子思想出现合流以后,其作者兼有儒道思想的色彩。

宋代大儒张载曾指出:“观《易》必由系辞(传)。”意谓从《系辞传》入手,方是解易经、求易理的正途和要津。从易学史的角度看,《系辞传》不仅是周易经文义理的通论,也是《易传》十翼的概论,它通过对《易经》卦象和文辞系统的创造性诠释,促成了《周易》由占筮之书向哲理之书的转折。

《系辞传》以“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为其构造思想体系的指导,以天道、地道、人道三才之道为立论依据。所谓“三才之道”,据《说卦传》的解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其旨在“推天道以明人事”,联系天道阴阳,地道柔刚,推断和落实于人道上的仁义之德、性命之理。从思想渊源上讲,它显然是借鉴道家的宇宙观和人生论思想来沟通天人关系,进而论证和阐述儒家的思想主张和道德观念。

易之“义”(或易之道),这是《系辞传》着重阐发的一项内容。汉代学者普遍认同的“《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简)也,变易也,不易也”一说(参见《周易乾凿度》),实际上是概括《系辞传》的意思而来的。《系辞传》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又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旨在以简括的形式和方法涵盖天地间的一切道理。此即“易简”之义。《系辞传》断言:“易者,变也”,以“易变”为“易”之主导性含义;至于“不易”,则是讲周易卦象系统的整体定位,所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认定易变之中还有个不变的秩序和永恒的法则。

由对易之“义”的理解为出发点,《系辞传》还提出“易有圣人道四”,即“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以为观“易”者当深契周易的文辞精义来规范自己的言论,把握易变之理指导自己的行动,参稽周易筮法来卜问决策,又以易的卦爻象征创制器物,确立了辞、变、象、占为“易”理的四大要素。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象”,可以说,《系辞传》要在以象见(现)“变”,由象解“辞”,循象明“道”。

“是故《易》者,象也”。《系辞传》肯定易就是“象”。此“象”,从形式上看是卦象、爻象,即八经卦、六十四重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组成的卦象系统,是一种符号化、图式化的结构。而从内容上讲,‘象’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讲观物取象之“象”。因为,“象者,像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按《系辞传》的设想,周易的卦象系统本质上是象征事物、效法天下变化之状的,故其形成当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目的则在“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观物取象的关键在“观”。此“观”,非指眼观、耳观,而是“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属“圣人之心观”,一种神秘化的悟性或直观。二是讲观象制器之“象”。《系辞传》引“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以为“象”一旦形成可以表达语言不能尽述的深意,揭示事物的真实情态,故观象重在明“意”,然后据“意”而制器。制者,创设之谓,器者,有器物、制度等方面内容。“观象制器”,强调了易道的推广、应用,须在社会人事、日用器物的层面加以落实,此即“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之意。

庄子·天下篇》提出“易以道阴阳”,《系辞传》正式确立“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命题,它们表明《系辞传》顺着儒道结合的轨道发展了哲学思维的智慧。“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和“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宇宙发生图式相呼应,突出了“生生之谓易”,“天地絪缊、万物化醇”,“阴阳不测之谓神”的思想,集中表达了《易》“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的朴素辩证法。

不过,《系辞传》试图用一种模式化的卦象结构,寻求“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终极性表述,是违背了宇宙万物真实变化的丰富性、多样性的;《系辞传》始终不忘把易道思维纳入“天生神物,圣人则之”的框架内,势必把周易的“变化之理”神秘化了,也无法摆脱主观的推测和臆断。这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求《周易·系辞》全文及翻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干,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干,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像两,挂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干》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干,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乾坤,其《易》之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周易系辞原文及译文一 原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译文:

天高贵,地低卑,乾坤的关系得以确定。低与高呈现出来,贵与贱的位置也就确定了。动与静有常规,刚与柔就由此决断。交配发生在同类,物种分群而居,由此会产生吉凶。在天的会有图像,在地的会有形体,由此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刚与柔相互摩擦,八卦相互推荡,雷霆鼓舞,风雨滋润,日月运行,寒来暑往。乾的本性是男,坤的本性是女。乾的功用是肇始,坤的作为是育成。乾简易而可知,坤简易而逞能。

二 原文: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译文: 简易就容易知晓,简明就便于跟从。易知则能够亲和,易从则可以成功。亲和方能长久,成功乃可坐大。可久是贤人的德行,可大是贤人的事业。易道简明,而涵括天下之理,能明天下之理,则可成就人生事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87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